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古风诡异,开局沦落青楼 > 第477章 [逐水]故事1-碎岩子:身死心不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7章 [逐水]故事1-碎岩子:身死心不改

……

几天前的柳玉楼在恶补常识时,书页里掉出来一张通缉令。

不,悬赏令。

是说[皇城]的殷贵妃重金求子,药材只差一味[雪上霜]。

如果有找到的,可以去皇城联系马亲王。

哪怕只是一个线索,也可以拿到几百两。

柳玉楼查了一下。

这位马亲王,是殷贵妃的干爹。

满足了求知欲,她转头就翻了下一本书。

根本就没有想过,卖掉“黑帽子”的信息。

——笑的,她根本不知道[雪上霜]在哪儿好伐!

她只认识“黑帽子”,不认识什么[雪上霜]。

啊,你说[雪上霜]在哪儿?

逐水鱼王,当然是在逐水啦。

……

[逐水]的其他鱼,都是[雪上霜]的手下败将。

成王败寇,其实没什么好介绍的。

哪个鱼群强,哪个鱼群占领最大的支流。

因此,从甲支流到壬支流,诡异鱼群也越来越弱。

对于鱼群来讲,甲支流最好。

但对人类来讲,壬支流最好。

那里的鱼最弱,最好抓,好吃。

因此,逐水甲道下游的[枫林镇],反而渔家少,经济不发达。

……

如果非要找一个词形容[逐水],大概就是“寡淡”。

用现代社会来类比,它就好像水果界的苹果、主食界的馒头。

要论恐怖,远不及[暴水]。

要论诡异,即使是占领最大那条支流的[碎岩子],也不过是物理伤害。

两个世界,目前唯一一个为柳玉楼下过油锅、闯过刀山(物理意义)的存在,“银黑斑”,就是一条[碎岩子]。

这种鱼空有砸碎[大画舫]的力量,平时却不会用出来。

它们只对认定的事情犟,在不招惹它们的时候,哪怕是在它们旁边生火,也不会看你一眼。

换句话说,这种鱼危险是危险,但捕捉却很简单。

只需要慢慢软化它,让它以为你是它的朋友就可以了。

温水慢煮,很快,[碎岩子]就能翻肚皮。

如此大又如此好抓的鱼,至今还没有灭种。

是因为它虽然很好抓,却几乎不能吃。

[碎岩子]煮熟之后,肉不是软的,依旧是硬的。

可你说硬吧……

它生前能打碎精钢[大画舫]。

死后,这个硬度,也就是鱼骨头的硬度。

不能用来做武器。

轻轻一捏就碎了,露出里面小小的、有毒的内脏。

就好像它的一生潜力,连着骨肉,早已经在生前透支。

早已经是一条行尸走肉,只是凭借着一个执念,才能劈山倒海,碎掉巨石。

这就是[碎岩子],一根筋从头到尾,身死心不改。

——查资料的柳玉楼发现了盲点。

那为什么说是“几乎”不能吃?

翻到下一页。

啊,原来在某种情况下,[碎岩子]还是可以吃的。

不但能吃,还是绝顶的美味。

它摇身一变,端上了富人的餐桌,得名“南墙鱼”。

……

[暴水]有“两岸飞红”、“金钩钓玉”。

[富水]有“十里博彩”、“两足财神”。

[逐水]九条支流,景点却很少。

但还是要提及“南墙鱼送命”。

……

灵帝以来,战乱很多,旅游业却反而发达了。

不少贵族子弟扬帆起航,找一个荒郊野岭去避难。

当然,他们对外会说“外出历练”、“游学”、“考察民生”,是肯定不会说“旅游”的。

机缘巧合,倒是也发现了不少新物种。

“南墙鱼送命”,就是新发现的景点之一。

据[三江台]tv报道:

“该景点近几年才火起来。

因为[碎岩子]就是十年内,才从北方迁徙来的。

本台推测,这是因为鱼群在争斗中受到了挫折,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大离。

也是这几年,[碎岩子]鱼群打败了原来的逐水鱼群,占领了[逐水甲道],发现了‘南墙’。”

——“南墙”位于此世最高的山、[隔断山脉]东边一角,是隔断山脉的一小面山壁。

山壁呈狼尾形状,地形极端险峻,海拔2000-2400米,没有任何动物,只有少许植被覆盖。

平均气温……

几天前,搜寻[梨园]信息的柳玉楼,“啪”地一下关掉了这本书。

——什么破玩意儿这么难读,看着头晕。

这还是她翻译后的版本。

原文是大离语言的繁体,竖排,从右到左斜着读。

大字正文旁边,还有小字的注释。

天知道柳玉楼是怎么做到,在两天内从零学起,到勉强看懂大离繁体字的。

——不要小瞧文科生语言学的能力啊!

柳玉楼用手遮着,回看了一眼书名。

左半边:《大离方物志》。

……方物志,就是记载地理奇闻的书。

这个还真得看,说不清哪天用得着。

柳玉楼松开手,露出了书籍的全名。

——《大离方物志·赵地卷十七》。

柳玉楼:……看它偶虾。

光赵地卷就有至少十七本。

砖头厚,课本大。

她知道的还有吴地、越地。

而这些“地”,不过是大离国的一小个地方。

……这方物志是写了多少啊?

她得补多久啊?

柳玉楼眼前一黑,又一黑。

她把这本书放到一旁,继续寻找,却恰好续上了[逐水]“南墙”的信息。

……

《赵姬笔谈后记》:

——“我们至今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吸引了[碎岩子]。”

这种来自北方的,把自己一身肉都变成力气的鱼。

成群结队的往南墙上撞。

每年的冬季都撞一次。

活下来的,头破血流。

撞死的,飘在河里。

其他[碎岩子]看着死去同伴的尸体,也没有丝毫恐惧。

接着撞墙。

每年一撞,撞一次才能活,不撞不舒坦。

赵地的官府偷偷挖空了“南墙”,翻新了上面的每一寸植被,却什么也没有找到。

可对着已经破碎的南墙,[碎岩子]还是往上撞。

[碎岩子]:害,就是头铁,撞着玩儿~

人类官府:……

连着好几年,很多人调查南墙的奥秘,却都无疾而终。

规模最大的一次,几千人的军队参照南墙,修建了一模一样的“东墙”、“西墙”、“北墙”。

[碎岩子]看都不看,仍是偏爱“南墙”。

把自己撞得遍体鳞伤,撞出了赫赫凶名。

人类终于达成了共识。

难怪这种鱼在北方败退,不得不跑到南方。

一根筋的傻子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