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那只是一个插曲,九族众人和唐家村的村民们,
今日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温锅宴后。
下午就该干嘛干嘛了,毕竟作坊里的活都是记件的,干的多,挣的多,村民们属于能少耽误,就少耽误。
沈知秋和他媳妇带着大虎二虎,又重新打扫了下家里,毕竟今儿进进出出的人很多,也有不少瓜果皮。
忙完这些,大虎二虎出去玩了,说是要跟着村里的小子们一起去房山上瞅瞅,能不能捉几只兔子啥的。
沈知秋和媳妇俩人,直接躺在了二楼阳台的躺椅上,终于可以放松一下。
他开始在衙门以后,两口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因为除了晚上睡觉,其他不管啥时候,沈知秋身边围着一群人,李静舒身边也围着一群人,
再加上他现在假期少了,回来的也少。
二人就跟有说不完的话似的。
其实就老沈这人,他是一个比较恋家的男人,很多事儿都乐意跟家里人商量,
好比现在,他就在和媳妇商量:“媳妇,咱们买一把筝吧?咱闺女那手艺别扔了啊!”
“你买了她就弹吗?你瞅瞅你闺女那有事闲的时候。”
“买了就弹了,再说,要是有了古筝,这会儿又没啥别的娱乐节目,更没电视啥的,咱们两个躺着喝喝茶,让你闺女在一边弹个曲,不是也挺好?
还有万一以后家里来人了,看见咱家阳台还摆着古筝,看上去都高大上。”
结果她媳妇感觉他想的太美,听她闺女弹曲这事儿,估计就是买了,也只能刚买的时候弹几次,
平时放着只能招灰,还是让她擦,这个老沈就是给她找活干。
“等你闺女啥时候提了再买。”
可沈知秋还是不死心,她说:“媳妇,要不我给你买个二胡吧,闺女不给我弹琴,你给我拉二胡?”
不过,还没等答应,沈富贵和周迁就来了,这两人是趁着今日沈知秋在家,来给他报账的。
瞅瞅,说的一点没错,留给他和媳妇的时间,越来越少。
不过周迁和沈富贵一进屋,就特别自觉的拿了两双拖鞋换上,因为二人也看出来了,这是刚打扫过。
周迁属于第一次来这家里,
没先报账,一进来就傻了眼。
啥叫轻装修,啥叫重装修,让沈知秋体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古代的劳苦大众第一次见。
罗汉椅,贵妃椅,靠背椅上那些缎子做的厚垫子,枣红色锦缎,带着金色暗纹。抱枕和靠垫也是同色系的。
大厅的落地窗,以及窗帘窗纱,
茶桌上摆放的各种茶盏,还有挨着墙座的柜子,上面摆放着各种瓶瓶罐罐,第一次见,那盘子还有这样的用处,竟然也能当摆件,
不过盘子的花样,确实好看,画着山水。
在看到墙上挂着的字画,以及整面墙的浮雕后。
周迁咽了咽唾沫:“富贵啊,你掐掐我,我还在人间不?”
给沈富贵逗乐了:“别说你了,我家那新宅子,里面的大致装修和这个类似,我自己住着都有点恍惚感觉自己不在人间。
就是我家里,没有这浮雕壁画,呦呦画的时候太费劲了。”
但,最让周迁动容的是,从一楼到二楼的楼梯上,挂满了一个个画框,
那画框里的画,有沈知秋他们一群人在山里挖水井找水的画面。
有抓知了,找果子,还有打野猪和野狼的。
甚至还有曾经他们在山洞里网鱼,过年的画面。
“这些,都是你们在路上经历过的?”
看到这个,沈富贵也是眼眶微红,不待沈知秋回答就接话道:
“是啊,这些画,我看一次触动一次。不说别的,只这些画,我能给你讲上一整天。”
对于九族的每一个人来讲,这楼梯墙上的每一幅画,都是一个长长的故事,
每一件事儿,都包含了太多的酸甜苦辣!
就像他们抱着必死的决心和傅怀安对质,
就像好不容易撑着一口气到了北境,被拦在城门口,以为他们要进城就要分开。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他们经历过的,也是他们坚持下来的见证。
总之,说这句话的沈富贵,激动了,还特意背着周迁挤了挤眼睛,随后才嬉皮笑脸的说道:
“还记得刚逃荒不久,有一次吃肉,我说这日子比我没逃荒时候都好。
可看看现在过的这日子,我自己都恍惚,怎么就那么好命,摊上了和我们家老三是同族。”
沈知秋一直嘴角带笑,脸上没有被夸赞的不好意思,更没有自得,因为他完全理解,沈富贵的心态。
这也是所有九族人的心态。
但他很想对族人们说:“咱们啊,是相互成全。”
直到看完最后一张画,周迁询问:“这都是你画的?”
沈知秋摇头:“我闺女画的,咋样?不错吧。”
周迁:“那可真是太不错了,我是真羡慕你生了这么个闺女。”
结果沈富贵哈哈大笑:“俺们家呦呦,那是万中无一的,一般人可生不来。”
参观完,三人才去了书房,没办法,正事儿还是要干的。
但所有的账目算下来,发现,哎!挣的钱还是不够啊!
之前因为在直沽盖作坊的事儿,就把家里差不多掏空了,
再加上这几个月的进账,又用来装修了。
这些家具弄的要像模像样,真心花不少钱。
也幸好超市日日都能进账,这好几个月过去了,生意依旧红火。
不然盖好房子,也没钱装修。
但在沈知秋的观念里,钱挣了,就是要花的,只有置办了东西,真正的用在了他们身上。
那才叫日子越来越好了,不然他们盖什么新房,直接住着老土房好了,钱一直攒着,现在能攒老多。
但那样的日子,攒再多钱,有什么用?
就说从刚穿越到逃荒,再到现在,他们一群人,现在有会医术的,有会木匠的,甚至还有会打铁的,
再加上现在,制作塑料棉,塑料鞋底子,运动鞋,压缩饼干,簪子首饰,一桩桩一件件,都证明了他们越来越能干。
他们所有人的生活态度也不一样了,活的越来越自信了。
比如,如果你随便从他们中间拉出一个人,你问他,给我做个啥啥,你会不?
只要是他们接触过的,甭管能不能真做成,他肯定敢和你说,试试呗,不试试咋知道?
因为他们就是这样一路试出来的,用呦呦的话说,就是不管干啥,起码你得先敢想。
所以,同样的道理,钱花光了也没事儿,因为他们有自信,以后还有大把的钱,等着他们挣。
可别以为他们搬了新家就全剧终了,剧终不了,他们新的阶段,才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