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十一个疯子 > 第475章 诱敌入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神色古怪的看着那张纸,虽然纸上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怀疑”,但我现在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

我相信陈禹含,但我根本不认识她的笔迹,也我不记得自己做过这种布置。

不过在我看完全部的内容后,这种怀疑就烟消云散了。

这些内容主要分成三部分。

最前面的几段,是对我目前处境的简单介绍,包括我此刻的位置、庄湘的位置、出发去蜂巢基地的时间点,以及接管人员已经抵达的情况。

接下来的几段,是一个简单的盯梢计划,也就是我在未来47小时内要做的事。

不过真正打消我疑虑的,是最后、也是所有内容中篇幅最大的——我在“聪明”的时候,对“入侵事件”的各种分析和猜想。

哪怕只是通过潦草的文字,我都能感受到那种缜密的分析、丝丝入扣的逻辑——以及我在分析的时候、一些习惯性的口头语。

口头语的模仿不难,但每个人组织语言的习惯不同,在这么大的篇幅里、所有口头语出现的位置、都完美贴合我的语言习惯,“他人模仿”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带着新的判断,我又重新看了一遍“计划”的部分,然后带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轻轻往前爬了两三米之后,果然看到了通风口。

通风口的下方,就是从c1区去往A区的闸门、也就是我之前被炸晕的地方。

借着下方的吊灯,能看到俘虏的尸体已经被清理,虽然还残留着一层淡淡的血迹,但能看出地面被打扫过,光溜溜的没有任何杂物。

随后我按照计划,把那颗碎石从通风口的格栅缝隙扔了下去——这是给李智勇的一个信号,代表通风管道中的我已经苏醒,计划开始正式执行。

不过信号归信号,眼下的六号基地异常忙碌,所以我也不知道,李智勇什么时候能收到这个信号。

于是我又趁着这段时间,咬开了一袋食用凝胶、边喝边重新看了一遍“分析”的部分。

之前相对清醒的时候,我和李智勇研究过这次入侵事件,所以“分析”中的大部分内容,我都还算是比较熟悉。

但在最后有个新的猜想,是我之前从未考虑过的——如果这次入侵、甚至接管人员都和E.c.S.o有关,那么或许整个“入侵行动”都是幌子。

就像利用预警站的日常工作、向所有基地发布假警报一样。

以“入侵行动”为引,让E.c.S.o的人按照常规流程,堂而皇之的进入六号基地,而在李智勇等人离开之后,这里就完全成了他们的天下。

我不知道“聪明”的自己是怎么想到这里的,但我此刻执行的这个计划,就是以这个猜想为基础的。

如果“入侵是幌子”的猜想成立,那么联合政府派来的这些“接管人员”,有可能全部都是E.c.S.o的成员、甚至可能是入侵者乔装之后重新出现。

所以我在“聪明”的时候,做了这个诱敌入彀的计划。

李智勇收到我的信号之后,会想办法把接管人员引到这里,虽然我见过的入侵者大部分都死了,但只要能拍下照片,也算是一点调查的线索。

当然,这个部分利用监控也能完成,不过我“聪明”的时候、考虑到监控可能会被入侵,最终还是决定用“相机”这种比较传统的方式。

想到拍照,我忽然感觉脑子里闪过了什么,可是“阻断器”的效果太好了,我的大脑就像生锈的齿轮一样难以转动。

足足过了三分多钟,才意识到是照相机的闪光灯,可能会让我的位置暴露,然而在我拿起相机之后,却发现闪光灯已经用黑色胶带粘住了。

“……”

我沉默着放下相机,虽然不知道是李智勇、还是我“聪明”的时候想到的,但我开始怀念“聪明”的感觉了。

就这么百无聊赖的等了近六个小时,下方终于传来一阵熟悉的“滋滋”声。

我急忙凑到通风口附近,就看到李智勇坐着电动轮椅从A区出来,顺手捡起那颗碎石之后,又若无其事的继续离开。

这让我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因为他看起来太像“路过”了!

好在这个预感没有成真。

约莫十多分钟后,远处再次传来电机声和脚步声——我听不清有多少人,但我能隐约听到李智勇介绍基地情况的声音。

于是我立即拿起相机做好准备,又等了大概两三分钟,李智勇就带着七八个人出现了。

不同于基地人员的黑色工装,这七八个人全都西装革履,显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接着李智勇为了给我争取时间,开始借着闸门附近的“案发现场”,给众人介绍当时的情况,不过这一部分基本全是编的,因为他不能暴露我的存在。

这算是个不错的配合,但可惜由于角度问题,我暂时看不到他们的脸,只能从他们的发型和身材,暂时判断是四男三女。

而在那“三女”当中,有一个金发的背影让我非常在意。

之前和肖海“目击盗窃”的时候,那四个人里就有一个金发女人,而且是我见过的入侵者里,唯二可能没有死在这里的人。

深吸口气压住加快的心跳,我大概调了一下焦距,然后轻轻掀开格栅、把相机探出去拍了一张。

让我没想到的是,我在“拍照”这方面有种奇怪的天赋,明明是为了校准角度的随手一拍,却直接拍到了其中五个人的正脸。

俯视的角度让人脸看起来有点奇怪,不过好在还算清楚。

可是在我放大金发女人的脸、努力辨认了半分钟后,忽然想起一个尴尬的情况——我没亲眼见过这个人,就连“金发女人”这个形象,都是当时听肖海说的。

虽然我可以通过声音判断,可是这伙人出奇的礼貌,在李智勇“介绍”情况的时候,居然连一个插嘴询问的都没有。

一种无语的感觉蔓延开来。

就在我看着照片、琢磨怎么不暴露的让她开口,却无意中看到屏幕角落的另一张脸。

几秒钟的恍惚后,我突然手一哆嗦、相机都差点砸在脸上!

那是个二十多岁的亚裔女生,齐肩短发扎成小小的低马尾,恬静的五官看起来十分温柔,可我现在只能感觉到遍体生寒!

她的眼睛直直的盯着镜头,但我恐惧的却不是这个,而是因为我认出了她。

那是刘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