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韶离开蔡侍郎处后,心中依旧忧虑重重。他深知这疫病若不及时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后果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唉!”
此时纪知府和邬通判,此时也在谈论此事,大家心情都非常沉重。
“大人,怎么会出现疫病?”邬通判还有点不敢相信。
纪知府叹了一口气,“别说你不信了,老夫也不信,可偏偏就出现了!”
邬通判深吸一口气道:“那钦差大人此事可知道?”
纪知府点点头,“知道。”
“那他们是怎么说?”邬通判追问道。
纪知府直言道:“蔡大人的意思,暂时先不上报朝廷,咱们先控制瘟疫,目前还是谨慎点好。”
“大人,下官的意思是,如果真是瘟疫还是尽快上报朝廷,就咱们安南省的大夫,怕是治不了这瘟疫的!”邬通判更是实话实说道。
“这……”
邬通判继续说道:“大人,上报到朝廷,到时陛下说不定会派御医前来,说不定灾民还能控制住瘟疫,这些人还能救回来。”
纪知府神色露出几分沉思,一时间沉默不语。
邬通判在一旁继续说道:“大人,此事要紧,还是尽快说服钦差大人,尽快上报朝廷,也给灾民多留几分希望。”
“此事要看钦差大人的想法,此事本官会向钦差大人要求此事的。”
见纪知府这么说,邬通判也不再多言,只道:
“大人,大夫可都调配了?”
纪知府点了点头,“大夫已经被调配去灾民那儿了!”
接着道:“现在要紧的是,还是调配一批药材,老夫一时间也离不开,此事只能是麻烦你了。”
“是,下官这就去准备。”邬通判一口应承下来。
邬通判匆匆离开去筹备药材事宜,四处奔波,忙得焦头烂额。
纪知府则眉头紧锁,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思考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过了两日邬通判,才从外地调配了不少药材,短短两日能调配十车的药材,他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邬通判作揖道:“大人,下官已经尽力了,这两日只弄到了十车药材。”
纪知府点头道:“邬大人,老夫明白,这次辛苦你了!”
“只要疫病能控制住,下官就不辛苦。”邬通判略显憨厚的笑了笑。
只要大人知道,那他这几日的辛苦就值得了。
“药材呢,现在都在哪儿?”纪知府也不耽误正事。
邬通判立刻回道:“回大人,这些药材现在都在府衙库房内。”
“那老夫就将这些药材分配下去!”纪知府立刻安排人去送药材。
邬通判见他安排下去,才道:“大人,现在疫病的情况如何?”
纪知府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没有找到有效的药,前几天病的人死了三十多个人了,这两日又增加了不少病人。”
“怎么会?”邬通判眼里有点吃惊。
“药材现在还有了,但大夫们不够用,不仅慢,而且也查不出病因。”纪知府忧心忡忡地说道。
邬通判咬咬牙道:“李大人,不如让下官去瞧瞧。”
纪知府略微沉吟,随即摇了摇头,“这不太好,邬大人疫病实在太快了,今日又出现不少病人。邬大人,你我又不是大夫,还是别冒险的好。”
邬通判自然不想去,他也怕死,可这疫病一天天严重,只是三天而已就出现死人,实在是太快了。
说是去瞧瞧,也不过是远远地看一眼。
“唉,下官想帮忙,也是无能为力,不知道这些药材有没有用。”
“咱们只能说,尽人事听天命!”纪知府也无能为力。
“那两位钦差大人,又是怎么说?”邬通判突然想到还有两位钦差。
“哼,他们!”纪知府冷笑了一下。
邬通判一看纪大人表情不对,“大人,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得知瘟疫爆发了,已经躲起来,不见客了!这几日除了他们自己带来的人,其他人根本见不到他们。”
说起这件事,纪知府是一肚子的恼火。
邬通判明白这是两位钦差大人靠不住了,出现瘟疫如果还扩散的话,怕是他们也是小命不保。
“大人,当务之急是控制瘟疫,别让瘟疫扩散出安南省。”
纪知府自然明白这件事的严重性,搞不好项上人头不保。
“已经下令了,疫区直接封锁了,安南省只许进不许出。”
邬通判只是点点头,“大人,您说现在怎么办,下官听你指挥。”
纪知府叹了一口气,他现在能有什么办法。
“一切还是听钦差大人指挥的好。”
“大人,咱们不如去寻两位钦差大人。”邬通判这时就提议道。
“这……”纪知府有点犯愁。
邬通判继续说道:“大人,现在的情况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思考一番纪知府直接同意了,“行,那就一块商量下,顺道看看这两位钦差大人究竟作何打算。”
两人匆匆往钦差大人所住之处赶去,到了门前,却被侍卫拦下。
邬通判忙道:“烦请通报一声,纪知府与邬通判求见。”
侍卫面无表情地说道:“钦差大人吩咐过,不见客。”
纪知府上前一步,厉声道:“如今瘟疫肆虐,关乎万千百姓性命,难道钦差大人也能置之不理?”
侍卫犹豫了一下,“两位大人稍等。”
……
另一边
蔡侍郎和向韶两人也在犯愁,没想到竟然出现瘟疫。
坐在椅子上的向韶,此刻满脸懊恼。
“这次是我疏忽大意了,顾大人曾经提醒注意点疫病,老夫没将此事放在心上。”
蔡侍郎叹了一口气,“接下来该怎么办,情况变化很快,可要上报朝廷?”
现在向朝廷求援,说明了他们无能,可疫病不是小事。
向韶犹豫了下,才道:“还是报上去吧,现在的局面不是咱们能扛住的。”
蔡侍郎点点头,“行,那就上报上去。”
“两位大人,纪大人和邬大人求见。”
二人互相对视一眼,蔡侍郎张口道:“让他们进来!”
纪知府和邬通判走进屋内,行礼道:“下官见过二位大人!”
“两位大人请坐。”
纪知府挑了一个位置坐下,“蔡大人,向大人,安南省灾民的情况你们也知道,可有解决的办法。”
蔡侍郎开口道:“纪大人,你们不来的话,老夫也要派人去请二位过来一趟。”
“蔡大人,如今情况您有什么事,就尽管有何吩咐。”纪知府更是摆低了自己的姿态。
蔡侍郎也不说废话,只道:“疫病愈发严重,老夫与向大人商议后,决定将安南的情况上报朝廷。”
“有朝廷相助,想必能尽快控制住疫情。”邬通判立刻出声附和道。
纪知府点点头道:“有了朝廷的支援,那药材短缺,大夫不足的情况,想来能够改善。”
蔡侍郎将他的打算,给说了出来,“除了因为这个,更多的老夫和向大人都没有处理瘟疫的经验,朝中有位大人说起此事头头是道。所以,老夫想让他前来支援。”
邬通判脸上露出几分喜色,“那可太好了!这次瘟疫每日都死不少人,现在到处都是人心惶惶的,还有不少侍卫也感染了病。蔡大人,不知是哪位大人?”
“等他来了,你就知道了,只能说尽力争取。”蔡侍郎没有将人给说出来。
“蔡大人,是下官冒昧了!”邬通判赶忙道歉。
蔡侍郎摇了摇头,“不是什么大事,老夫不说也是因为不确定,毕竟陛下已经派了不少人来安南府了。”
蔡侍郎继续说道:“如今,我们当务之急是要稳住局势,安抚民心。纪知府,此事还要你处理了。”
纪知府连忙应道:“下官明白,已经在安排人手筹备物资,定会确保供应无虞。”
向韶这时说道:“邬通判,你负责统计病患的数量和具体情况,每日向我们汇报,不得有误。”
邬通判拱手道:“下官领命,定会将此事办好。”
蔡侍郎微微颔首,“还有,要安排人手安抚民心,别出了乱子。”
“这件事下官来处理。”纪知府应承道。
众人又商议了一番具体的细节,便开始分头行动起来……
………
京城
甘泉殿
“哼!统统都是废物,废物!”宣德帝看完折子怒骂道。
张三德看了一眼地上的折子,下意识的缩了缩脚,随后又恢复正常。
看到陛下如此暴怒,想到御医的话,小声在一旁道:“陛下息怒,御医说了您不能动怒。”
宣德帝狠狠地瞪了张三德一眼,“朕如何能息怒?“哼,好好的一件差事,竟然办成这样,难道不是想要气死朕!”
殿上宫女太监纷纷跪地,张三德赶忙道,“陛下心系天下,乃万民之福。但陛下龙体为重,还请保重。”
宣德帝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去将顾行晋,给朕传进宫来!”
“是,陛下!”张三德立刻应道。
……
顾府
“顾大人,陛下传召,您赶紧和咱家进宫吧!”张三德看到顾行晋迫不及待的道。
“张公公,发生什么事了!”
顾行晋看他如此焦急,这是宫里出什么事了?
张三德再次催促道:“陛下要见您,顾大人,咱们就别耽搁了!”
“发生何事了,张公公。”顾行见他一个劲的催促再次问道。
张三德见他不动只得解释一下,“咱家也不知道,就是陛下看了安南省的折子,突然发怒,后面陛下就说要见您。顾大人,还是快走吧,莫要让陛下久等了!”
顾行晋沉吟了一下,“张公公,稍等,我这就去换身官服。”
“诶,顾大人,您快去!”张三德连连点头。
“相公,这是发生什么事了,怎么好端端的沐休日,陛下传你进宫?”齐雯湘有些许担忧,脸上也带出几分轻愁。
“不是什么大事,等进宫了就知道了,你在家安心即可。”顾行晋整了整领子。
齐雯湘上前帮忙,虽然满心的担忧,可此刻也不好说出来,只能吞咽了回去。
“嗯,好了,你去吧!”
顾行晋反握她的手,柔情的看着她,“我很快就会回来的,别担心!”
“嗯,知道了!”齐雯湘笑着点点头。
张三德看到他出来,立刻迎了上去。
“顾大人,咱们走吧!”
“嗯,张红红,请。”
二人随后就匆匆入宫。
一路上,顾行晋都在心中揣测着皇上召见的缘由,安南省的折子,想来应该和此事有关。
但是,召见他做什么?安南省他可一点都没参与。只是本着之前同僚之谊,便提醒了一句向大人。
难道是这里出了问题?
很快二人就抵达甘泉殿,张三德立刻进去汇报。
“顾大人,里面请,陛下等着呢!”
“嗯,知道了!”顾行晋点点头走了进去,看到宣德帝就行礼问安。
“臣,顾行晋参见陛下,陛下圣安。”
“嗯,顾爱卿请起!”宣德帝颔首道。
“谢陛下!”顾行晋就站起身来。
宣德帝看着他说道:“爱卿,可知道朕为何召见你。”
“回陛下,微臣不知!”顾行晋低眉顺眼的回道。
“安南省出现瘟疫了!”宣德帝只说了简单的几个字。
瘟疫?那叫他来做什么。
顾行晋很快就反应过来,莫不是情况挺严重的。
“陛下,情况如何?”
宣德帝吩咐道:“张三德,将地上的折子拿给顾爱卿。”
顾行晋接过折子仔细看了起来,对于里头的描述,神情无一丝的变化。
“陛下,那您是什么想法。”顾行晋直接问道。
宣德帝皱着眉头,语气沉重地说道:“如今疫情肆虐,百姓受苦,朕心中甚是忧虑。向爱卿说你,说不定有法子,那你可有法子。”
顾行晋微微摇头,“陛下,微臣不是太医。”
宣德帝仔细看着顾行晋,然后问道:“那你为何知道,要将得了病的人,单独隔开!”
顾行晋不卑不亢的回道:“陛下,微臣当年游历的时候,从一民间郎中那儿听说的。当年也曾实践过,所以才与向大人说了此事,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能有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