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震惊!盘点历史短视频给各朝帝王 > 第445章 嬴政算盘打得噼啪响,感觉自己做的还不够……不同往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5章 嬴政算盘打得噼啪响,感觉自己做的还不够……不同往日

秦朝。

嬴政负手立于咸阳宫大殿,天幕之上,诸葛亮的一生如走马灯般放映到结束。

始皇帝紧盯着天幕,眼神锐利如鹰,脑海里掀起惊涛骇浪。

这人未出茅庐,竟能三分天下,心思之缜密,谋略之深远,倒当真是个人才。

这诸葛亮有这般看透乱世的眼力,着实难得。

可他为何偏偏选了刘备?

以诸葛亮之才,若能辅佐于朕,定能助朕开疆拓土,将这天下治理得更加昌盛。

他偏安蜀汉,以一隅之地对抗中原,岂不是自不量力?

统一六国,何等气魄,他却困于蜀汉的山川险阻,实在是格局太小。

再看这北伐,屡屡受挫却仍不放弃。行军打仗,讲究顺势而为,灵活应变。

他明知蜀汉国力不及曹魏,却一味强攻,不懂迂回,不懂等待时机,这不是有勇无谋是什么?

但他对蜀汉的忠诚,倒是令秦始皇心生敬意。

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世间能有几人?

哼!

只可惜,这忠诚用错了地方,若能为朕所用,必能成就一番千古伟业!

“……”

嗯,算盘打得噼啪响。

嬴政内心:(羡慕*酸溜溜*,不是他刘备凭什么啊,他们刘家凭什么啊,咋都是这种天才,凭什么凭什么啊!!!)

李斯等人看着一脸讳莫如陛下,纷纷默默后退。

怎么感觉陛下浑身冒酸水是咋回事?

“……”

……

长安的街头,像是被一场盛大的庆典点燃,百姓们三五成群,热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像是要冲破天际。

天幕刚刚落幕,可诸葛亮的身影却在每个人心中挥之不去。

“诸葛丞相呐,那是真有经天纬地之才!”

街角的老酒馆里,一位满脸沧桑的老者,手中的酒杯微微颤抖,浑浊的双眼满是追忆。

“想当年,隆中对三分天下,就像在眼前呐。”周围的人纷纷点头,神色中满是敬佩。

“可不是嘛,”一个年轻后生,涨红了脸,激动地比划着。

“白帝托孤后,一个人扛起蜀汉的天,多少次北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得多大的气魄!”

众人的情绪被点燃,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对诸葛亮的敬仰。

而另一边,太极宫的大殿内,气氛庄重而热烈。

李世民负手而立,望向天幕消失的方向,眼中满是赞叹。

“诸葛孔明,实乃千古罕见的奇才。”他缓缓转身,目光扫过群臣,“以一人之力,周旋于乱世,内修政理,外御强敌。”

“这份忠诚与智慧,古往今来有几人能及?”

众大臣:“……”

莫名有点酸溜溜~

他们难道对陛下不够忠诚与智慧嘛?!!

但无论如何,诸葛亮确实令人钦佩,长孙无忌抿唇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所言极是。”

“诸葛亮治蜀,律法严明却不失公允,百姓安居乐业,国力日渐昌盛。”

“他的谋略,让蜀汉在三国纷争中屹立不倒,实乃将相之典范。”

房玄龄微微颔首,接着说道:“丞相不仅善于治国,用人之道更是高明。”

“他独具慧眼,提拔姜维,为蜀汉培养栋梁,这般识人之明,令人钦佩。”

杜如晦也上前,神色恭敬:“亮一生,为兴复汉室,殚精竭虑,死而后已。”

“其精神激励着后世,亦为我大唐臣子的楷模,时刻提醒臣等,当尽忠职守,不负陛下,不负百姓。”

二凤微微点头,并没有察觉到有哪里不对劲,就是感觉爱卿们今日有些子形式化了。

夸夸队呢。

长孙无忌等人:(酸qAq)

与此同时,另一处。

暮春的长安,花团锦簇,暖风吹拂,带来阵阵馥郁花香。

在一处幽静的庭院中,翠竹摇曳,石桌上摆满了精致酒菜,李白与杜甫相对而坐,推杯换盏。

天幕上,诸葛亮波澜壮阔的一生刚落幕,那跌宕起伏的过往,让二人久久沉浸其中,难以回神。

李白率先打破沉默,他满脸通红,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大声说道:

“子美,这诸葛武侯,当真乃旷古烁今的奇人!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那番远见卓识,简直是神来之笔,照亮了乱世的黑暗!”

李白一边说着,一边挥舞着手臂,仿佛要重现当年诸葛亮的风采。

杜甫轻轻放下酒杯,神色凝重,眼中满是敬仰与感慨,“太白兄所言极是…”

武侯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白帝托孤后,独撑危局,明知北伐之路荆棘密布,却从未有过一丝退缩……

思及此,杜甫微微低下头,脸上闪过一丝落寞。

“唉,”杜甫长叹一声,“武侯心怀壮志,一心兴复汉室,却最终功亏一篑。”

“想想我自己在后世历史中,半生漂泊,虽也心怀苍生,渴望为百姓谋福祉。”

“可最后仍是壮志未酬,实在是惭愧!”

李白见状连忙走上前,一把搂住杜甫的肩膀,豪爽地大笑起来。

“子美,莫要如此悲观!你看如今这世道,早已不同往日。”

“往昔我们虽历经坎坷,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处施展,但这一世,我们已然改变。”

言罢,他拉着杜甫重新坐下,给自己和杜甫都斟满酒,接着说道:

“如今的大唐,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我们生于这太平盛世,正可大展宏图。”

“你的诗,饱含着对苍生的悲悯,对国家的热爱,定能流传千古,激励无数后人。”

“而我,也能尽情挥洒笔墨,歌颂这大好河山。”

杜甫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却又有些犹豫。

“太白兄,话虽如此,但我总觉得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

“子美,莫要妄自菲薄!人生在世,机遇有时,挫折亦有时。但只要我们心怀信念,坚守本心,又何惧前路漫漫?”

“你看那诸葛武侯,虽未完成大业,可他的精神却永垂不朽。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在这盛世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光芒!”

李白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拍了拍杜甫的后背。

见他如此,杜甫眼中的阴霾渐渐散去,心中不免一暖。

良久,他端起酒杯与李白重重一碰,“太白兄,说得好!就让我们在这一世,不负韶华,为这盛世添彩!”

庭院中,两人的笑声在微风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