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最近很热闹,在此生活的百姓,最直观一个感受便是,港口来了很多战船,城里多了很多士兵!
尽管这些士兵看上去与民秋毫无犯,军纪严明,但大家还是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一股凌厉的杀气。
似乎,大战在即!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最近朱允熙可是忙坏了,一边接见青州军中的各级将领,一边处理着大明水师内部的协调工作。
远征海外,还要带走这么多船,就必须先把自家家门给守好了,否则给别人偷了家,那就得不偿失。
路线规划好之后,朱允熙还得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国际影响。
没错,尽管大明如日东升,但也不能想打谁就打谁。
这些倭寇表面上不归倭国管理,但毕竟是倭国出来的狗,打之前,还得知会一下对方。
东海。
看着身后规模庞大的船队,朱允熙心有所感,这样的军事力量,已经足以让倭国俯首称臣了。
这个时候的倭国,还处于室町时代,没有进入全盛期的战果,可以说是一盘散沙。
足利义满,就让我来看看这个家伙够不够识趣吧!
一月后,大明船队终于抵达了倭国京都附近的高滨港口。
守卫在此的士兵,顿时被如此多的战船吓得屁滚尿流,直接逃跑了!
也难怪,倭国这个时候还没有成建制的海军,所以即便是有战船,大多也是各地领主的私兵,还都没啥战斗力。
而大明的水师不仅规模远超想象,遮天蔽日,上面还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火炮,怎能让他们不害怕?
朱允熙懒得理这些人,带着士兵就开始登陆。
全副武装的将士更是带着巨大的威慑力,那些平民只能匍匐在地,崇拜强者的心态表露无疑。
等到往城中走了十几分钟,才终于迎来一队人。
那人说了什么朱允熙也没注意听,直接就让他通知足利义满来见,大明帝国的使者时间很宝贵!
对方不敢怠慢,马上在前面引路,前往京都。
征夷大将军府。
足利义满正在考虑让位给儿子的事,他自感天命不多,只要能制服大名大内弘义,那么自己也可以完成毕生所愿了。
“将军,有大明使者来京,请见。”
这个消息让足利义满有些不知所措,他深知那是一个强大无比的国家,比起倭国来说,简直不是一个级别的存在。
足利义满早就想和对方建立可靠的盟友关系,以便防备高丽,但始终没有机会。
“他们来了多少人?”足利义满问道。
报信之人就回答:“船只不计其数,整片大海都被占满,士兵至少上万!”
嘶!
足利义满不由倒吸一口凉气,他更加深信大明帝国并非当前倭国能对抗的存在,只能放下姿态结交。
于是,朱允熙得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
征夷大将军带着一众大名、文官武将,在京都城门口相拜。
城中百姓更是被严令不可围观,最好待在家里,以免惊扰了忝朝上国来的使者。
看着这些小矮子,朱允熙真的有点想笑,就他们还能打仗?一个个就像是没发育好的小孩子一样,跟大明士兵的个头比起来,简直是在搞笑。
朱允熙甚至怀疑自己都能一打十,更别说是刘勉那种精英了。
这种血脉上的压制是本能反应,所以朱允熙见到足利义满,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无法将其和倭国的实际统治者联系起来。
还好带了个翻译,不然双方根本没办法沟通。
“你就是倭国的大将军?天皇不在,你能做主吗?”朱允熙让翻译传达了自己的意思。
足利义满一通鸟语,不断点头,意思就是自己能做主了。
“那就带路吧!”
此时的京都,还有些萧条,不像是在织田信长统治后那么繁华,总体来讲,整个倭国都还处于吃不饱饭的状态,所以身体健康也是非常堪忧的。
身高就不说了,倭国战国时代的这些个大名,就没有几个长寿的,一般就是五六十岁死翘翘,眼前的足利义满,看样子应该也差不多。
所以后来德川家康能夺取天下,这和他老不死的生命力有很大关系。
来到会客的大房间后,朱允熙当仁不让地坐到了主位之上,这帮子倭国老狗也没有任何意见,可见欺软怕硬确实是存在于他们骨子里的东西。
“近年来,多有倭寇扰我大明沿海百姓,这件事,你们知道不知道?”朱允熙开门见山地说了自己的来意。
足利义满连忙点头,说:“这些贼寇都是一些被解雇的浪人武士,他们在倭国的信誉不好,为了谋生,只能在海上劫掠,请大人明察,这并不是我们的挑衅。”
足利义满理所当然地认为朱允熙是来问罪的,所以赶紧和倭寇撇清了关系。
实质上,他也没说错,因为某些社会原因,这些倭寇的存在是必然,怪不到具体某个人或某一股势力的头上。
“虽然他们和你的统治能力无关,但他们毕竟是倭国人,为了护我大明百姓,本王将亲征济州岛,端掉他们的老巢,你对此没有意见吧?”朱允熙不慌不忙地拿着茶杯喝了一口。
足利义满马上回答:“大人尽管去剿灭倭寇,我等不会有任何意见,如果需要帮助的话,我愿意提供帮助。”
“是吗?你们有多少战船?”朱允熙随口问了一句。
“若是集合全国的船只,能勉强凑出一百艘左右。”足利义满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毕竟倭国的情况和大明不同,他表面上是征夷大将军,是倭国的统治者,但其实他对于大名只有节制的权力,却没有命令的权力。
说白了,幕府将军,其实也就是一个强化版本的天皇罢了。
也可以看作倭国全国各地,有着无数类似于华夏中原的藩王,他们的自主性更强,不鸟你都算好了,甚至还会经常搞“下克上”,并且不会被世人谴责。
如此的环境,当然也造就了整个倭国社会崇拜强者、却敢于挑战强者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