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成江没想到,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工部员外郎。

陪皇长子前往北平这样的肥差竟然能落到他身上。

官场上可没有所谓的运气好。

李成江自认他最有竞争力的地方,大概就是与云王能扯上关系。

众所周知,云王和皇长子是穿一条裤子的。

这就可以理解了。

朱寻欢当面见到李成江,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点明了他能同行,皆是云王的引荐。

李成江立刻表态:“下官定然不负云王所托,全力协助大殿下办好差事!”

“不错,算你分得清轻重。”

朱寻欢面露赞许,双眸之中有清气浮现。

这是玄都道藏的观气之术,可辨忠奸与真伪。

他看到了李成江身上冉冉升起的青气,足以见得这家伙是一个十足的官迷,一门心思想要往上爬。

那就不愁李成江会敷衍了事。

朱寻欢又给他放了些权,再让李成江自己挑拣几位用得上的人选。

他不反对李成江趁机卖人情,壮大他自己的官场人脉网。

只要能办成事,朱寻欢不介意装聋作哑。

但是,假如李成江只顾着做人情,结果耽误了正事,那么朱寻欢也是略懂罚罪之术的。

李成江得到准许,立刻找到那些,他相较之后认可对方能力,但是与自己一样只差机遇之人。

若是可以抓住这个风口。

大家的前途都不会差。

假以时日,他就能形成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工部小团体。

等到皇长子一行上路。

熙宁帝开始着手让镇抚司下到民间,整顿风气。

高谈阔论,人云亦云的只作从犯,杖打一顿就算是长了教训。

真正被抓捕归案的,基本上是那些有江湖大派在背后撑腰的人家。

有钱同享,那就要做好有罪同担的准备。

……

时间一晃,就到了熙宁十年。

皇长孙与老秦王已经就迁都的事情,达成了一致。

同行的工部官员就地留任。

熙宁帝在陪都另行安置了一套六部的机构,负责迁都之前的日常处理。

等到迁都完成之后。

金陵变作陪都,多出来的六部就与秦藩一同迁到南面。

至于剩下的,就只差朝议上的通过了。

熙宁帝在位十年,已经完成了自己对朝堂的掌控。

迁都之事,经过这几十年的经营。

哪怕最初的反对者。

也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被剔除出了朝堂的核心位置,一切自然就是顺理成章了。

不过——

其中一个比较值得深思的问题。

国朝迁都,这个可以理解。

那么,书院是否需要跟着一同北迁?

这同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并不像迁都一样有其绝对性。

熙宁帝为此,专门召见了几位书院的夫子。

再往后,就是李灵运这种打进内部的自己人。

李灵运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当然是倾向于带着书院一起走的。

因为,他作为当朝亲王,而且又是异姓王。

君不见——

这次熙宁帝大举北迁,未尝没有燕王府的原因在其中。

自己跟着京师走。

不仅他可以省去些麻烦,朝廷同样能把注意力挪开。

否则,要不了多久。

李灵运觉得自己有可能会变成朝臣们刷“忠诚”的工具。

到时参云王一本,指不定就成了简在帝心的表现。

他还是宁可少点麻烦。

所以,既然自己要走了,书院最好跟着一起走。

再不济,棋院跟着一同到北边。

熙宁帝正是看中了李灵运这点切身需求,所以把他叫了过来。

毕竟——

前面的几位夫子,大多是反对书院北迁的。

可是站在熙宁帝的立场上。

他早就习惯了“书院”和“朝臣”两开花的问政模式。

如果那些书院夫子突然离得远了,他反而会有些无所适从。

所以,现在需要李灵运这个书院中人来献策。

李灵运当即开口:“诸位夫子不同意书院北迁,可是有其缘由?”

熙宁帝点了点头:“荀祭酒有言,书院是依托神柳而立,那神柳有着庇佑一方之效。若是贸然迁走,金陵可能会生出乱子。”

神柳,也就是柳老。

书院首任山长“苏迟”亲手栽下的柳树,有着万邪不侵的效果。

如果书院北迁了,神柳肯定也得迁移。

失去了神柳的震慑。

金陵这般繁华胜地,就有可能引来妖魔的觊觎。

不过,李灵运想到了另外一位存在。

那就是镇国神龙。

如果这位愿意接替神柳,庇佑一方,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

他心里说句不中听的。

朝廷迁都,镇国神龙可没答应要一起迁呢。

如今熙宁帝当面问起,李灵运也就不再忌讳这事。

不过,在他看到熙宁帝脸上的笑容时,李灵运就明白了。

自己又进了熙宁帝的圈套。

“云王愿意替国朝分忧,朕心甚慰!”

合着,与镇国神龙沟通的事情也要落到了他的身上,熙宁帝这事情做得不地道。

可是一想到如果书院北迁,自己就可以不用出远门的事情。

李灵运觉得这个套他好像真有点非钻不可的意思。

君臣在镇国神龙接盘的事情上达成一致,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书院的主要人手带着神柳北迁。

至于原本的书院旧址,仍然可以保留。

如同国都一样,设立有陪都。

那么书院也可以保留分院。

诸如“农院”这等需要广袤土地的门类,将他们留下比带走要合适。

还有琴院,曲院,舞院等等。

背靠江南水乡,同样可以留下分支驻扎。

熙宁帝是一位极其有主意的皇帝,很快就拿出了一套计划。

另外,还有朝廷迁走之后,关于东南海患的防治问题。

大明有自己的水师。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水师精锐要调到北方的港口,镇守北平的濒海门户。

剩下的那些,需要承担起防倭抗盗的重任。

这样一来,水师数目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可是如果再要扩大军备,以当前的国力可以支撑,但是熙宁帝仍要考虑未来大明财政不宽裕的情况。

毕竟,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就可能直接榨干国朝几十年积攒的财富。

这事不是李灵运的专长。

熙宁帝同样没指望他能给出答案。

今日提了一嘴,不过是希望李灵运可以记下这事。

毕竟,熙宁帝自己有生之年,是不打算亲眼见到下一位皇帝登基的。

但是李灵运可以。

假如问题将来还没解决。

比起指望朱寻欢,熙宁帝还是觉得李灵运更靠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