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帝嗤笑出声,不屑的看着朝堂上的使臣,“你们高丽说罢兵休战,就罢兵休战,把朕当什么!”
姜子期也意识到他说过了,赶忙躬身道:“陛下息怒,下辰绝无此意。只是战争一起,受苦的终究是两国百姓。还望陛下以苍生为念,能给高丽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宣德帝冷哼一声,沉声道:“改过自新?”
“是……”姜子期硬着头皮道。
宣德帝冷哼一声,随即就道:“你们高丽近年,屡屡侵犯我大周边境,扰我百姓安宁,侵占我大周领土,来此做什么?”
姜子期赶忙道:“大周皇帝明鉴。这其中有很深的误会,我王绝无侵犯大周之意,一切都是幕府将军的野心,这些人狼子野心,故意挑拨高丽与大周挑拨两国关系。”
郑冲也在一旁附和道:“大周陛下,我高丽已向大周俯首称臣,是大周的附属国,对大周绝无二心。”
宣德帝目光锐利,审视着二人,冷冷说道:“哼,误会?幕府?你们倒是挺会解释的。你们觉得,朕的会相信你们说的话吗?朕的边疆四城,不管是不是幕府,但本质上就是你们高丽侵占的。”
姜子期额头上的汗珠滚落,连忙道:“陛下,这件事实乃幕府那帮乱臣贼子所为。我王得知此事后,也是痛心疾首,愿为陛下献上更多的珍宝,以表高丽的歉意。”
郑冲知道现在不是冲动的时候,咬咬牙低头道:“陛下,我王已经将幕府那群叛徒给捉拿归案,此刻正关押在大牢里,只要陛下一声令下就能将他们处死。陛下,我们高丽属国,对大周的忠心,是天地可鉴的。”
宣德帝微微眯起眼睛,眼神更是淡漠几分。
“朕的子民,因你们高丽的侵犯边疆,流离失所,导致烽火连天,损失重大。如今又来朕这儿求饶,高丽对大周造成的损失,你们又应当如何?”
姜子期脑海中深吸一口气,将他们之前商量好的,另一个预案的说了出来。
“大周陛下,我王深知是他管理不慎,愿意每年向大周纳贡,贡品再多一成,以表诚意。”
宣德帝冷哼一声:“你们以为,这些就能平息朕的怒火?朕的将士们在边疆流血牺牲,他们的生命,又岂是这些东西可以补偿的?”
知道宣德帝不会善了,姜子期深呼一口气,“陛下,那您打算如何?”
宣德帝冷着声道:“既然不是你们高丽王所为,那朕便给你们一个机会。”
姜子期和郑冲赶忙谢恩道::“多谢陛下隆恩,我高丽定当铭记陛下教诲,不敢再有丝毫僭越……”
“别急,朕话还没说完呢!”宣德帝打断他们的话。
“陛下,您请讲……”
宣德帝眼神扫视他们二人一眼,才缓缓说道:“既然高丽之前发动战争,并且占领大周四城疆土。也因此让朕的子民死伤无数,那么你们高丽就割让三城,以作补偿。”
“不可能!”郑冲下意识反驳道。
宣德帝脸色一沉,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喝道:“大胆!在朕面前,岂容你放肆!”
郑冲瞬间脸色煞白。
姜子期狠狠地瞪了一眼郑冲,连忙躬身道:“陛下息怒,郑冲他只是一时情急,才导致失言,还望陛下您宽宏大量,饶恕他这一次。”
朝堂上的汤首辅,这时出声怒喝道:“大胆!岂容你在陛下面前,如此放肆!”
郑冲这时反应过来,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了。
“陛下,是下臣年轻气盛,言语失当,还请陛下宽恕。”
宣德帝沉默片刻,说道:“哼,看在你们初犯的份上,朕暂且饶过他。割让三城之事,没得商量。”
姜子期面露难色,说道:“陛下,高丽乃小国,三城对于高丽实在太重要了,还望陛下您能高抬贵手……”
宣德帝冷冷地说道:“朕已经给过你们机会,若不是念在高丽,曾为大周附属国的情分上,朕岂会只是要求割让三城。”
姜子期咬了咬牙,说道:“陛下,若是割让三城,高丽百姓必将民不聊生,还望陛下能网开一面。不如,我高丽再加纳贡两成,以弥补大周的损失。”
宣德帝不为所动,说道:“朕意已决,若高丽不愿割让三城,那朕唯有再次发兵,踏平高丽。”
姜子期和郑冲闻言,皆是心中一紧。姜子期知道,大周兵强马壮,若真的再次发兵,高丽整个国家,恐怕难以抵挡。
姜子期沉思片刻,说道:“陛下,割让三城之事,事关重大。可否给下臣一些时间,让下臣返回高丽,与王上商议此事?”
宣德帝微微点头,说道:“好,朕给你们半个月。半个月后,若没有满意的答复,朕的大军即刻出征。朕倒要看看,你们高丽能撑到几时!”
姜子期和郑冲谢恩后,二人退出朝堂后,皆是一脸愁容。
“这可怎么办?这个条件王是不会答应的。”郑冲嘟囔道。
“算了,先将消息回高丽再说。”姜子期神情有些焦急。
“嗯,姜大人你说的有理。”
随后二人就辞行离开大周京城,返回高丽王都。
回到高丽,二人立即面见高丽王,将在大周的遭遇详细禀报。
高丽王听后,大发雷霆:“大周皇帝实在是欺人太甚,居然让孤给你他们割让三城,简直是要断我高丽的根基!”
朝中大臣们,也是纷纷议论起来。
有的大臣说道:“王,大周势大,我们恐怕难以抗衡,不如答应他们的要求,以保高丽平安。”
有的大臣则坚决反对:“王,割让三城万万不可,这是丧权辱国之举,我们应当誓死抵抗。”
姜子期只得上前道:“王,臣以为大周皇帝态度坚决,若强硬拒绝,恐会引来灭顶之灾。但割让三城确实损失惨重,不如寻找看看,可否有折中的办法。”
高丽王皱着眉头,在殿中来回踱步,许久之后,说道:“那依你之见,可有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