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御医依旧是日夜操劳,突然想到了一则关于类似病症描述,随后将书找了出来。

又改正了方子,看着手里的方子长叹了一口气。

“唉!”

李御医对此倒是没多少满意,更多的是挫败,他至今没能弄出顾大人所说的药。

聂捕头有些不懂,“大人,今日病人们的情况,比昨日好了一点,想来药方是对的,您为何还叹气?”

这段日子相处下来,李御医也愿意和他说几句话。

“聂捕头,你说这世上真的有一颗比小拇指还小的药,只需一颗药丸子,就能药到病除。”

聂捕头还是第一次听到,老老实实的摇头道:“大人,您莫不是寻卑职开心,这药不都是要这么多,甚至还有这么多。就这么小小的一点能够救命,卑职是不相信,这世上有这样的药。”

李御医听完觉得自己有点犯傻,和这个捕头说什么,怕是也不懂,接着就将桌上的药方给他,

“这个方子,你拿去让人熬药吧!”

“大人,这次是……”聂捕头压抑着内心的激动。

李御医语气平淡的回了一句,“治疗这次瘟疫的方子。”

“真的!真的有方子了!”聂捕头压抑着兴奋的情绪道。

李御医平淡的说了一句,“嗯,治瘟疫的方子,拿去抓药吧!”

“太好了!大人,您救了安南省的百姓,卑职向您道谢!”聂捕头朝他郑重的行了一礼。

李御医摆了摆手,“聂捕头,你快去吧!”

“大人,卑职告退!”聂捕头朝他行了一礼,然后拿着方子,如获至宝般地匆匆离开。

……

知府府衙

向韶将这几日的数据说了一遍,“蔡大人,这几日死亡的人少了不少,李御医的方子一出,没有再增加病人了。”

蔡侍郎浑身都轻松不少,满意的夸奖道:“李御医的医术果然了得!”

“是啊,多亏了李御医。”

向韶之前还担心自己也染上瘟疫,现在每日喝一碗药保证不会染上,就让他心安了!

聂捕头顾不得太多,急切兴奋的跑了进来,“大人,有救了,有方子了!”

听着咋咋呼呼的声音,向韶皱了下眉头。

“聂捕头,咋咋呼呼的做什么!”蔡侍郎严肃着脸呵斥道。

聂捕头很快反应过来,他这是一时间得意忘形了!

按耐住激动的心情,兴奋的道:“大人,李御医有方子了,说只要服用了,就没有瘟疫了!”

“你说的可是真的!”二人下意识站了起来。

聂捕头点点头,拿出那药方,“嗯,是真的,二位大人,这就是方子,李御医让卑职拿来的!”

“拿来给本官瞧瞧!”蔡侍郎说着一把拿了过来。

向韶的双脚,也下意识的凑了过去。

两人自然看不懂,但也知道耽误不得。

“速速让他们抓紧时间配药熬制。”

“是,大人!”

大家忙得不可开交,按照方子抓药、熬药,两个时辰后,一锅锅的药汤熬制,被一一分了下去。

百姓们端起药就喝了起来,不过半个时辰,不少人上吐下泻的症状减轻了,有些病的已经起不来,也感觉身体轻松了不少。

“我好了!”一些百姓感觉身体好了兴奋的道。

“我的病好了!”

“我也是,终于不再上吐下泻了……”

“我不发热了!”

“有效果了!真的有效果!”

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疫区,人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李御医,实在是太厉害了!”聂捕头看着那群人的情况,兴奋的握拳道。

“太好了!咱们有活路了!”

“呜呜……我儿子却没那个命,我这五十的老妪,还活着有什么用!”

“娘……”

不少人都心酸不已,他们家也都或多或少都经历了家人的死亡。

这些悲喜交加的话语,让在场的不少人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聂捕头更是红了眼眶,他也有亲人病死在这场瘟疫里。

……

府衙后院

“纪大人,您现在感觉怎么样。”差衙伺候他服了药小声询问道。

纪大人微微睁开双眼,虚弱地说道:“感觉好了些许,有效。”

差衙松了一口气,欣喜道:“大人您能好转,真是太好了!”

“本官得病的这段日子,安南省情况如何?”

纪知府最惦记的,还是这件事。

差役老老实实的回道:“您和邬大人都病了,现在是两位钦差大人主持大局。这药也是两位大人,向京城寄了折子,御医开的方子。”

邬通判也吃了药,此刻人已经清醒了,好好休养身体就没问题了。

纪知府在一旁仔细听着,时不时又问了一点细节。

明白今日安南省还能如此安稳,多亏了两位钦差大人的功劳。

纪大人叹道:“这场瘟疫,来得太过突然,太过凶猛,本官要不是两位钦差,怕是也要命丧黄泉了。”

差役忙恭维道:“大人洪福齐天,肯定能好好的。”

知道药方子有效果,百姓们全都开始服药,每个人都很积极。日子一天天过去,安南省的疫情逐渐稳定。

那些曾经受了灾,又患病的百姓,原本因为逃荒才到安南省,现在侍卫也逐渐不再包围城门,返回家乡重新投入到正常的生活。

街市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店铺开门营业,人们来来往往,欢声笑语再次回荡在街头巷尾。

一个月后,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安南省逐渐迎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

蔡侍郎和向韶二人,看到这样的情况,才松了一口。

蔡侍郎望着人来人往的集市,感慨了一句。

“向大人,咱们赈灾的事,总算是办妥了!”

安南省的情况已经解决了,向韶此刻是心急,他们是一块来的,便出声问道:

“嗯,蔡大人你可有打算,何时启程回京?”

蔡侍郎微微仰头,望着天空中飘过的白云。

沉思片刻后说道:“向大人,如今安南省虽已恢复生机,但仍需观察一段时日,确保不再出现问题。老夫是想着再过半月,启程回京较为妥当,你觉得呢。”

向韶点点头赞同道:“蔡大人所言极是。此次赈灾能如此顺利,离不开朝廷的支援。不过,安南省瘟疫控制住了,还是详细禀报陛下的好!”

蔡侍郎语气很爽朗,满脸赞同。“向大人说的极是,待会儿就立刻写折子回京,将这个好消息,详细汇报给陛下。”

“蔡大人,这样会不会太早了,不如等彻底解决了,再派人送信去京城。”向韶有些迟疑了一下。

蔡侍郎忙笑道:“还是你考虑的周到,是老夫一时得意忘形了,差点犯了错,多亏向大人你的提醒!”

“蔡大人客气了,这也是老夫应该的。”

时间一晃而过,半个月后。安南省的瘟疫解决了,这次的瘟疫让安南省死伤了九千多人。

他们这些人,也要准备启程回京了!

府衙宴席上

纪知府一脸郑重的端着酒杯,道谢道:“蔡大人,向大人,李大人,这次安南省,多亏了三位大人,下官在此敬三位一杯!”

虽然三人都是陛下派出京城的,但其他人都是以蔡侍郎为主,

蔡侍郎见此便笑了笑,“纪大人,言重了!这皆是吾等职责所在,能让安南省重归安宁,乃是众人齐心协力之功。”

“三位大人尽心尽力,这只是一杯薄酒,也是下官的感激。大恩不言谢,下官这条命是三位大人救回来的,以后有用到下官的地方,尽管开口!下官先饮三杯,三位大人请便。”说着纪知府连着痛饮了三杯。

“好,请!”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热热闹闹的吃着,等气氛差不多了。

邬通判有些不舍,“三位大人,你们不打算多留几日,真要明日离开,不如多留两日,让下官尽尽这地主之谊。”

向韶见此就笑了笑,“我等出京已经很久了,陛下可还等着呢,也该是时候回京城复命了!”

邬通判听闻,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既然如此,那下官也不好再挽留。只是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蔡侍郎宽慰道:“邬通判不必伤怀,吾等同朝为官,自会重逢的。继续为百姓谋福祉,保一方安宁,为陛下尽忠职守才是应该的。”

邬通判郑重地点了点头:“蔡大人放心,下官定当铭记在心,不敢有丝毫懈怠。”

就这样一群人饮酒到了半夜,都有几分醉意后才散了席。

清晨

蔡侍郎、向韶和李御医带着随从,踏上了回京的路途。

纪知府、邬通判也率领府衙的官员前来送行。

李御医见他们还围着,“诸位大人,不必再送了,吾等要上船了!”

纪知府拱手道:“三位大人,下官等人在此恭送大人,祝三位大人一路顺风!”

“祝三位大人,一路顺风!”其他官员也纷纷道。

蔡侍郎等人回礼后,便准备登上船只,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骚动。

“慢着!”

蔡侍郎等人停下脚步,循声望去,只见一群百姓匆匆赶来,起码有上千人!

让在场的人,都头皮一紧!

“拦下他们!”纪知府以为是来闹事的,立刻派人去拦截。

为首的一位老者,满脸激动,手中还捧着一些东西,口中大喊道:“大人啊,知道您们今日要走,草民等人特地赶来相送的。”

蔡侍郎一看不是什么问题,便制止道:“让他们代表过来,且看看所为何事。”

人群很快来到近前,那老者走到蔡侍郎等人面前,恭恭敬敬地将手中的东西呈上,说道:“大人,这是草民等人唯一拿的出来的东西了,不成敬意。感谢三位大人,对安南省百姓的救命之恩。”

赫然是,三把万民伞!

纪知府一看那物品,眼睛里都透着诧异!

“是万民伞!”这时有一名小官员惊呼道。

老者点点头,“不错,草民等人身无长物,唯一能报答三位大人的恩情,就这万民伞了,还请三位大人收下!”

百姓们纷纷说道:“大人,若不是您几位,俺们不知多少要死多少人,还请大人收下!”

蔡侍郎望着眼前的万民伞,眼眶湿润。他从来没想过,有朝一日,他竟然能收到万民伞。

“多谢诸位的厚待,本官做的实在是太少了………”

李御医也没想到,他竟然能得到万民伞,大周立朝百年,无一人得到。

往前推时间的话,也就六百年前,那位大人得到了一把万民伞。

他不过是奉命出京,没想到竟然能拿到万民伞,他祖上可没有一人拿到过。

顿时看向那群百姓的眼神,也多了几分的感动和温和。

蔡侍郎望着眼前的万民伞,眼眶泛红,更是动情的道:

“诸位乡亲,此等深情厚意,实在受之有愧。但既是乡亲们的一片真心,那蔡某等人就收下了。”

“太好了,钦差大人收下了!”百姓们欢呼道。

蔡侍郎等人与百姓们辞别,这才登上了船只。

船只缓缓离岸,蔡侍郎等人站在船头,望着岸边依依不舍的百姓,心中感慨万千。

向韶望着手中的万民伞:“蔡大人,安南省的百姓送来的万民伞,让老夫深感责任之重大呐!”

蔡侍郎微微点头,“是啊,此次回京,定要将在安南省的所见所闻,好好向陛下奏明。”

几日之后,船只抵达京城。

蔡侍郎等人一下船,也顾不上休息,便马不停蹄地赶往皇宫……

紫禁城

“陛下,蔡大人他们回来了,正要求见陛下!”

“宣!”宣德帝立刻同意了。

三人随后在太监的指引下,让三人进了甘泉殿就跪地行礼。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臣等不辱使命,顺利将差事办完了!”

陛下脸上露出欣慰之色,说道:“诸位爱卿辛苦了,快快起身。”

“多谢陛下!”

宣德帝接着就道:“信中说的不是很清楚,说说看,你们是怎么解决安南省的问题!”

“陛下,那由臣来说!”蔡侍郎恭敬道。

“朕准了!”宣德帝心情很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