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连忙把这件事情告诉村子里的其他人,大部分人都相信了,可是极少一部分的人却不愿意放弃这个好处,毕竟那可是上好的田地呀,有些人辛辛苦苦干一辈子,还不一定能够攒到买一亩田地,如今别人白送,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馅饼。
“王大哥,我今日前来确实有一件好事想要与你商量。”
他们家的小院子今天迎来了一位贵客——王地主,说来两个人都姓王,在100多年前也是同一个祖宗,但是王地主脑子聪明,年轻的时候跑到外面去,后来发了一大笔财回来置办了上百亩的田地,然后再把这些田地租给其他人,在村子里的口碑不好也不坏。
公公自从上次得到了苏童的提点,也不敢和这样的地主走得太近,所以只是笑着答应了两声,脸上没有丝毫的热络。
王地主自然明白是什么原因,依旧笑呵呵,不愧是干大生意的人,这样的气也能咽得下去。
本来身为一个地主对一个普通的农户低声下气就已经是够拉下脸面了,如果寻常人受到这样的冷落,估计早就翻脸了,可人家王地主依旧能够拿得下这张脸。
“我有一个儿子,今年18岁了,这些年一直在外求学,未曾结亲。
王兄弟,你的儿子到现在还杳无音信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与其这样苦苦的等着一辈子没个指望,不如让你儿媳妇遭罪,一个上门女婿,反正我的儿子也姓王,几百年前咱们又是一家人,我就把我儿子嫁到你家,以后我儿子就是你儿子,咱们两家就是亲家。
当然如果你不放心的话,我可以给我儿子写断亲书,以后绝对不会和你家有任何的往来。”
苏童还是第1次见到有送自己儿子当上门女婿的父亲,不过仔细想想也明白了。
王地主估计觉得自家快不行了,自然想给儿子找一个出路。当他们家的上门女婿至少不用挨批,关键是王家就只有自己这么一个儿媳妇儿,成分也简单,老两口又是向来的和善之人。
公公确实有些犹豫,因为这个提议确实极好,儿子这些年杳无音信,也不知道是死在外面了,还是真的有事不能回来,如果真的是前者的话,他自然想给儿子找一个能够在逢年过节给他烧香烧纸的人,让儿子在下面也能够享受香火拜祭。
可这事儿终归是要儿媳妇自己做主,再加上王地主的身份也不清白,有可能会牵连到他们家。
苏童当着王地主的面摇了摇头,“王大叔,我的夫君虽然杳无音信,但是我确信他还活着。现在外面乱糟糟的,所以没有办法打听出我夫君的消息,可是只要等天下太平了,我是一定是要去找我夫君的。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目前没有成亲的打算,你还是找别人吧。”
王地主也有想过找别人,可就害怕自己儿子会受委屈,整个村子里有谁会比苏童儿更加心善孝顺的,更别提苏童长得也不差,配得上自己的儿子。
可现在事情的前提是人家不愿意,强扭的瓜不甜,王地主倒是想把儿子塞给对方,可是对方根本就不要。
王地主一咬牙一跺脚,“只要你愿意让我儿子来当上门女婿,我手里面还有一些钱,到时候都是你们小两口的,虽然保证不了你们大富大贵,但好歹一辈子衣食无忧。”
公公有些心动了,这地不好拿,这钱好拿呀,只要他们咬死不存在这件事情,那谁能知道他们手里面有钱呢?
苏童又不是傻子,自己又不缺钱,现在他们手里那些钱都是烫手山芋,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自己要是把这钱拿了,估计他们后半辈子都不会有好下场。
“王大叔,都是一个村子里的,现在是什么情况你应该比谁都清楚,这钱我们是绝对不可能拿的,你还是再找别人吧。”苏童直接拒绝,如今正是关键的时候,他可不想因为这三瓜两枣落的后半辈子不得安生。
王地主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最终失落的离开了,可是公公还有些犹豫不决。
“其实当个上门女婿也挺好的,听说那个小伙子也是一表人才,而且这些年也在镇子上读书,说起来也是一个读书人了,咱们老王家也就只有向阳读了几本书,认得几个字,其他人大字都不识一个……”公公还在劝说苏童。
苏童在心里面叹了一口气,“公公,假如夫君还活着,回来之后发现家里面多了一个人,而这个人正好取代了他,那夫君会怎么想呢?
我知道您的意思,觉得王地主家跟咱们出自同一家族,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可是你有预想过后果吗?
我可是听说那些地主的下场可都不是特别好,要么田地被成功了,要么被枪毙了,反正一个个过得特别的凄惨。”
公公吓得脸色苍白,“不帮了,不帮了,各扫门前雪。”
果不其然,要不了多久分地的事情就落在了他们的这里,王地主也知道大势不可挽回,就把所有的田地还有房产都拿了出来,表示一定要把这些东西分配给其他人。
因为态度比较好,再加上也没有压榨其他人,大家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也帮忙说了几句好话,因此王地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苛责,只是被定了一个富农的成分。
唯一可惜的是之前的土地没了,房子也被分给了其他的人,就连里面的家具还有各色的摆件也被分给了其他人,如今王地主一家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不过苏童可不相信王地主就这样会认输,对方确实挺聪明的,直接让几个儿子去了外地,美其名曰是分家了,几个儿子去哪里自己也管不着,同时还给了他们断亲书,如果觉得情况不对,立马和自己划清往来。
王地主和他的老婆子就住在村委的破房子里,日子过得凄凄惨惨,哪怕之前的人想去逞威风,也不好意思去欺负两个孤寡老人。
苏童他们家自然被定为了贫农,毕竟他们家就两三亩地,平均下来种的粮食还不够吃,公公虽然会卖一些东西,可大多都是卖给铺子,还不能被定为小手艺人。
田地分完之后,组织上的人又组建了扫盲班,村子的人都去了,老年人认字。有些磕磕巴巴,但是苏童接受良好,并且成为里面学习最为优异的同学。
苏童可不甘心在这个小村子里面待一辈子,凭借优异的表现,获得了上夜校的资格,同时苏彤还把自己老公的名字和身份信息也告知了工作人员,希望他们能够帮忙寻找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