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慕容弘治登基之后,以雷厉风行的手段迅速镇压三皇子背后的一干人等,又马不停蹄地派人前往楚国与楚四皇帝借兵,并加急给慕容弘轩和陈雄大将军去信,令他们与李兆基议和,放弃被华夏占领的土地。

慕容弘治相较慕容泽,行事风格果断许多,见自身难以抗衡华夏,毅然决然地选择断尾求生,并向楚国求援,此等策略相较慕容泽以往作为,不知高明多少。

在慕容弘轩看来,华夏军虽对他们构成极大威胁,但他也算到了大夏如今的国力或许根本不足以支撑许子霖他们长久打下去,所以他笃定许子霖会同意议和。

陈雄不光是战场上威名赫赫的大将,亦是谈判桌上的行家里手。

贺州大峡谷外二十里的华夏营地,烈日高悬,炙烤着大地,营地中旗帜在燥热的风中猎猎作响。

许子霖端坐在营帐内,面色冷峻,眼神深邃而坚毅,正等待着与陈雄的谈判。

陈雄昂首挺胸迈入营帐,目光直逼许子霖,开门见山地说道:“许统领,我们明人不说暗话,据我所知,你们连续攻占大楚荆江以南,把楚国一分为二,现在又占领我大涌三分之一的疆土,你们的国力还能跟得上吗?”

他眼神犀利,表情严肃,似在探寻许子霖的底气。

许子霖微微冷笑,神色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地回应:“陈将军,你只看到了我们在战场上的扩张,却未看到这背后坚实的根基。

华夏如今百姓安居乐业,虽赋税低,但商业繁荣昌盛,众多工坊鳞次栉比,所产出的各类物资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内需,亦能为战争提供源源不断的补给。”

陈雄立刻反驳,眉头紧皱,脸上带着一丝不屑与质疑:“商业繁荣不过是虚幻表象罢了,战争消耗的可是实实在在的钱粮。就说这修路、水利工程等建设,耗费巨大,又不见即时之利,如何能支撑长久战事?且楚国与大涌新纳入的土地,百姓贫苦不堪,还需大量救济,这难道不是沉重的包袱?”

许子霖从容不迫地回答,眼神坚定,语气沉稳:“陈将军差矣。修路乃是为了贯通南北,促进各地交流贸易,日后所带来的收益不可估量。

水利工程则是为了保障农田灌溉,确保粮食丰收,此乃着眼于长远的大计。至于对新附百姓的救济,不过是权宜之计,待土地分配妥当,百姓恢复生产,自会成为国力的有力支撑。”

陈雄轻哼一声,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轻蔑:“那粮食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大涌与楚国去年战乱,壮丁被征,粮食被抢,如今你们华夏既要供应自身军队,又要救济两国百姓,库存还能撑多久?”

许子霖微微仰头,自信地笑道:“华夏向来以农桑为本,国内粮仓储备颇为丰厚。且新占之地,虽有战乱创伤,但土地肥沃,只要耕种得法,来年便可收获新粮。大涌与楚国若能俯首称臣,在华夏的治理之下,恢复生产并非难事,届时粮食困境自会迎刃而解。”

陈雄听到“俯首称臣”四字,脸色陡然一沉,双眉紧皱,怒目而视:“俯首称臣绝无可能!许统领,你可别忘了高丽和东兴王庭,他们若是攻占大涌,对你们华夏而言绝非好事。

虽说如今三国鼎立,但三百多年前我们同属大周,难道你就眼睁睁看着外族践踏我大周故地,欺凌我大周子民?

再者,战争一日不止,消耗便如洪水猛兽,你们的军备开支庞大,士兵军饷、武器的打造与维护,皆是巨额花销。”

许子霖微微一怔,眼神中闪过一丝沉思,片刻后表情严肃庄重,义正言辞地说道:

“陈将军所言极是,我们同属华夏子民,内部纷争尚可,但绝不容外族侵犯。我华夏之兵,个个训练有素、精锐无比且忠心耿耿。他们作战并非只为军饷,更是为了守护家国,开疆拓土后的荣耀与未来。

而武器打造,华夏有能工巧匠,采用新的工艺与技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亦能降低成本。若大涌就此俯首称臣,我华夏军自会派军攻打高丽和东兴王庭的联军,还大涌安宁。”

陈雄思索许久,没有再提及俯首称臣的问题,转而继续阐述战争的后果:“即便如此,持续的战争也会让华夏的人口锐减,青壮劳力纷纷投身战场,田地无人耕种,长此以往,国本必然动摇。”

许子霖见陈雄不再纠结于俯首称臣之事,轻轻摇了摇头,神色平静地说道:

“华夏鼓励生育,且在后方有老弱妇孺亦能参与一些辅助性的生产劳作。再者,战争若胜,可获更多土地与人口,可扩充国力,并非只有损耗。”

陈雄不甘示弱,提高音量,语气强硬:“楚国与大涌也不会坐以待毙,若我们拼死抵抗,再联合他国,华夏未必能轻易取胜,到时陷入僵局,国力必然被拖垮。”

许子霖目光坚定如炬,直视陈雄,毫不退缩地回应:

“华夏如今气势如虹,军队士气高昂。而大涌与楚国,内部矛盾重重,又经战乱,实力已大打折扣,真能与华夏抗衡到底?如果能,陈将军,你会亲自来议和?”

陈雄被许子霖这番话怼得一时语塞,面色涨红,无言以对,许久之后才缓过神来,说道:

“弘治陛下旨意,若能议和,大涌愿与华夏互通商贸,共享资源,共同发展。”

许子霖沉思良久,眉头紧锁,缓缓说道:“陈将军,议和之事重大,非我一人可决。我需与我的同僚们商议。我华夏也并非好战之国,若能有合适的条件,保得两国百姓安宁,亦不是不能考虑。华夏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百姓的利益高于一切。”

此后,许子霖与陈雄又就一些可能的议和细节展开深入探讨,从边界划分到商贸往来,从人员交流到文化传播,双方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陈雄极力强调大涌的传统与现状,一心希望能在议和中保留更多权益;

许子霖则始终站在华夏的立场,着眼于长远发展与整体布局,力求达成对华夏最为有利的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