晚上回家吃饭时,看到家里两位夫子,顾汐主动开口询问,征求夫子们的意见。
“快接近年关了,沈夫子与小张夫子,要不要回府城与家人团聚。孩子们连着几个月学习,也没有像书院一样,放一个月的授衣假。
夫子们如果回家过节,我可以安排马车送你们,也趁此机会补个假,让孩子们松快松快。”
“顾夫人言之有理,一直在家里学习,也没有照书院的假期走。是有准备回趟府城的,老夫也正有此意,准备今明日就向夫人提及呢!”
“那我们真是想到一处了,无言也默契呀!计划明年二月中旬,青峰镇学堂会正式启用,目前已经招八十多名学生,加上家里二十几个孩子。
粗算有一百来个学子,明年沈夫子可愿再来授课,担任学生们的师长?”
“才过半年的时间,青峰镇这个小地方,从原来没有一位读书人,一下接收百来个新学子,顾乡君功不可没呀!”
“少年自当扶摇上,揽星衔月逐日光。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
只要有条件就不该,埋没孩子们的未来,他们的人生不该,因为无知而受限制。”
“好一个少年自当扶摇上,少年应有鸿鹄志。顾夫人诚邀沈某,二月必会留任青峰学堂。我也很想看看,自己教出来的学子,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成就。”
顾汐以茶代酒,向沈夫子举杯致以感谢。
又看向另一位青年:“小张夫子,你明年准备继续研读科考,还是继续来青峰镇担任夫子。”
张夫子停顿考虑一息:“来山泉村这半年里,承蒙夫人关照和包容,我在教人的同时也在育己,这半年的收获巨大。
与其困在家中苦读,不如还像现在这样半工半读,等到明年八月时,再去参加乡试。”
“那我同样举杯欢迎张夫子,咱们明年二月中旬在青峰学堂见,也预祝张夫子明年,能旗开得胜高中举子!”
“青峰镇的莘莘学子们,他们的未来教育,就依仗夫子们了。”
次日,顾汐命管家,给俩位夫子准备不少,农家的特产礼物,还有双倍的束修银子,让管家亲自驾着马车,把夫子们送回府城。
孩子们放假后,是彻底的撒欢了。家里也没什么活可忙的。
一大群孩子们跑到村子里,找同龄的孩子们玩。二十多个孩子呢?进村就会吸引很多小朋友们,主动想跟着他们玩。
自家那几个大的跟孩子王一样,主意多鬼点子也多。把年纪小的孩子们迷的团团转。
也常来后院腻味她,顾汐想在白天的时间,躲到空间里继续多做些青衿服都不得空。因为自己的孩子不像外人,什么时候想娘了,就噔噔噔的跑来推开后院门。
无奈的摇头轻笑:“夫子们临走之前,没有嘱咐你们要多练字吗?”
老六陈有财说:“娘,我今天起床后就练字了,还誊抄了半本增广贤文呢?”
说的顾汐都不好意思,再增加孩子们的学习负担。
眼珠子一转说:“娘带你们去荷塘边钓鱼吧!鱼养了半年多,应该长大一些了。如果今天钓到了鱼,娘就做鱼给你们吃。”
孩子们高兴的起哄,叽叽喳喳的询问要怎么钓?
“我们来分工做准备,首先钓鱼需要鱼饵,你们谁去地里挖些地龙?还需要鱼竿,谁去砍些细竹竿回来?至于鱼钩就由娘来做吧!一会我们在大门口见。”
孩子们兴冲冲的跑去准备。
顾汐找出家里的绣花针,用使巧劲把针掰成弯钩状,针鼻子穿过双股线,放出足够长的线后,另一头系在竹竿上,这样一个简易的钓鱼竿,就做好了。
顾汐嫌弃地龙蚯蚓腥味大,而且软不拉几的涌动,自己害怕不愿动手,指挥儿子把地龙套在鱼钩上,捅开薄薄的冰层,把鱼竿甩出去。
第一次钓鱼的孩子特别新奇,冻得直吸溜鼻涕,也愿意蹲在河边。反正是鱼还没有钓到,先吸引来很多村里,来围观的孩子们。
河边蹲着一溜的萝卜头。
顾汐站在一旁,看到水面的动静,激动的对女儿说:“小花,快点拉上来,你的鱼竿动了一下。”
“呀!鱼,我钓到鱼了。”
一条巴掌大的鲫鱼钓上来,荷塘边爆发激烈的欢呼。各个跑上前看鱼。
有了第一条鱼成功钓上,其他人更加的有信心。
顾汐示意孩子们:“你们说话的声音小点,安安静静的鱼才容易上钩,不会被大声惊吓跑掉。”
一句话孩子们马上噤声。
顾汐在河边站时间长冷,对老二陈有田说:“老二,你看着点弟弟妹妹们,在河边别挤掉水里了。”
陈二专注的看着水面,头也不抬一下,下意识的张嘴回答:“好的,娘”
放任孩子们自娱自乐,自己跺着脚回到暖和的屋里。
“何婶,你去煮一锅姜汤,多放些蜂蜜,半个时辰后,就把孩子们喊回来,给每个人灌下一碗姜汤,免得在外面待时间长,寒气入体了。”
“是,夫人,我这就去煮。”
也不知道是不是新手保护期,孩子们用简易的竹竿钓鱼,竟然还有不少的收获,虽然荷塘里还没有大鱼,但着巴掌大小的鱼,也钓上来十几条。
小八陈有银脸颊冻通红的,跑回家跟娘报好信。
顾汐用烤暖和掌心,包住儿子冰凉的脸颊说:“这些也够做一份了,今天先解解馋。等会去叫兄弟姐妹回家,把装鱼的水桶提回来吧!
改天再接着钓,荷塘里的鱼再养一年,到时能长成很大一条,那时钓起鱼来才有成就感呢?”
小八眼睛亮闪闪的看着娘,脸颊舒服的蹭着娘亲手掌,噔噔噔的又跑出去喊人。
顾汐在小厨房里,把孩子们的成果收拾出来,其中的五条鲫鱼,两面煎的焦黄后捣碎,加入开水煮,熬出奶白色的鲫鱼汤,过滤出鱼渣鱼骨。
暖房里新种的嫩嫩鸡毛菜,掐一把洗干净丢在鱼汤里,味道鲜美鱼汤的颜色也绝了。
剩下的十多条鱼用来红烧,加入辣子口味重一些,配上米饭孩子吃的贼香。
小草嗦着鱼头骨说:“娘,我觉得这个鱼更好吃,不像海边吃的鱼那么腥”
“嗯,这要怎么说呢?一个是海鱼,一个是淡水鱼。每个人的爱好不同。有些人喜欢吃海鱼的,反而会觉得河鱼有股土腥味。
也有些人爱吃河鱼,却一点也闻不了海腥味。”
今天的量不够多,只够十兄妹解馋的,汤喝净鱼也吃完。亲自动手参与的,吃起来就是格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