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七月二十,柴米是被柴醋柴茶两个孩子给闹醒的。

昨天柴米给他们漏了一手熬糖之后,两人就有些耐不住的想要柴米再熬一次了,毕竟昨天晚上的糖球已经吃完了,而手里的他们舍不得马上就吃掉,听姐姐说得等五六天,就马上催姐姐。

该说不说是一家人呢,有点子喜欢囤货的属性在的,手里的不舍得吃,就想来累自己的姐姐,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

柴米没办法,只能爬起来,泡了五斤左右的小麦,为什么不多泡些,实在是家里的铁锅只能熬这么多,再多了,就得分几次熬,一次就得三四个小时,柴米怕自己累死了。

想到昨天晚上吃个麦芽糖,自己的牙掉了,不得不感慨果然现在的身体那是小孩子,切实感受到了。

将自己那份的糖分给两个孩子,看他们也不争抢,一人拿一半,柴米欣慰的点点头。

同时又有些头疼,看了接下来时间里,换牙随时跟随着,现在门牙掉了一颗,另外一颗也有松动了,说话都是漏风的,柴米能够想象到有多搞笑,只能期待早点将乳牙换完。

因为鸡蛋慢慢多了起来,柴米打算三天一次煮鸡蛋,一人一个,给家里的孩子补充补充营养,至于柴花他们,有大伯母他们操心呢,柴米暂时也管不那么多了。

吃过饭,柴米有些心不在焉,这场雨下的时间那么久,也不知道这里会不会出鸡枞。

那可是山珍啊,就是不知道这地方会不会有,按理说有白蚁的地方就有,但是柴米也不知道有没有白蚁,以前也没注意过这些。

前世柴米老家那里,因为地处西南,野生菌种类繁多,柴米家爸妈又是靠着收菌卖菌将柴米姐弟给供到大学毕业的,所以耳濡目染,柴米也算是很懂了。

但可能有些偏差,柴米老家雨水充足的话,六月份就五月份就开始出菌子了,只是菌子的种类每个地方不一样。

小圆村这算是比较干旱,其他菌子柴米不知道会不会出,但雨水足了应该是出鸡枞的时候了。

想到鸡枞的香甜,柴米有些待不住了,吃过饭,背上背篓,拿上镰刀,带着弟弟妹妹就出发了。

为什么带着他们,因为有的时候小孩的眼睛比较尖,既然是碰运气,当然要带着他们了,多一份希望啊。

想着家里的小荒山看着也是会出鸡枞的地形,但家里的随时可以去,就先带着他们往没主的小圆山走。

爬到东村的第一座小荒山,就遇到了鸡枞,只不过这的白蚁部落规模不大,也就一朵两朵的,和柴米老家那儿看到就是一大片的没法比。

好在是看到了,有就是好的开端,说不准其他地方的就更多些呢。

柴醋柴茶听到姐姐说这个菌子能吃,和香菌木耳一样好吃,还能卖钱,就开始睁大眼睛四处看。

看他们睁得眼睛突得像甲亢面容一样,柴米一手拍一个小脑袋瓜,然后再揉揉安抚一下。

给他们将棍子头削扁一些,这样好撬鸡枞,然后就分散开来继续找。

为了好清洗,柴米直接喊他们菌脚不用挖太深,方便带也好洗干净。

然后三个人跑完了东村的小圆山,柴米的背篓就满了,虽然它就一朵两朵的看见,但架不住量多啊,有的比较粗壮的,两三朵背篓底就满了。

看着也快到中午十一二点了,太阳很大,晒得柴米头昏昏沉沉的,双胞胎已经跑不动了,没办法,只能先回家一趟。

回到家里,让柴醋柴茶他们在家休息,柴米则出门去找大伯。

因为菌子是出了,但要是酒楼不收的话,还是比较浪费时间的,柴米得先和大伯商量商量,是先捡些鸡枞去试试能不能卖,还是多捡些鸡枞明天再卖。

好在老柴家除了门口的地,就是刚买的后山,以柴米对他们的了解,应该是天一放晴就迫不及待的下地了,家门口的地里没在,就应该在后山忙着了。

到了后山,一大家子都在,不是拔草就是在山脚开荒,下次栽金银花还留下了些边边角角,柴老大他们想都给挖出来。

柴米将大家都喊在一起,直接开口:“大伯,我今天本来上山看看有没有木耳,想去捡点木耳回来吃,想不到发现了鸡枞菌,这个菌子很香很香的,我晚上做给你们试试。”

“因为背篓满了,我就带着柴醋柴茶回来了,现在他们跑累了在家里休息。”

看大家听到柴米说有菌子能吃的时候,眼睛都亮了许多,香菌木耳给大家都赚了钱,听到有菌子,不管是能吃还是能卖,那都是宝贝呀。

大家七嘴八舌的问菌子长什么样?去哪些地方找了?多不多?各种问题。。。

柴米没正面回答,继续说道:“我是来和大家商量商量,这菌子不像香菌木耳,干货味道不好,不确定回味楼会不会要,但鲜货很美味,我觉得只要讲讲,他们应该可以收下,价格的话到时候再说。”

“所以想问一下你们的意见,现在咱们有两条路,一是拿上我刚捡的鸡枞,我和大伯去一趟镇上,看看价格,当然得牛车在的情况下,二是咱们先上山捡,就算晚上出发也没事,或者明天早上早点出发,多捡一些,你们觉得怎么样最好?”

大伯母开口道:“捡多了的话会不会人家回味楼不要?是不是先去卖把稳一些?”

柴米想了想,“大伯母,没事,我有把握给卖出去的,就算他们不要,我们就当浪费一天时间,捡回来自己吃。”

柴老大想了想,终于下定决心:“柴米,咱们没吃过你说的鸡枞,说得有多美味,就算去卖也心里没底,晚上咱们吃过了再说。”

“如果真的能卖钱,那咱们就赌一把,现在就上山,就能多捡一些,等明天回来的话,估计就没那么容易捡到了。”

柴米觉得怎么样都行,大不了质量不好的留着自己吃,质量好的送去镇上就行了。等大家都知道了,到时候还不一定能捡到呢。

而且这个不像香菌,可以用麻袋装,当然量也没有麻袋多,得好好呵护,一背篓一背篓的带回来,也比较麻烦。

沟通好之后,所有人都回了家,柴醋柴茶已经睡着了,将他们喊醒,来不及做饭,就只能将上次买的糕点分一些给他们填填肚子,一家十口十个背篓出了门。

柴米捡的鸡枞开伞的更多,骨朵只能三分之一都不到,让家里人都认清楚,柴米出门前将注意事项都讲清楚,就怕他们为了多点重量,将鸡枞饭都掏出来,明年就不会出了。

姐弟仨回来的时候没遇到人,一家十口背着背篓出门就遇到人了,问去哪,统一回复就是去山上转转看,还有没有木耳。

对于菌子能卖钱,大家都很上心,看到老柴家上山也能理解了,只可惜地里活儿多暂时去不了。

柴米们刚刚已经跑过东村小圆山了,就往大圆山进发,因为不知道有没有,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所以二十只眼睛都看得很仔细。

第一个看到的还是柴茶,因为已经有经验了,即使是只冒头的鸡枞骨朵,也没逃过她的眼睛,柴米高兴得不行,骨朵就自己去撬了,让她继续找。

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都散开了些距离,不一会儿就所有人都有收获,只不过有多有少。

柴米告诉过他们捡了鸡枞将土扒平整,记住位置,明年还会长,大家都有好好的照做。

但人数多是一方面,鸡枞量少也是一方面,总感觉一直在走路,不一会一朵,不一会一朵,背篓也还没满。

等快到捡香菌的深山了,一家十口的背篓终于满了,不得已只能下山回家一趟,这鸡枞娇贵,不能压不能脏脏的,只能多跑一趟了。

柴醋柴茶的也满了,柴米只能靠大伯背上一个背篓,一只手里一个背篓,等到平整些的地方再让他们自己背。

回家的路上应该是正午三四点钟,村民都在田间地头忙着,没遇到什么人,柴米也松了口气,什么东西都解释起来好难,况且家里没吃过的情况下,解释起来更不清不楚了。

回到家柴米就让大家把鸡枞都放在了堂屋外面照不到太阳的地方,因为总还得自己来收拾,还不如放家里方便。

鸡枞一朵一朵从背篓里拿出来,分开放好,大家都对味道很好奇,因为它闻起来就是香香的。

但大家更倾向于再上山多找一些,一家人就再出发了,家里没什么吃的,柴米拿了几个生的红薯,能填饱肚子就行。

往早上相反方向出发,每看到一个鼓包都要扒开看看,柴米和他们说骨朵量更少,可以要更高些价格的时候,大家扒鼓包更起劲了。

因为是四点左右才第二次上山,等柴米们再次下山的时候,都已经接近黄昏了,庆幸的是现在刚好是吃饭的时间,一个村子都是饭菜的香味,也没遇到什么人。

大家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特别是六个孩子,要不是柴米带了几个红薯,直接都回不来了。

当然结果是好的,算是满载而归,背篓都是满了。

回到家,柴奶奶去煮饭,大伯母帮着柴米喂鸡,柴爷爷喂自己家的鸡,一伙人忙开了。

柴米从两家的菌子里挑了些不是那么好的,有些已经长虫了的,全部将菌脚削一遍,没有泥土了再放到水里清洗。

因为赶时间,捡的菌子坏的也有点多,此时不吃更待何时,况且这鸡枞一煮就没多少了,十个人呢,总吃得完的。

喊奶奶煮了饭就行,剩下的所有手里没活的人都被柴米动员来洗鸡枞,淘洗多次,直到盆底看不见沙土为止。

因为菌子洗得有些多,有一木盆都多些,大家知道能卖钱,一开始还舍不得吃那么多,直到柴米说留不住,这些坏了的明天吃不了也卖不了才作罢。

柴米打算干炒鸡枞菌,就加些番椒,吃起来甜辣甜辣的,下黑面疙瘩也很过瘾。

然后再打一个鸡枞菌汤,柴米特意让大伯去自家瓜架那摘了几个大一点的佛手瓜回来,一起煮汤那滋味,真的是绝了。

佛手瓜已经慢慢长大,加上施过肥的原因,现在瓜架底下往上看,都是瓜,只是有些大有些还小,到月底可能就都能吃了,到时候就有吃也吃不完的佛手瓜。

两个菜上桌,瞬间所有人都吃得嗷嗷叫,鸡枞的鲜甜,番椒的辣,拂手瓜的清香,混合在一起那叫一个下饭。

大家经过香菌和麦芽糖的事情,已经对柴米说的话不再抱有怀疑,她说能吃,大家就吃得很香,最后也是一滴汤也没剩下,都被吃完了。

柴米表示很满意,不管是老柴家的态度还是对自己的厨艺。

吃过饭,柴老大去村长家一趟,明天得很早去一趟镇上,最好去到那儿还没天亮。

柴米带着家里人给菌子收拾收拾,用竹片将菌脚刮干净,骨朵和开放的分开,大概一斤一把用茅草扎紧。

弄完了自己家的再弄大伯家的,大伯家的量确实更多,但柴米捡的骨朵更多些。

柴米和爷爷点着火把去小荒山掐了些南瓜也回来,看到佛手瓜确实能吃的有一些了,让爷爷摘了半背篓。

回到家,将一把把骨朵用南瓜叶分隔开,骨朵放在底下,开伞的放上面,有些质量不好的都挑了出来,留着明天自己家吃。

最后柴米的装了满满三个背篓,柴老大家的更多,但背篓明显放不了多少,还占地方,于是柴老大家的直接用了家里空闲的半人高水缸,虽然搬运有些不方便,但装的是真的对。

柴米将佛手瓜留下了一半,剩下的拿去回味楼送给张掌柜,至于番椒,他们那儿有茱萸,就不带了。

柴米和弟弟妹妹交代好事情,就上床睡觉了,明天得早起,还得和张掌柜的谈价格,算是一场硬仗了,得养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