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素娥只能安抚:“你能力强,年纪也不大,再耐心等等,以后会有机会的。”

赵振义挤出一个笑:“嗯,妈,我知道。”

是,他还年轻,但是有句话说:一步慢,步步慢。

下一次,他真的有下一次吗?

林素娥犹豫了一下,开口询问:“小末知道了吗?”

赵振义:“今天通知才下发,我还没来得及告诉她。”

林素娥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说,不要……”

赵振义打断她的话:“妈,你放心,这个事情和小末没关系,我不会迁怒到她身上的。”

说着,他一脸坚定,如同发誓:“我会更加努力工作,打破他们的偏见,靠我自己的实力拿到该属于我的一切。”

林素娥鼓励:“说得好,妈相信你一定行。”

赵振义笑容真切了很多。

“妈,这段日子慕瑶多亏你照顾了,单位里的同事也没再背后说我们闲话,都是你的功劳。”

“谢什么?”

林素娥佯装恼怒:“我是你妈不替你着想谁替你着想?”

赵振义求饶:“妈,我错了,我错了~”

林素娥哼唧一声:“下不为例。”

“没事儿,你出去吧。”

赵振义点头:“那我就先回去了。”转身离去。

身后。

林素娥看着他的背影,暗暗道: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振义,你真的能改变吗?妈希望你能做到。

……

1988年是特别的一年。

赵振礼成为了世界冠军、赵振信也靠着一部《红楼梦》进入万千家庭的视线,成了一名知名的演员。

对此。

赵振礼的未来不用她操心。

赵振信在《红楼梦》火爆之时接到了无数拍戏邀请,赵凤兰几人在林素娥和赵振信的意见下,选择以学业为主,寒暑假兼顾拍戏,维持曝光度。

尤其是这一年,他要参加高考。

对于这个高考,赵振信选择考影视学院,林素娥自然是支持。

三大顶级影视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

这是赵振信的首选。

他陷入了紧张的学习和考试中。

对于他人生的重大节点,林素娥一直陪着他往北京、海市等各个地方考试。

期间。

1989年3月。

赵凤兰、赵凤澜和刘海公司名下的第一部电视剧《聊斋》播出,反响极好。

他们在业内出名,并且积极筹备第二部《聊斋》。

随着这个好消息,赵振信也收到了好消息。

三大院校都通过了。

其中,中戏专业第二;北京电影学院专业第一;上海戏剧学院专业第一。

他文化课也在学校前30,这三个院校随便选。

考试成绩下来,大家一起庆祝了一顿。

当晚,林素娥找到他单独聊了聊:“小四,你准备读哪所学校?”

赵振信略带犹豫:“我、我读上海戏剧学院吧。”

林素娥诧异:“上戏?我以为你会在北电和中戏之间选一个~”

赵振义:“上戏也很好,二姐和赵哥哥都在上海。”

林素娥:“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赵振信:“咱们公司不是在上海嘛。”

林素娥好笑,解释道:“这没关系啊,日后,公司会逐渐把重心转移到北京去的。”

这个还是她提议的。

这是基于她上一世的记忆。

北京作为国内的经 济政 治中心,也是娱乐圈最繁荣的地方,几乎所有大型项目立项都在北京,要是想要跻身娱乐圈顶层,那么就不能离它太远。

听到这话,赵振信眼睛亮了:“真的吗?”

林素娥反问:“我骗你干嘛?”

“嘿嘿,也是。”赵振信:“那我读中戏吧。”

林素娥:“中戏你只是第二,北电可是第一哦。”

赵振信一脸不服气:“都说中戏是出演员的地方,北电是培养明星的地方,我在北电和上戏都是第一,中戏只是第二,我倒要看看比第一差在哪里!”

果然是少年~

林素娥也不劝说他:“行,那就中戏。”

“专业课考试完了,接下来只剩下文化课,你回学校专心复习,别在这个上面掉链子,知道不?”

赵振信重重点头。

除了他,林素娥也没忘记玉兰,两人都是今年高考。

她每天变着法给他们最好吃的,也从来不给他们压力。

一晃。

就到了高考那天。

两天时间一闪而过。

经过半个月左右的辛苦等待,高考成绩出来了。

赵振信:587分。

赵玉兰:669分。

和他们估的分差不多。

赵振信可以坐等中戏录取通知书;赵玉兰报的北大外国语学院也尽在囊中。

果不其然。

6月底,陆续收到通知书。

这在村里也格外受关注,林素娥干脆两个龙凤胎一起办了一场升学宴。

十分热闹。

可惜,美中不足。

大兴镇上一任镇 长7月1号退休,从副镇 长里提拔了一位升任镇长,可赵振义依然没有补上副镇长的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