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九月十九,雨已经停了,但院子还没干,天也没放晴,不知道会不会继续下。

柴米早上醒得早,但不像双胞胎他们,继续睡柴米睡不着,于是烧了火一边烤火一边打盹。

直到柴醋柴茶睡够了,柴米这才清洗起来,开始做早饭。

昨天下雨,一天没去小荒山,今天一去就发现几只母鸡已经有下蛋的了,不知道是哪几个下的,柴米将三个鸡蛋都捡回家,早上就煮了,姐弟仨一人一个。

柴奶奶在院子里扫地,柴米在水缸旁边洗碗,聊起来才知道大伯出门了,可能是去打听盖房子的事情去了。

虽然这事儿不是一两天就能搞定的,但柴米还是有些兴奋,总觉得家里可以收拾收拾了。

等盖房子,到时候不管是先盖谁家的,都得拆家,反正是得先搬到一起住的,等屋子盖好了再搬回去。

柴米想了想,还是等大伯打听好了再说,要是等他个一个多月,那就是白收拾了。

闲来无事,柴米带着弟弟妹妹到小溪边捡了相对圆润的石子,带回家教他们玩石子。

以前柴米小学的时候,为了玩石子,经常性的在土地上爬来爬去,手指甲就没一个好的,倒欠被撕出血是常有的事,可那些日子都是很快乐的日子。

看着柴醋柴茶没什么玩的,柴米就忍不住想教他们,让他们的童年也高兴一些。

等过两天就可以教他们玩五子棋,两种不同颜色的石子不好找,数量还要多,瓦片又没有,柴米只能先找找,等找够了量再教给他们。

柴醋和柴茶,柴碗和柴花,几个孩子都不笨,几次下来就学会了怎么叠子,虽然手小,但操作灵活。

柴米给他们准备了两副石子,一共十四个,够他们玩了,不够他们也能自己去小溪边捡去。

看他们已经能上手,玩得也开心,柴米叮嘱了几句不要打架,注意安全,衣服也不能弄太脏,要不然就得自己洗衣服之后,就留他们自己在大门口玩,转身回了屋。

想着家里的麦芽糖吃得差不多了,不知道后面什么时候才做,柴米今天就多泡些小麦,打算多做些麦芽糖,最好能吃到过年前。

开着大门也能看到几个孩子玩得开心,柴米就专心做着手里的事情,这收拾收拾,那打扫打扫。

等听到“大伯,大伯,爹爹,爹爹……”的叫声传来,柴米就知道是柴大伯回来了。

柴老大从远处回来,就看到门前有几个点在地上蠕动,走近了才发现是几个孩子蹲在地上玩,看他们玩得开心,叮嘱了几句注意安全就回家了。

柴米扒着篱笆墙和大伯打听情况,柴老大也没瞒着柴米,说去打听了一番,已经有人选了,但得找时间上门去请,顺便商量一下时间。

柴米点头,告诉大伯需要什么帮忙就说,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还是要客气客气。

然后得到了柴老大的一记白眼。

过两天就是柴碗的生辰,下个月有柴醋柴茶还有柴花的生辰,柴米不知道要送些什么。

上辈子柴米总觉得送什么都不合心意,一般情况下都是给钱,想要什么自己买去,虽然可能会被说不上心,但柴米觉得这样实惠,钱在手里,谁会不爱呢。

这辈子柴米也不打算改,反正钱是自己挣的,给了别人也不亏心,送钱省心省事,大家也都开心。

到时候就一人给六十个铜板的红包,柴锅大哥的在年后,等年后再给他补上,柴醋柴茶的私底下多给些就是了。

打定主意后,柴米就不操心这个了,至于孩子们喜不喜欢,柴米想应该是喜欢的,因为这几次上街,他们的钱应该都花得差不多了,有钱收还不高兴,柴米就没办法啦。

八月二十这天,柴米请柴锅大哥帮忙送佛手瓜,陈员外家这次送完就算是结清尾货了,柴米还特地摘了一斤左右的青椒,让柴锅帮忙送去,还教了青椒炒肉炒鸡蛋的吃法,就但是谢礼,谢他们的照顾。

给了柴锅二十个铜板,就只有卖瓜的一百八十个铜板,家里现在余钱二百七十九两五百七十三个铜板。

年底得交税银,柴米家虽然不服役,但又买了小荒山,柴米得留下十两银子,做税银和打点用。

自己不需要打点,但大伯家需要啊,到时候看看自己可以出份力。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柴米感觉没做什么,早上起床生火做饭,中午下地忙会,晚上回家吃完饭睡觉,就这么的,感觉时间不一会儿就到了月底。

中间柴米教了几个孩子怎么玩五子棋,还特地在院子空地上画了个棋盘,为了把线画直,柴米费了老大劲了,想着等空了就去木匠那儿,定几个木头棋盘,这样虽然花点钱,但也省事许多,孩子们也开心。

这几天柴醋柴茶他们沉迷于玩石子和五子棋,柴米都有些叫不动了,没办法,只能使出杀手锏,那就是熬麦芽糖。

麦芽糖做的有点多,柴米这次没留糖稀,全部都拉成了糖块,为了放这些糖块,柴米还特意让柴锅送佛手瓜去的时候,买了新的陶罐回来。

当然,还买了两个新的水缸,用来装东西,等到时候搬家装东西的时候需要,还买了扁扁的陶盆四个,可以用来喂鸡。

就这些东西,卖佛手瓜的钱已经全部添进去了,只能安慰自己说,家里添了东西了,反正需要的东西早晚都得买。

中间柴碗过了生辰,柴米教着柴醋柴茶准备自己力所能及的礼物,结果两人一个给了街上买回来的竹蜻蜓,一个给了自己喜欢的一套石子。

柴米也不是说这礼物不好,但这礼物有些拿不出手,好在自家人没人在意这么多,看着柴碗很开心的样子,柴米也松口气,然后递上了准备好的红包。

在柴大伯家吃过一顿丰盛的饭菜后,柴米帮忙着收拾收拾就回家了。

所以不知道那些钱被大伯母以“帮忙保管”的名义,都拿走了,柴碗这个小寿星忍不住哭爹喊娘的闹腾。

最后大伯母被闹腾的没办法,就拿走了一半,留下了一半,柴碗这才安静下来。

这些事情还是第二天柴米从柴醋口中知道的,柴米听过后,就趁机教育,钱在手里是底气,但不能乱花钱,两人都听话的点头,柴米才作罢。

快到月底了,柴爷爷忙着查看沤肥堆的效果,趁着天气好,在二十七二十八这两天,召集家里所有人,将老柴家地里的辣椒和柴米家地里的辣椒都追了肥。

算是心头的事情放下了一件,柴米开始惦记着茶树苗的事情,就是不知道那摊子老板能不能行,得初一大集去看看结果了。

二十九这天,柴大伯和柴爷爷出了门,说是前面打听的匠人有了消息,两人要上门去拜访拜访。

柴米也想去看看,但想着也不太合适,于是只能放弃。

只是有些不甘心的叮嘱大伯,房子的样式和材料那些先不急,到时候请他来看过家里的情况再商量,等大伯应下柴米才放心。

就怕大伯什么都谈好了,结果不是柴米自己想要的,这样才尴尬。

好在他们早上出门,晚上就将人请到家里来了,来的是父子三人,听说是刚好做好上一家活计,柴家父子登门,想着有时间就直接过来看看。

依旧是在柴大伯家接待,柴米跟着做饭,给奶奶和大伯母打打下手,同时竖着耳朵听着堂屋里的动静。

好在柴大伯也知道房子的样式得柴米自己选,没越俎代庖的擅自做下决定,谈到盖屋子的时候,就将大家都喊出来一起商量。

工匠父子有带了些房子的图纸过来,大多都是现在常见的类型,柴米看了觉得都挺好,自己想要的厕所和洗澡间另外再加就行,于是看大伯他们怎么选。

柴老大家人口更多些,需要的屋子就得大些,要是以后孩子大了成家立业,可能还得再多盖些。

加上现在手里有银子,一家人也放手对着房屋的样式挑起来。

最后选定的是一个类似二进的屋子,前面的倒座房拆了,直接就是院子,后面再加几间屋子当储物间。

柴米也觉得不错,就选了一个样式的,只不过要求在最后一排加盖马厩和洗澡间厕所,侧面打通一条走廊,柴就可以堆在走廊边上,搭起来也怕淋雨。

围墙围一圈,在后面开一道后门,这样去小荒山也方便,拿柴禾更方便,就不用什么时候都得从大门口出去了。

以前心心念念的想要给小荒山围个围墙,但现在想想好像也没必要了,等茶树到位了,到时候想围可以用竹篱笆围一圈,达到那个效果就行了,还省钱。

柴老大看工匠在柴米的建议下添了几笔,房屋的样式就出来了,觉得那样的也不错,和家里人商量商量,觉得柴米那样的更方便,就都定了一个样式的。

定下了样式,给了五十两的定金,两方签字画押,盖房这个事情就包给他了。

当然,老柴家人就是按个手印,毕竟家里都大字不识。

看谈得差不多了,一伙人开始吃饭,盖房还得有些准备工作,不能马上就推平能盖的。

一是村西这边的小桥,这个没办法重新造新桥的话,材料那些就只能靠人工挑过来,牲口能过来,但也坨不了重的,所以最好就是造新的。

但这事算是大事情,造一座桥的代价不低,而且也不只是老柴家一家的事情,整个小圆村都有份,得和村里商量。

还有一个就是得选好日子,最好是良辰吉日才动土,这个还得让柴老大去求个吉日,选好之后才能都准备起来。

搬家也可以慢慢提上日程。

等这些都商量好后,大家就开始放心吃吃喝喝,天色已晚才停下。

等家里人将工匠父子三个送出门,柴米帮着收拾屋子,就打算回家睡觉了,双胞胎困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柴爷爷和柴老大还要出门,说是去村长家一趟,去谈谈造桥的事情。买回来的酒还没开一坛,刚好可以给村长送去,趁着现在天还没黑,可以早去早回。

这些不用柴米操心,有结果了大伯会回来通知的,等着看,需要出钱的时候出钱,需要出力的时候自家也只能出钱。

后面过了几天,柴米都没收到什么消息,没什么忙活的事情,就呆在家里,晒晒太阳,睡睡觉,时不时的下地看看,日子过得很惬意。

直到九月二十六这天晚上,村长敲了响锣,喊大家都集合,这才知道,他这两天是去问造桥的事情去了。

造一座小桥也得四五十两银子,不是说拿就能拿出来的,况且这桥不是不能用了,而是想换新的,所以官府只负责一半,也就是二十五两银子,剩下的得村里想办法。

柴米看村长说完,大家都不想出钱,脸上都是不认同的样子,觉得这事可能得黄。

但桥好了家里才会更方便,没办法,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柴米拉来柴老大,将竖碑刻名字,将家里出了多少钱都写在上面,后世人人都能看到,柴米姐弟三个一个人捐一两银子,这样有钱又想留名的人家就会捐钱,没钱的人家就算工,一天一个工,都写上面,就达到了留后世名的目的。

柴老大一听觉得可行,老柴家人多,但一个人一两银子拿不出来,就可以少一点,五百个铜板还是可以的,这样就有三两半了,加上柴米家的就六两半,村里再一家添点,怎么也应该够了。

柴老大找村长一说,村长觉得确实是好办法,当即决定他们家也一人捐五百个铜板。

和村里一说,这种留名后世的办法谁不想要,立刻得到响应,只不过捐钱的数量有多有少。

有人知道柴米姐弟一人捐一两银子,咬牙一家只添一个名字,也捐一两,有人家一家也只捐了一百个铜板。

小圆村大部分人都不是穷得吃不起饭的,但宽裕的人家也不多。

不过,好歹这个事情算是结束了,造桥也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