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武侠修真 > 紫玄纪 > 第58章 善后事宜,迎立新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8章 善后事宜,迎立新帝

朱厚照驾崩后,整个皇宫被一片沉重的悲痛所笼罩……

宫女太监们皆低垂着头,默默流泪,往日热闹的宫殿此刻寂静得可怕,空气中仿佛弥漫着无尽的哀伤,每一处角落都透着凄凉。

灵堂布置在宫殿的正中央,白色的幔帐随风轻轻飘动。

朱厚照的遗体安静地躺在华丽的棺椁之中,身上覆盖着明黄色的锦缎。

大臣们身着素服,依次排列在灵堂两侧,他们面容悲戚,眼中满是沉痛,许多老臣忍不住低声抽泣,回忆着朱厚照在位时的点点滴滴。

随着丧钟的敲响,整个皇宫都沉浸在肃穆的氛围之中……

宫廷乐师们奏响了低沉哀婉的乐曲,那悲伤的旋律在空气中回荡,让人心碎,前来吊唁的宗室成员、各地藩王以及外国使节们,也都神色凝重,纷纷向朱厚照的遗体行三跪九叩之礼,表达对这位皇帝的敬意和哀思。

李初玄站在灵堂前,目光呆滞,整个人都失去了精气神。

就在这时,司礼监掌印太监张永缓步走来,看着灵堂中的所有大臣,轻咳了一声,高喝道:“陛下遗诏,众臣跪听!”

大臣们赶忙换了个位置下跪,“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人都死了,还万岁呢?

这一刻,李初玄只觉得这个万岁带着无尽的讽刺。

张永看着李初玄无动于衷,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得缓缓颂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眇躬,绍承大统,十有数年,夙夜忧勤,不敢怠荒。今朕大限将至,念及江山社稷,特留此旨,以诏后人。”

“封,宪宗皇帝之孙,朕之堂弟,兴献王朱厚熜为新君,继承大统!”

“封,内阁首辅杨廷和为国家总理事,朕深知卿忠正贤良,才学兼备。朕崩后,卿当总领内阁,秉持公正,协理朝政,悉心辅佐新君。凡军国大事,卿当与群臣商议,务使决策合于天理、人情,以保我大明江山永固。”

“封,镇北侯李初玄为摄政大臣,朕观卿忠勇有谋,心怀社稷。新君年少,经验尚浅,卿当全力辅佐,教导新君以仁政治国,以睿智御下。遇重大事宜,卿可便宜行事,务必以大明之昌盛、百姓之福祉为念。”

“朕中毒之事,虽未查明幕后主谋,然朕心不甘。着镇北侯李初玄、锦衣卫指挥使赵谦继续彻查,务必将此奸恶之人揪出,以正国法,以慰朕在天之灵。”

“六部官员当各司其职,勤勉奉公,不得懈怠。凡有玩忽职守、贪污受贿者,严惩不贷。”

“天下臣民,当忠于朕之子孙,遵守国法,和睦相处,如有忤逆作乱者,天下共讨之。”

“朕去之后,卿等当谨遵朕旨,同心协力,共保大明江山千秋万代。钦此!”

念完,张永已是泪流满面。

众臣齐声高喝,“臣等遵旨!陛下万年!”

张永缓步走向李初玄与杨廷和,将圣旨递给了他们,沉声道:“镇北侯、杨阁老,接旨吧。”

李初玄恍若未闻,自顾自地走到了朱厚照的棺椁前。

杨廷和轻叹了口气,接过了圣旨,低声道:“臣等遵旨。”

李初玄看着躺在棺椁中的朱厚照,脑海中闪烁着与他相识到相知的一幕幕……

严格意义上来说,朱厚照是李初玄在回到明朝认识的第一个朋友。

“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呢……”李初玄眼眶微红,沉声道,“你才三十一岁啊,这么年轻就走了,你甘心吗?!”

殿内安静不已,只有李初玄的声音在不停回荡。

杨廷和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劝慰道:“镇北侯,请节哀,陛下驾崩,我们都很悲伤。”

“但当务之急,是处理好陛下的后事,然后迎立新帝,不负陛下的嘱托,不是吗?”

李初玄木然点头,随后一摸腰间,将一枚绿色的玉佩轻轻地取下,放入朱厚照的棺椁中。

这是朱厚照当年赠予他的玉佩,如今故人已去,当物归原主。

宫里的司仪看到李初玄此举有些惊讶,皇帝身边下葬的陪葬品,那可是有着严格规定的。当即想要出言劝阻,可看着李初玄那阴沉的脸色又不敢多说什么……

朱厚照的葬礼在沉重的氛围中持续进行着。

灵堂内,白色的蜡烛摇曳着微弱的光芒,仿佛也在为这位年轻的皇帝默默哀悼。

宫女太监们依旧低垂着头,不时用衣袖擦拭着眼泪,他们小心翼翼地忙碌着,摆放着各种祭品和香烛。

棺椁周围摆满了鲜花,那明黄色的锦缎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庄重,大臣们跪在两侧,面容肃穆,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先皇的怀念。一些老臣的脸上布满了皱纹,泪水在沟壑中流淌,他们回忆着朱厚照在位时的那些或辉煌或荒唐的瞬间,心中感慨万千。

宫廷乐师们不断地奏响着哀婉的乐曲,那悲伤的旋律如泣如诉,在整个宫殿中回荡。

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诉说着朱厚照短暂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前来吊唁的宗室成员、各地藩王以及外国使节们,神色凝重地站在一旁,他们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对大明王朝的未来充满了疑虑。

李初玄站在棺椁前,眼神空洞,他的内心如同被暴风雨席卷过的海洋,波涛汹涌却又一片荒芜。他想起了与朱厚照初次相识的场景,那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皇帝,眼中闪烁着好奇和不羁。他们一起骑马驰骋在草原上,一起讨论着国家大事,一起开怀大笑……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只剩下这冰冷的棺椁和无尽的悲伤。

“陛下,你为何走得如此匆忙?”李初玄喃喃自语,“我们还有那么多的事情没有完成,你曾说要让大明江山更加昌盛,你曾说要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如今,你却抛下了这一切,留下我们独自面对这未知的未来。”

他的手轻轻抚摸着棺椁,仿佛能感受到朱厚照的温度,他想起了朱厚照送给他玉佩的那一刻,那眼中的信任和期待让他至今难以忘怀。

葬礼的仪式一项项进行着,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庄严和肃穆……

礼部官员们高声诵读着祭文,声音在宫殿中回荡,让人心中更加悲痛。

……

李初玄静静地听着,他的思绪却早已飘远。

他在想,新君朱厚熜会是一个怎样的皇帝?他能否承担起这大明江山的重任?他又能否像朱厚照一样信任自己,与自己一起为了国家和百姓而努力?

随着葬礼的进行,天空渐渐阴沉下来,仿佛整个天地都在为朱厚照的离去而悲伤。

细雨纷纷飘落,打在灵堂的白色幔帐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李初玄抬起头,看着那飘落的细雨,心中的悲伤更加难以抑制。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大明王朝将迎来新的篇章,而他自己也将肩负起更加沉重的责任。

在葬礼的最后,李初玄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朱厚照的棺椁被缓缓抬出灵堂。

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这一别,将是永远。他会永远记住朱厚照,那个曾经与他一起并肩作战的朋友,那个充满梦想和勇气的皇帝。

“陛下,一路走好。”李初玄在心中默默说道,“我一定会完成你的嘱托,辅佐新君,让大明江山永固。”他转过身,看着那些忙碌的大臣们,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信念。

在举行皇帝离世的仪式上,宫廷仪仗队身着庄重的服饰,手持各种法器和旗帜,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引领着送葬的队伍缓缓前行。

沿途百姓们纷纷跪地,哭声震天。

朱厚照的棺椁在宫廷仪仗队的引领下,缓缓向着明康陵进发。

李初玄神情麻木地跟在队伍中,眼神空洞,仿佛灵魂已被抽离。

送葬的队伍宛如一条长龙,在阴沉的天空下缓慢前行,细雨依旧纷纷洒落,打在人们的脸上、身上,却无法浇灭心中的悲痛。

李初玄看着周围的一切,心中满是感慨,他想起了朱厚照在位时的种种,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皇帝,如今却已长眠于地下……

终于,队伍抵达了明康陵。

陵寝周围庄严肃穆,白色的幔帐在风中飘动,仿佛在为朱厚照默哀,宫廷乐师们再次奏响了低沉哀婉的乐曲,那悲伤的旋律在空气中回荡,让人心碎。

棺椁被缓缓抬下,放置在早已准备好的墓穴之中。

礼部官员们开始进行最后的仪式,他们高声诵读着祭文,声音在陵寝中回荡……

内阁和六部官员经过讨论,最终确认朱厚照的庙号是‘武宗’。谥号为“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于明康陵。

李初玄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心中的悲痛如潮水般涌来。

随着仪式的进行,棺椁被慢慢放入墓穴,泥土一点一点地覆盖上去。李初玄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朱厚照的棺椁,仿佛要将这一刻永远刻在心中。

这一别,将是永远了。

……

当棺椁完全被泥土覆盖,一座新的陵墓出现在众人眼前。

李初玄静静地站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

周勤与姑苏沐也如一座雕塑般,直挺挺地站在李初玄身后。

二人身为皇帝的贴身侍卫,十数年来与皇帝朝夕相处,他们对朱厚照的感情并不比李初玄少。

尤其是朱厚照的落水事件,他们一直很自责。

如果当时自己谨慎一点,会不会结果就不一样?

此时此刻,他们看着朱厚照的陵寝,面容悲切……

这时,杨廷和走到李初玄身边,轻声说道:“镇北侯,陛下已经入土为安,我们也该回去了,新君即将登基,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

李初玄微微点头,却依旧没有挪动脚步。

过了许久,李初玄才缓缓转身,最后看了一眼朱厚照的陵墓,他在心中默默说道:“陛下,你放心去吧,我一定会辅佐新君,让大明江山永固……”

回到皇宫,李初玄依旧沉浸在悲痛之中,他整日沉默寡言,仿佛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日子在悲痛与沉默中缓缓流逝,朝堂中的气氛依旧沉重……

这一日,杨廷和来到了李初玄的住处。

他看着李初玄那憔悴的面容和黯淡的眼神,心中满是担忧,杨廷和轻咳一声,缓缓说道:“镇北侯,你这般模样,让老夫甚是忧心,陛下已然入土为安,新君即将登基,这大明的江山还需你我共同扶持。”

李初玄微微抬眼,声音沙哑地说道:“杨阁老,我心中悲痛难抑,实难振作。”

杨廷和走到李初玄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镇北侯,你乃陛下亲封的摄政大臣,身负重任,如今新君未立,局势未稳,你当速速振作起来。况且,陛下临终前对你寄予厚望,你岂能辜负陛下的嘱托?”

李初玄沉默不语,只是眼中闪过一丝挣扎。

杨廷和继续说道:“镇北侯,如今当务之急,是派人前往湖北迎接新君朱厚熜。老夫思来想去,此事非你莫属,你忠勇有谋,心怀社稷,由你带领张永等太监前往湖北,必能顺利迎回新君。”

李初玄皱起眉头,说道:“杨阁老,为何要我带领太监们前往?此事交由他人去做不行吗?”

杨廷和摇了摇头,说道:“镇北侯,你有所不知。新君年少,此次迎接之事至关重要。你在朝中威望颇高,又得陛下信任,由你前往,可彰显朝廷对新君的敬重。再者,张永等太监熟悉宫廷事务,有他们一同前往,可确保万无一失。”

李初玄轻叹一声,说道:“杨阁老所言有理,既如此,我便走一趟,亲自前往湖北迎接新君。”

杨廷和脸上露出欣慰之色,说道:“甚好,镇北侯,你当速速准备,早日出发。这大明的未来,就寄托在你与新君身上了。”

李初玄站起身来,眼中渐渐恢复了一丝往日的坚毅。

随后,李初玄开始着手准备前往湖北迎接新君的事宜,他召集了张永等太监,商议行程安排。

张永恭敬地对李初玄说道:“镇北侯,此次前往湖北迎接新君,路途遥远,还望侯爷多加小心。”

李初玄微微点头,说道:“张公公,此次行程,你等务必谨慎行事,不可有丝毫差错。”

张永连忙应道:“侯爷放心,咱家定会尽心尽力,确保迎驾之事顺利进行。”

李初玄又问道:“张公公,你对新君可有了解?”

张永思索片刻,说道:“侯爷,咱家对新君也只是略有耳闻,听闻新君年少聪慧,颇通诗书,只是不知其性格如何,是否好相处。”

李初玄皱起眉头,说道:“此次迎接新君,我们当小心谨慎,可若新君难以驾驭,又当如何?”

张永说道:“侯爷勿忧,新君既为陛下亲封,必是贤明之主,我等只需以忠诚之心辅佐,定能使新君成为一代明君。”

李初玄沉默片刻,说道:“希望如此吧,张公公,此次行程安排,你可有何建议?”

张永说道:“侯爷,咱家以为,我们当挑选精兵强将,护卫侯爷与新君安全。沿途驿站也需提前安排妥当,确保侯爷与新君的起居舒适。”

“咱家觉得,内卫就很合适。”

李初玄点头说道:“张公公所言甚是,此事就交由你去安排吧。若需要调动内卫,则直接用本侯的手令即可。”

张永领命而去。

几日之后,万事俱备。

~

在出发前,李初玄再次来到朱厚照的陵墓前。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那座新的陵墓,心中默默说道:“陛下,我即将前往湖北迎接新君,我定会竭尽全力,辅佐新君,让大明江山永固。你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我等。”

说完,李初玄毅然转身,带领着张永等太监,踏上了前往湖北的征程。

……

而在湖北兴献王府中,朱厚熜得知自己被封为新君,即将继承大统,心中激动不已。

他自幼聪慧,对国家大事也多有自己的见解,如今,命运将他推上了皇位,他既感到兴奋,又深知责任重大。

朱厚熜在府中来回踱步,脑海中思绪万千。

他想象着京城的繁华与威严,想象着自己登上皇位后的种种景象,他知道,自己即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但他也充满了信心。

“来人!”朱厚熜高声喊道。

一名侍从急忙跑进来,恭敬地问道:“王爷有何吩咐?”

朱厚熜说道:“速速准备,本王要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朝廷来使。”

侍从领命而去。朱厚熜又召来自己的谋士和亲信,与他们商议接下来的事宜。

“诸位,本王即将成为新君,这是上天的眷顾,也是我们的机遇。”朱厚熜目光坚定地说道,“我们当如何应对这一局面?”

谋士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要尽快熟悉朝廷事务,有的说要笼络人心,有的说要加强自身实力等等……

朱厚熜认真听取着他们的意见,心中渐渐有了计划。

随着日子的临近,朱厚熜的心情也越来越紧张。

他很清楚,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到未来的命运,他不断地告诫自己,要冷静、要睿智、要果敢……

终于,李初玄等人抵达了湖北兴献王府。

朱厚熜早已率领众人在府门外等候。

当他看到李初玄等人时,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

朱厚熜看到李初玄的那一刻,脸上的激动难以掩饰,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他快步上前,对着李初玄拱手道:“没想到竟是镇北侯亲自前来,本王深感荣幸。”

李初玄上前一步,淡淡的说道:“见过王爷,奉陛下遗诏,特来迎接王爷进京继承大统。”

“镇北侯,你不认识本王了吗?”

闻言,李初玄微微一愣,微微抬头,看着朱厚熜那熟悉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

他疑惑地问道:“王爷,我们是不是见过?”

朱厚熜哈哈一笑,说道:“镇北侯,当年在龙虎山一别,已有许久未见了,那时本王便觉得镇北侯乃非凡之人,今日再见,实乃缘分。”

李初玄闻言,眉头微挑。他仔细回忆着当年在龙虎山的情景,那个年轻聪慧的小王爷朱聪的身影渐渐与眼前的朱厚熜重合起来。

他感慨道:“原来如此,真是没想到,当年的小王爷竟然就是今日的新君,这可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朱厚熜微笑着说道:“是啊,那时本王便对镇北侯的才学和见识钦佩不已,如今本王即将继承大统,还望镇北侯能一如既往地辅佐本王,共同为大明的江山社稷努力。”

李初玄连忙行礼道:“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王爷,不负先帝与王爷的信任。”

朱厚熜点了点头,然后邀请李初玄等人进入王府。

在王府中,朱厚熜与李初玄回忆起当年在龙虎山的点点滴滴,气氛十分融洽……

见时机差不多了,张永缓缓起身,摊开手中明黄色的圣旨,轻咳了一声,恭敬道:“陛下遗诏!”

朱厚熜等人赶忙下跪听诏,李初玄起身,微微躬身。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永不留痕迹地往旁边挪了一小步,避开了朱厚熜的行礼,随后才说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眇躬,绍承大统,十有数年,夙夜忧勤,不敢怠荒。今朕大限将至,念及江山社稷,特留此旨,以诏后人。”

“封,宪宗皇帝之孙,朕之堂弟,兴献王朱厚熜为新君,继承大统!朕深知朱厚熜自幼聪慧,才思敏捷,对国之大事常有独到之见。朕望其登基之后,能以仁德为本,心系百姓,勤勉治国。当广纳贤才,任人唯贤,使有识之士皆能为朝廷效力。”

“新君当以史为鉴,汲取历代帝王之得失。不可骄奢淫逸,不可荒废朝政。当励精图治,振兴大明。保我大明江山稳固!钦哉!”

朱厚熜跪在地上,聆听着圣旨中的每一个字,心中的激动如汹涌的潮水般难以遏制。

当张永读完圣旨,那最后一个字的余音仿佛还在空气中回荡,朱厚熜的身体微微颤抖着。

他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一种混合着惊喜、敬畏与责任感的光芒。他的双唇微微颤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过了片刻,朱厚熜才声音有些沙哑地说道:“臣朱厚熜,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罢,他再次深深叩首,额头触地的那一刻,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

站起身来,朱厚熜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最后停留在李初玄和张永身上。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激动的心情。

李初玄上前一步,缓缓说道:“恭喜王爷,继承大统,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张永俯首而拜,“恭喜王爷,陛下万岁!”

“本王从未想过有一日能继承大统。这是上天的眷顾,也是先皇的信任。本王定当不负先皇所托,以仁德为本,勤勉治国,为大明江山社稷,为天下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厚熜的话语坚定而有力。

他再次看向李初玄,眼中满是期待,“镇北侯,本王深知前路艰难,但有你等忠臣辅佐,本王信心倍增。本王希望你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共同为大明的繁荣而努力。”

李初玄微微躬身,说道:“王爷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咱们大明未来的新君。”

朱厚熜点了点头,然后又对张永说道:“张公公,你乃先皇身边的重臣,本王希望你能继续为朝廷效力,协助本王治理国家。”

张永连忙跪下,恭敬地说道:“陛下放心,咱家定当尽心尽力,为陛下效劳。”

……

此时的朱厚熜,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他仿佛看到了大明江山在自己的治理下繁荣昌盛的景象……

在王府中,气氛变得更加庄重而热烈。

朱厚熜与众人商议着进京登基的事宜,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斟酌……

随着日子的临近,朱厚熜的心情也越来越紧张。

终于,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朱厚熜率领众人,跟随李初玄和张永等人,踏上了前往京城的征程。

朱厚熜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决心,他要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属于自己的时代,为大明江山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回京路上,李初玄不时看向朱厚熜,心中暗自打量着这位新君。

他发现朱厚熜虽然年少,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股坚定和睿智。他心中稍安,觉得或许这位新君真的能带领大明走向繁荣昌盛。

许是次数多了,朱厚熜察觉到了李初玄的目光,他主动走上前,对着他拱了拱手道:“镇北侯,本王深知自己肩负重任,但本王年少,经验不足,还望镇北侯日后多多指教。”

李初玄淡笑回应,“王爷过谦了,王爷聪慧过人,定能成为一代明君,臣等必将竭尽全力,辅佐王爷。”

朱厚熜微微点头,心中充满了期待。

看着前路,他明白自己的人生即将迎来重大的转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