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着公孙易的讲述,上官明月不再沉浸于悲伤之中,取而代之的是新奇,最后竟然变得兴奋。她感觉自己仿佛挣脱了束缚,既然与自己定亲的男子已然不在,她便无所畏惧。尽管那男子罪不至死 。

如今,这一切皆与她再无关联,此刻的上官明月只觉身心无比轻松,心情也从未像现在这般舒畅过。长久以来压在心底的巨石,在这一刻终于落地。

当她再次看向公孙易的时候,只觉得眼前变了一个人。从一个臭名昭着的纨绔子弟,变成了无所不能的帅气才俊。

刚刚听闻了诸多稀奇古怪之事,上官明月一时竟不知从何问起。思索片刻后,她还是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你和郡主如今怎样了?她父王会同意将郡主下嫁给你吗?”

这突如其来的一问,让公孙易有些措手不及。他思索一阵,苦笑着摇了摇头:

“我也不清楚,但无论如何,我都会为爱而努力”

“为爱而努力?”上官明月轻声重复着这几个字,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深刻的爱情真理,可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

“你在上一个世界,有过心爱的人吗?”上官明月又突然问道。

“有!”

公孙易没有隐瞒,将自己与韩素素的过往情事娓娓道来。

听完公孙易那让人痛心的爱情故事,上官明月不禁感慨:

“竟然还有心思如此复杂的女子,真不知道你原来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

她的语气,似是提问,又像是自言自语。

既然话说到这个地步,也没有什么不能说的了。于是,公孙易兴致勃勃地向她介绍起现代世界的汽车、飞机、轮船,还有高楼大厦……

此刻的公孙易,同样感到很放松。过去的一年,他从未向他人提及自己的秘密,如今与上官明月交谈,仿佛遇到了同世界的知己。而且上官明月对他所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与接纳,两人越聊越畅快,心情也愈发愉悦。山间小溪旁,不时传出他们欢快的笑声。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原来二人竟已畅聊了一下午。从最初的紧张郁闷,到话题展开后的轻松自在,再到后来的开怀大笑,他们无所不谈。

从公孙易穿越的奇妙经历,聊到他原来世界的新奇事物,又从与郡主的相识相知,聊到斗败姬长星的酣畅淋漓,直到看见夕阳西下,才惊觉时间飞逝。

公孙易伸手扶起上官明月,先前的尴尬早已烟消云散。二人目光对视,同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此刻的冰山美女终于开始融化。

第二日清晨,周道清信步至后院,公孙易心下已然猜到师叔此来之意,却未率先开口,而是恭敬地将师叔迎入屋内,命小团子烹茶相待。

几人落座后,周道清目光落在公孙易身上,开口问道:

“昨日你姬师兄所言,可都是实情?”

公孙易点头,沉稳回应:“正是。”

周道清眼神透着些许诧异,凝望着公孙易良久,才又疑问道:

“你当真胜过了姬长星?这实在叫人难以置信。他还提及你此前已拜入天圣书院,这也是真的吗?”

公孙易再次点头,答道:“机缘凑巧,之前我确实已入天圣书院。虽尚未行正式拜师之礼,但我从不否认这个身份。”

周道清转而看向师兄周道通,面露诧异,问道:

“师兄,你收他为徒时,可知晓此事?”

周道通洒脱一笑,道:“这又何妨?你师兄我一生随性,行事全凭心意,你又不是不知。”

见师兄态度坚决,周道清心知此事难以与他说通,遂又将目光转回公孙易,劝说道:

“无论原因为何,你同时身涉两家门派终究不妥。趁此事尚未传开,知道的人不多,你需尽快做个决断。你既还未在儒门完成正式拜师之礼,莫若就此退出,一心投入我道教门下。”

她对公孙易颇为赏识,故而希望他能脱离天圣书院,而不是二选其一。

公孙易拱手,言辞恳切道:

“虽在天圣书院未行拜师大礼,但我既已应下傅博文师兄,便不能食言。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背信弃义之事,我断不会做。若我真这么做了,师叔想必也会看轻我。正如我入了道教,除非师父将我逐出门墙,否则我定不会主动离开。还望师叔体谅。至于我身兼两派之事,在我看来并无冲突。儒道两门学术皆有可完善之处,我愿尽己所能,略作补益。虽力量微薄,但聚沙成塔,也算是对师门的一点回报。”

周道清上次听过公孙易对‘道’的见解,大为受益,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在之后和他接触的过程中,更是见识到了他的不凡。周道清原本也不是故步自封之人。

聆听公孙易这番言论,条理清晰且合乎情理,周道清心中暗自佩服。对其人品,她亦颇为赞赏,最终,只能默默点头,道:

“既然师兄与你都持此想法,我便不再多言。只是道易学宫与天圣书院向来不睦,若双方起了冲突,你当如何自处?”

这确实是个棘手问题。自公孙易胜过姬长星后,天圣书院弟子士气大振,将他奉为楷模,甚至视作对抗道易学宫的关键人物。若再有大型比试,公孙易无论站哪边都不妥。

对此,公孙易早有考量。师父他们师兄妹三人,虽是同宗,却分属不同分支。他定会坚定维护自己的师父;道清师叔对自己亦是有恩,不但在武功上给自己做过指导,而且还提供了这么幽静的环境供自己修行,同样也是一种恩情,所以白云观有事,自己也一样会帮。这两方和天圣书院并无太多交集,更无冲突。真正与天圣书院有矛盾的,仅道易学宫,且矛盾源于学术理念分歧。倘若双方因学术争端再起纷争,他定会尽力调和,但绝对不会帮助道易学宫。

公孙易将想法告知道清师叔,周道清虽不完全满意,却也只能无奈接受。

临走前,周道清通知公孙易,三天后前山大殿将举办传道大会,让他务必参加。这是公孙易上山数月来首次被安排前往前山,他欣然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