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县城火车站,苏雪拖家带口地等候列车的到来。

“闺女,咱就这么上京市?”

苏老娘大包小包地拎着,恨不得把家里的铁锅也带上。

刚过完年,闺女就跟他们老两口商量,说要他们一起去京市,照顾四个娃。

从闺女跟儿子考上华大,他们不是没考虑过娃咋办?

最好的办法就是他们老两口搁家里照顾,让闺女安安心心读书,假期再回来。

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不可能为了娃不去读书,大家都熬四年,很快就过去了。

谁曾想,闺女直接提出一家子全部上京市去。

一辈子没出过镇的苏老爹跟苏老娘蚌住了。

那可是首都,伟人的画像还挂在天安门的京市。

他们两个泥腿子去了,能适应吗?

最后,甭管能不能,闺女有需要就去呗。

母子不分开当然好,京市的小学跟乡下的小学,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肯定是京市的小学好。

不管去哪里,只要一家人在一起,那里就是家。

“爹,娘,为了我们,连累你们二老跟着背井离乡。”

故土难离,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苏雪觉得自己有些自私,但没办法,与其把孩子放乡下,不如带出去。

“你这孩子说啥傻话,那可是京市,伟人待的京市。

村里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我,他们一辈子最远的地方可能是县城,而我们可是去京市。

他们还在地里刨食,我就靠着闺女儿子在京市养老,多大的福气。”

苏老爹也在旁边故作轻松地说道:

“是啊,是啊,你娘说的没错。

走前你大伯还让我下次回来给他说说京市的繁华。

我跟你娘趁着身体还硬朗,多去见见世面也是好的。”

苏雪知道他们不想她有心理负担,才故意这么说。

她觉得自己很幸运,穿到原主身上,有深爱她的家人。

她一定会好好孝顺两位老人。

“干爹!娘,你看,干爹来送我们了。”

二娃眼尖地发现陈书记的身影,激动地挥挥小手。

“干爹。”

“陈书记。”

“三哥。”

陈书记身上有点凌乱,像是匆忙赶过来。

“我跟家里打过招呼,大哥家的大儿子陈炼会去接你们,带你们去二娃的房子住。

陈曦认识陈炼,京市遇到困难,可以找他解决。

都是一家人,不用那么客气。”

苏雪客气地点头,有熟人苏老娘他们心里也安定些。

陈书记跟他们说完,又拉着陈曦过去叮嘱两句:

“林家你就不要回去了,直接去大哥二哥家住都行,再不济就去老爷子那里。

不要自己一个人对林家动手,有事就找家里人,别再傻傻憋着事儿不说。”

程陈曦听话地说“好。”

叮嘱完陈曦,目光落在苏醒身上。

一股不寒而栗的感觉从背后升来,苏醒心里骂娘,老陈不会还记着之前的仇吧。

苏醒东看看西瞅瞅,就是不敢把眼睛往陈书记的方向看去。

“婶子,我有点事要跟苏醒交代两句。”

苏老娘一把拉过儿子,直接推过去。

这孩子越来越不懂事,没见领导特意点你的名吗。

眼睛滴溜到处乱看啥。

苏雪倒是觉得好奇,陈书记什么时候跟苏醒关系这么好了。

苏醒不情不愿地着陈书记走到人少的地方。

“要交代啥?

不会趁着人少要揍我吧。

我爹娘还有我姐可都在不远处看着。”

陈书记不屑地瞅了他一眼,冷笑道:

“信不信我揍你,你爹娘还有你姐都要拍掌说好。

翅膀硬了,敢当我爹了。

这事儿还没完。”

果然,老陈就是小肚鸡肠,不就是嘴瓢骂了一句,记这么久。

“哥,我错了行不?

都跟您说了,我以为自己在做梦。

您看我哪一次不是对您毕恭毕敬的,就是一时激动说错话而已,干嘛记仇到现在。”

奈何陈书记脑路清奇,说道:

“怎么,在梦里就可以让我叫你爹。

你再说说,梦里还想对我做什么?”

苏醒心塞,想让你当“孙子”行不?

他敢说吗?

他能说吗?

不敢!不能!

“苏醒同志,你的思想很危险。

到京市以后,半个月给我写一篇思想汇报。

直到你的思想正确,脑子不被各种奇怪的东西占据为止。”

苏醒跟吃了翔一样憋屈,老陈是魔鬼吗?

半个月一篇思想汇报,凭啥呀?

他不写!

“京市是我的地盘,要是没收到你的思想汇报,等着被收拾吧。

这是给你写思想汇报专用的钢笔,好好反省你的问题。”

说着,塞给苏醒一个盒子。

苏醒不情不愿地接下,打开一看,眼睛瞪得老大,竟然是“派克”。

“你没拿错吧,这可是‘派克’,一百多一支。”

陈书记嘴角微微上扬,不在意地让他收着,

“别给我用笔不好写的理由搪塞我,半个月一次的思想汇报必须交。”

苏醒:听我说谢谢你!

……

到了检票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父母孩子,一行人踏上开往京市的列车。

火车上,人挤人,大家都带着大包小包地行李。

有的甚至还带了家禽,啥味道都有。

多亏了陈书记,弄到五张卧铺票,而且还在同一车间。

娃就他们家四个大人各抱着一个睡,陈曦自己一个,刚好。

头一天大家都新奇,随着窗外风景的不断变化,离乡的愁绪慢慢被冲淡。

过了省城站后,跟他们同一车间的另一个人上来了。

卧铺分上、中、下铺,其他位置是他们睡,还有一个中铺说是被人提前预定了。

“怎么这么多人?

老的小的全都有,还是一群土包子。”

一个身穿白色布拉吉的年轻女子走进车间一看,立马捂住鼻子嫌弃地说道。

“卧铺比较紧张,好不容易才买到,晶晶你将就一下。”

跟在女人身后的男人拎着几个包袱,讨好地劝解道。

女人看了一眼手里的票,皱着眉头生气道:

“怎么是中铺?

我恐高爬不了床,你不知道吗?

怎么办的事?

要是办不了你早跟我说啊,我让张良去办。”

男人听到女人提起别的男人,有那么一瞬间脸色铁青,很快又笑眯眯地说道:

“晶晶别气,就剩最后一张卧铺了,我让他们跟你换一下,你一定可以睡下铺的。”

不等男人开口,女人直接指着苏老爹:

“你,去睡中铺,我要睡下铺。”

不等苏老爹说什么,直接把行李往苏老爹睡的下铺扔去。

“哎,你这姑娘懂不懂礼貌?

凭啥让我们家老头子给你让位。”

苏老娘正在给三娃四娃喂馒头,列车上的饭又贵又难吃,娃吃了一顿就不爱吃。

苏雪跟陈曦上洗手间,苏醒又刚好出去打热水,俩人见是老人跟孩子就好欺负。

女人嫌弃苏老娘吵,从包里掏出五张一块钱直接往苏老娘脸上甩:

“闭嘴,给你加五块钱总行了吧,土包子。”

二娃可不惯着她,捡起女人的人爬到餐桌上,也学着女人的动作狠狠把钱往女人脸上扔:

“给我姥姥、姥爷道歉,你的钱自己拿回去花!”

女人瞪大眼睛,她这是被个小屁孩侮辱了。

“还愣着干嘛,给打死这个小鬼。”

男人放下行李,上手要抓二娃,被苏老爹拦下。

“想对我孙子干啥?

本来就是你们不对,现在还要打人?”

二娃趁着姥爷牵制住男人,大声往外面喊:

“救命啊,有人欺负老人跟孩子啦!

救命啊,坏人要动手打人啦。”

小孩的呼救声很快引来不少乘客。

现在大伙儿都比较热心,一听有人欺负老人跟孩子,都出来搭把手。

“你们干啥呢?

老人跟小孩都下得去手,还是不是人?”

一位身穿中山装,戴着眼镜的中年人出声呵斥道。

男子见二娃引来这么多人,一时也不敢再做什么。

女子倒是不愿意受气,回怼中年人道:

“咸吃萝卜淡操心,关你什么事?

是这个小孩惹的事,他家长又偏袒,我们才想教训他一番。”

二娃可不会给她冤枉,娘说了,长了嘴就要说,大胆地说。

“伯伯,才不是。

是她一进来就嫌弃我们是土包子。

然后她把包袱直接扔我姥爷的铺上,命令我姥爷给她让位。

我姥姥问她懂不懂礼貌,她直接用钱往我姥姥的脸上扔。”

女人见二娃伶牙俐齿地把她的所作所为捅了出去,恨不得抓他回来揍一顿。

中年人气愤地指着两人说道:

“亏你们一副读书人的样子,竟然做出如此可耻的行为。”

男子脸有点红,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出来打圆场:

“不好意思,她刚上车头有点晕,心情不好才说错话。

主要她一个姑娘家穿着布拉吉爬上铺不方便,下铺还是男同志,这个希望大家理解一下。”

年代保守,想到一个姑娘穿布拉吉爬上去确实不好,也理解。

“票都是提前拿到手,她不知道自己睡中铺吗?

明知道自己要爬铺,还穿什么布拉吉坐火车?

再说了,拎着这么多包袱,里面没有一件长衣长裤?

老人爬上铺多危险,我们家特意买了票让老人睡下铺,这位置不换!”

苏雪刚回来,就听见男人后面的话,明白有人想强换下铺。

二娃见娘回来,赶紧钻到他娘跟前,告状!

“娘,那个婶婶骂我们是土包子,还把钱往姥姥脸上扔。”

女子一听二娃竟然叫她婶婶,顿时勃然大怒,指着苏雪的方向骂道:

“你叫谁婶婶?我还是个姑娘家,你们家会不会教小孩。”

苏雪冷哼,她还没找她的茬呢,用钱侮辱她娘?

“地上的钱是你们的?”

苏雪指着他们车间地上的钱问道。

“上面还有脚印,你们这是在侮辱华币。

看不起乡下的农民兄弟,具有严重的阶级主义。

用华币侮辱农民兄弟,更是彻底暴露你资本主义的作风!”

男子跟女子都被苏雪“侮辱”,“阶级主义”,“资本主义”等字眼吓到了。

“我们不是,就是激动了点,我们立刻给大叔大婶道歉。”

但凡扯上社会主义以外的,他们都不敢犟。

女人尽管不情愿,但是下乡一年,她也明白有的线不能触碰,有的罪名不能被安头上。

“对不起。”

苏雪并不接受,说道:

“你们侮辱的是我爹娘,欺负的是我儿子,道歉的对象应该是他们而不是我。

诚恳点,大声点地道歉,他们如果不满意,我们不一定要接受你们的道歉。”

谁规定对方道歉,被伤害的人就一定得原谅,说“没关系”呢。

碰上难缠的苏雪,算他们俩倒霉。

又是鞠躬又道歉,还赔了二十块钱精神损失费,苏老娘才不跟他们计较。

还有一个条件是,不想在这个车间见到他们。

没办法,男子只能跑去跟其他车间的人换个位。

最后是那个中山装的中年人觉得自己的车间都是女同志,他不方便,男子才换位成功。

“大哥大姐好福气,闺女孙子都懂事护着你们。”

换成中年人,苏老娘总算没那么气了,就跟他随便聊起来。

“我们家的几个孩子都孝顺,孙子也孝顺。

多谢大兄弟方才仗义相助。”

中年人客气地说道:

“出门在外,互帮互助嘛。

你们这是去探亲?”

苏老娘一脸喜气地说道:

“不是,我闺女跟儿子考上京市的大学,这不一家子上京了么。”

中年人倒是意外,四个小子看样子都是刚才那位女同志的孩子,拖家带口上大学挺少见。

“京市的大学,大姐好福气。”

苏老娘也顺势问起男子的情况:

“大兄弟也上京?”

中年人托了托眼镜,说道:

“是啊,许多年了,终于可以回京了。”

一看就是有故事,不过苏老娘没问,而是问起她职业。

“大兄弟看起来是文化人,在哪个单位工作?”

也就这年头人们淳朴,一个敢问,一个敢答。

“就是个教书匠,在华大任职。”

好家伙,苏老娘激动了,

“哎哟,大兄弟是华大的老师啊。

我说怎么有股深厚的知识底蕴呢。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说的就是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