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是我们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在位时间最短但功绩最高的一位皇帝,可以说大清皇室能够存续至今,虽然现在是有名无实,但这也是靠雍正皇帝的功绩庇佑。

这不是主播我胡编乱造的哦,看官方文献都是这么写的“谨承世宗之功,福佑后世”。哪怕是不看文献,咱们“爸宝男”承泰帝的年号也取的很明显了。承泰承泰,继承了太平盛世,所以承泰帝一生都在致力于维护好他阿玛留下来的江山。

所以承泰帝虽然也有开疆扩土的功绩,但后世普遍认为他是守成之君,虽然这个守成守的国土面积微微有点大。但这两三个大清的国土大部分都是在雍正帝时期打下来的……】

“!!!”

多少?

各个时空的人忍不住惊呼,两三个大清国土?虽然不知道清朝有多大,但最后一个王朝,还能维系到后世的,肯定不会小,这么大面积,雍正叫什么世宗,他该叫武帝吧?

而大清的几个时空,无论是和孝庄太后站在一起的顺治,还是乾清宫门口的康熙一众人,更是万分惊讶。

先是听闻大清皇室传承到了后世时代,心中一喜,然后就听到了雍正帝“开疆扩土”的功绩。

关键是雍正帝是谁啊,是天幕指名道姓的爱新觉罗·胤禛,一个弓四力半的家伙,他最后用武力征服世界了?莫非是那什么重宝后来改善了他的体质?

接收到其他人质疑的眼神,胤禛脸都红了,四力半就四力半,怎么就不能开疆扩土了?

不等康熙开口,天幕忽然又提到了他。

【好了,下面让我们正式开始。提到雍正帝,后期避不开他的儿子承泰皇帝,那么前期绝对也避不开他的阿玛康熙帝。

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帝福临第三子,8岁登基,14岁亲政,平三藩、收复台湾,可以说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

听见天幕对他的赞美,康熙笑容温和,底下的大臣更是连连出声道贺,气氛好的不得了。

倒是顺治所在时空,福临将才3岁的玄烨抱进怀里,仔细看了眼,有欣慰也有失落。一旁的孝庄太后脸色也不太好。

毕竟,什么情况下需要一个皇帝8岁登基,自然是上一任皇帝早早离世了。这么一看,福临也就5年寿命了?

“传太医!”

皇宫一片混乱,而天幕还是在继续。

【康熙不仅是政治上优秀,也特别擅长教导儿子,培养出来的儿子各个优秀,直亲王、理亲王、廉亲王等等,单拿出来当别的王朝的皇帝都可以,只不过在这里遇上了更优秀的雍正皇帝。】

一句话夸了康熙和所有的皇子,众人自然高兴,康熙更是连连点头,不错,不错,朕就是这么会教子。

而其余的皇子高兴归高兴,忍不住看向胤禛,打量着胤禛,这家伙比他们优秀在哪里呢?

【雍正出生于康熙十七年,一出生就抱养给了孝懿皇后,当时的佟佳贵妃。是的,抱养,虽然现在官方资料上,雍正的生母写的就是佟佳氏,但翻开史书,有明确的记录,证明了他的生母其实是乌雅氏。

只能说雍正真的是一位很大度很坦然的皇帝,后世研究一致认为雍正皇帝之所以短命,其中就是有乌雅氏的原因,康熙也是因为这件事在三十九年给他改了玉牒。但雍正丝毫没有遮掩的意思……】

此刻,乾清宫前一片死寂,谁让今年已经是四十年了呢?天幕上所说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这……难道还有别的大清吗?”

胤祉惊疑不定,倒是太子胤礽若有所思:“这是不是之前天幕所说的平行时空,同样的人,不同的发展方向?”

康熙点头,到底是皇帝,比其他人表现的沉稳多了:“看着吧,都是大清,也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好好学。”

“是。”众人躬身行礼,倒是胤禛心中有不小的失落。

【说起雍正皇帝,我们都避不开康熙三十九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大事,所以我们就从三十九年开始讲述。

这一年,承泰帝弘晖还在孝敬皇后,当时的侧福晋乌拉那拉氏宜修的肚子里,是的,也是从雍正帝开始,女性开始在史书上有了明确的姓名,而不是谁的夫人,什么氏,这个我们后面再说。

回到三十九年发生的大事,那我们首先得讲一下宜修的身份。

侧福晋宜修是当时的内大臣乌拉那拉氏费扬古的庶女,而乌拉那拉氏与雍正的生母,当时的德妃的家族乌雅氏连宗了,这个连宗时间也很巧妙,刚巧是在佟佳贵妃获封皇后去世后不久。

而在这之前,费扬古的嫡福晋出自宗室的觉罗氏是更亲近佟佳贵妃的,史料记载,当时觉罗氏常带着她膝下的嫡女进宫拜见佟佳贵妃。

史料记载不详细,但你品,你细品。

根据后世学者的研究,有一大主流看法,就是在没有了孝懿皇后这个养母之后,当时的年岁小的雍正实际上是比较低调的,也不受宠爱的,在外人眼中也没什么投资价值,所以哪怕是想拉拢他,乌拉那拉氏也只是送了一个庶女,由德妃乌雅氏指给了他当了侧福晋。

不过,雍正和侧福晋宜修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不然不会在三十九年有了他们的长子弘晖,有了侧福晋扶正的这唯一一件叫外人诟病的事情。当然后来孝敬皇后的手札公开之后,这件事也得到了解释,只能说是乌雅氏不做人。

又扯远了,孝敬皇后的手札内容我们后面再说,继续回到三十九年。

三十九年,雍正在朝堂上渐露头角,有消息说这个时候的康熙是准备封他为郡王的。一旦雍正封王,那么他在皇子中的爵位就将仅次于大阿哥和太子,前途肉眼可见的光明。

因此,乌拉那拉氏和德妃乌雅氏都坐不住了。乌拉那拉氏是“以己推人”,觉得一个庶女拉拢不住雍正,所以想推他们的嫡女上位。而德妃乌雅氏,根据后世分析,她其实不喜欢自己的长子,参与到乌拉那拉氏的谋划中,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掌控雍正,同时让他留下污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推出来的这个嫡女,乌拉那拉氏柔则,当时是有婚约在身的,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自信,觉得可以将雍正迷得神魂颠倒,来一出“君夺臣妻”……】

后宫,同样坐在一起观看天幕的嫔妃忍不住将目光都投给了德妃,乌雅氏面色难看,即便知晓这不是她们这个时空发生的事情,但她偏心小儿子,不喜大儿子是人所共知的。

她有种预感,这次天幕结束,她也讨不了什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