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千亲军!

五千禁卫!

再加上礼部的大小官员,六千多人在太子殿下的带领下,前往边界迎接郑王。

平稳的政权交接,原本是件无比繁琐的大事,可郑王的迫不及待,又让它变得十分简单。

把一切都交给丞相处理,郑王带着家眷、护卫和财物,在朝廷禁军的护送下,借道吴国,朝京师进发。

吴国同郑国数代联姻,与鲁国相比,他自然是更信任吴国一些。

借这个机会,太子将韩尚书召进铜辇,向他咨询起朝廷的政治局势。

与另一时空的明朝有些类似,皇帝也是利用太监,同整个官僚体系博弈。

只不过另一时空的是司礼监,这里,则是内务府。

内阁的学士们都是一品,位高权重,首辅更是能做到只手遮天。

像韩尚书这种另类,两百余年间,也就只出了那么三五位。

如今的内务府总管深得皇帝信任,而且手腕了得,同首辅杜青林数次交锋,双方各有胜负。

除了他们,朝中还有第三股势力。

贵族!

这里的贵族,指的是皇族和世袭罔替的勋爵,韩尚书虽然也是侯爵,不过等到他的儿子袭爵,就变成了伯爵。

这种有很多,实际上是被核心的贵族团体排斥在外的。

贵族,是皇帝最忠实的支持者,他们利用两百多年来经营的人脉,在暗地里影响着朝局。

太子听后沉思良久,随后请教韩尚书,如何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太子。

“殿下已经做得极为出色!”韩尚书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其实,孤想问的是,如何在东宫实现自己的抱负。”

说完后,太子微微一笑。

他口中的抱负,自然指的是政治抱负!

这话有些大胆,就算韩尚书历经风雨,也是心中一惊。

“陛下的抱负,就是殿下的抱负!”沉吟片刻,韩尚书冲太子拱手弯腰。

这回答四平八稳,太子听后心中一叹!

不过转念一想,如果自己是韩尚书,说不定会给出同样的回复。

“殿下只要毫无保留的支持陛下,就是在实现自己的抱负。”

看出太子的失望,韩尚书又补充了两句。

乍一听,这两句同上两句没什么区别,不过太子仔细品味了一番后,还是琢磨出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冲韩尚书拱手,谢过他的提点。

韩尚书急忙弯腰还礼。

走的是官道,走一路,聊一路,倒也不觉得路途漫长。

沿途的官员早就收到了消息,一个个早早的守在官道旁边,等着太子的接见。

在韩尚书的建议下,太子一个都没有见,只是派金顺温言抚慰。

金顺是东宫的总管,等到达边界时,这家伙可是狠狠的发了一笔横财。

时间,都提前经过精确的计算,双方应该同一天到达。

不过,郑王那边出现了一点意外。

说简单点,就是两个字:

遇刺!

一进入吴国境内,吴王就派出大军跟在后面,等到接近吴国都城,吴王亲自出城送别。

二人是总角之交,此番一别,估计再无相见之日。

现场老泪横飞!

没想到,当夜有刺客入营,直奔郑王的营帐。

人数不多,不过从他们割断禁军脖子的手法来看,这些人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一路杀进去,如入无人之境!

最后,还是帐外的太监将他们拦下。

五对一,都没能将他们留下,可见这些刺客的凶悍。

吴王就住在营中,等他带着大批护卫赶到,刺客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吴王大怒!

这里是吴国,又靠近吴国的都城,郑王要是出了事,吴王难逃干系。

为撇清干系,吴王亲自将郑王送至边界。

一路上戒备森严,速度自然就慢了下来。

等见到温润如玉的太子,太子已在边界住了两日。

等待的太子没有丝毫不悦,在自己的营帐设宴款待。

太子是储君,位在亲王诸侯之上,不过除了完成那一套繁琐的礼节,太子表现出一贯的平易近人,让郑王和吴王十分满意。

等到进入营帐,太子把自己的姿态放得更低。

正中间自然是太子的位子,左侧坐着郑王与吴王,右侧坐着韩尚书。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郑王入朝后,一定会受到皇帝的重用。郑王自己也十分清楚,所以在韩尚书面前,就没有摆出诸侯的架子。

同僚么,一团和气自然是最好不过!

前几杯都是客气,无非是祝陛下万寿无疆,天下风调雨顺。

等到进入正题,太子挥退众人,只有他们四人留在帐内。

吴王详细汇报了郑王遇刺的调查结果,随后委婉表示此事与自己无关。

“可恶!”太子听后,一掌击在案上。

其余三人都把目光投向太子。

“刺客胆大妄为,居然想一箭双雕!”太子脸色冰冷。

郑王和韩尚书都是心里一愣,吴王则是面上一喜。

才短短一两个时辰,吴王对太子的印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从京师传来的消息,太子性格乖张,不过今日一见——

传言误人啊!

吴王举杯,谢过太子的维护。

此时郑王与韩尚书也反应过来,冲太子举起了酒杯。

次日启程,吴王留下了十几辆马车。

太子请郑王上了自己的铜辇。

这种行为原本是不合礼制的。不过见韩尚书都上了铜辇,礼部的官员一个个都只能装聋作哑。

郑王表现得受宠若惊。

几十年的诸侯王,怎能不知道太子的用意,不等太子开口,郑王就主动说了起来。

谈的,大多都是诸侯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太子听得十分认真,偶尔问上一句。

提及鲁国时,太子明显感觉到郑王的敌意。

“鲁国有数万水军,为何无法彻底消灭海盗?”

等郑王喝下一杯茶,太子缓缓开口。

“养寇自重而已!”郑王说完后冷哼了一声。

“养寇自重?”太子微微皱眉。

“吴国与鲁国靠海,海贸、晒盐,算是宝地中的宝地,分封的时候,吴国贡赋两成,鲁国贡赋三成。”

说到这里,郑王闭口不言。

太子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