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我在1980年搞开发 > 第64章 欢度儿童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厂长,我这、我年纪大了,怕拖你们后腿呀!”

“李师傅你这说的是哪里话,你的手艺全县人民都知道,顶呱呱没的说,赶紧回来上工吧,姑娘们有好些问题等着问你呐!”

这台阶也给了,漂亮话也说了,李小嘴再不松口就太不像话了,直接就应了下来,明天照常上班。

吕小兰当然也有自己的打算,李小嘴在家做衣服的事情,她也知道,服装厂定价一出,当场就给他吓懵了。

差点在台上下不来台,还好当时人群骚乱,大伙都顾不上他,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可这事过后,队里还是有不少人对李小嘴产生了意见,觉得他一个槐木塘的,净占跃进大队的便宜,对他在厂里上班也有着怨气。

但话说回来,这服装厂以后发展也离不开李小嘴,现在懂这方面的手艺人紧缺。

就算是有,那也多是留在城里吃公粮的,哪会愿意跑农村里来吃这等苦。

所以这李小嘴,吕小兰现在还离不开他,尤其是夏天到了,她还准备赶时髦,做个裙子出来试试水。

岑济跟仇玉和说了会话就走了,连发糕也没吃,吕小兰有些疑惑:“玉和,岑校长怎么摇头晃脑的?”

“我也不知道啊,他说着说着就就走,说什么缺德带冒烟的,还说以后除非有必要,不然从此不再出馊主意了!”

仇玉和也摸不着头脑,这些点子多好啊,有这些套路,服装厂的生意不怕做不成!

岑济回去也是有正经事要办,他突然想起来,其实现在的学生过儿童节,能穿一身新衣裳固然高兴,但要是有一口好吃的,那绝对比衣裳吸引力大!

要说这个年代的学生,那还算是比较苦逼的。

上学之前要先去打猪草、拾粪,往自留地里挑肥,干得满身臭汗,再跑回家扒两口饭,就得去上课了。

饭也就是昨夜剩下的汤饭,地里有什么菜就扯些放进去,过了正月,年糕是舍不得放的。

那得留着到下重体力活的时候,咬咬牙放上两条,不至于在田里饿昏了头。

家里条件好的,汤饭里米粒子放多些,撑到中午还能勉强走的动路。

家里条件差的,一碗汤饭里头清汤寡水,端起来能当镜子照,两泡尿一撒,肚子就要叫个不停。

难道说真吃不饱饭?

那也不至于,大人还是要下地干活的,不吃饱怎么成?

可吃什么能吃饱呢?答:

红薯。

无奈这时候的小屁孩再怎么懂事,也是有些挑食的,大人们知道轻重,不吃红薯扛不住饿,小孩子那是真吃怕了呀!

红薯吃多了,胃里冒酸水,坐在教室里,喉咙下面一阵阵烧心的热流往上直涌。

吃多了是真难受!

更别说早上吃了,中午还得吃,中午吃了,晚上还是继续吃。

一来这时候的红薯品种也不见得有多好,一口下去噎死一头牛不成问题。

二来这红薯吃多了还有个副作用,那就是放屁!

岑济刚开始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经常讲着讲着就被一阵阵屁声打断了思路。

开始的时候,岑济还以为是学生捣乱,后来才发现是他们红薯吃多了,不得不放屁。

不仅放屁多,拉的也多,具体道理岑济不明白,但这就是事实。

俗话说:一斤山芋三斤屎,回头一看还不止。

那有人就要问了:我在城里平时也偶尔吃点烤红薯,个个都香甜可口,哪有你说得这么夸张?

唉!那能一样吗?俗话又说了:红薯土豆本姓张,煮的没有烧的香!

至于它们到底姓不姓张,岑济不大清楚,不过这水煮的红薯,确实没有烤的、炒的香!

农村小孩天冷了也喜欢烤红薯吃,家里做饭也把红薯炒作一道菜,吃到嘴里满口生香。

自从学校开始管饭以后,课堂氛围改善不少,最主要的指标就是一堂课上屁放的少了!

刘拐子在岑济这个败家校长指示下,一个劲地搞好伙食,虽然红薯也是常客,但主食比例大大提高。

而这一后果便是,学校操场角落的厕所成了队里的香饽饽!

据大家村的王可金讲,芙蓉小学厕所产的粪肥,那质量绝对是顶呱呱!

最后把鲁求英都给惊动了,特意过来把芙蓉小学厕所列为大队集体所有,其他人不得擅自开捞!

这当然也有他的一套逻辑:这学生们吃的是集体的饭,拉的是集体的屎,最后还是要回到集体的田里。

再然后,那个步骤就不拿出来说了,免得倒了大家的胃口。

说一千,道一万,岑济这是回家准备摸点好货出来,给芙蓉小学的孩子们过个肥节!

“这牛肉罐头怎么就剩这点了?午餐肉也没几个了,不行把老鸭汤兑兑水,搞两锅出来让小兔崽子们闻闻味儿?”

岑济在家里一阵翻找,这才苦逼地发现,自己的存货已经所剩无几,快要到岌岌可危的程度了!

坐在床头思考了下,主要是上半年队里工程多,自己贡献了不少出去给社员们改善伙食。

剩下的一小箱子,都是为了婚礼准备的,到时候也是要给大伙吃的,学生们肯定能吃上两口。

酒倒是还剩不少,不过学生们也喝不了啊。

思来想去,岑济还是合上了箱子。

这儿童节要过,但不能铺张浪费的过,要过的朴素、过的健康、过的有意义!

岑济打算自掏腰包,明天一早去三里坊称个几十斤豆腐,再到公社买些猪肉,挑肥的,反正自己粮票、肉票还剩不少,花出去就当是为学生们做贡献了。

邱慧娟见岑济在家里来回直窜,书也看不进去了,便问起岑济来,得知他要给学生们过节后,笑出声来。

“你明天再去公社买几斤水果糖,包管学生们都开心,一人分到五六颗就够了!”

对!还得买糖!

“或者再买两副跳绳、橡皮筋,还有些小玩具,这都是小孩子们喜欢的。”

邱慧娟提了不少好建议,岑济都一一记下。

“对了,明天还得升旗,你早上去送名单的时候,顺便在中心校找周老师领一面旗子回来!”

名单?旗子?

岑济听的一脸懵,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一问才知道,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是少先队员入队的日子,芙蓉小学已经好几年没有报过名单了。

也就是这几年,芙蓉小学都没有新的少先队员,也是罗大右细心,自己找中心校要来了名册,按照程序搞了个名单出来。

自己这个校长干得可真混账,这么重要的事,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这罗大右虽说有些油滑,但他做事确实细致入微,这些日常事务都帮自己料理的妥妥帖帖。

不过这老小子最近看自己的眼神总有些奇怪,礼貌中还透着—一丝敬畏?

“我—们—是!预备唱!”

“我们是……的接班人!

……

爱祖国爱人民,

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

不怕困难!

不怕敌人!

顽强学习!

坚决斗争!

……

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前进!

时刻准备!

建立功勋!

要把敌人!

消灭干净!

为着理想勇敢前进,

为着理想勇敢前进前进

……”

好,很好,很有精神!

岑济看着面前十八个骄傲的少先队员,胸中也涌上一股热浪来,自己几十年前也是如此,系上了那鲜红的红领巾。

几十年过去,以前的歌词依旧那么鼓舞人心,不过原先那个稚嫩的孩童却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刮去了棱角。

“我现在是少先队员了,你以后要小心点,不然我就要消灭你!”

“小叔你不要消灭我,我是良民大大滴!”

岑济一巴掌扇到王可牛屁股上,这小子没事瞎说什么呢?

“让你当少先队员,不是让你欺负同学,你要好好地为学校、为班集体积极做贡献!”

王可牛摸摸屁股,脸上还有些委屈:“那我妈说了,先当队员,再当团员,之后当party员,然后就能当干部啦!当了干部就能快活,安排人干活!”

“还当干部,就你这觉悟还当干部!”岑济被他气得笑出了声,接着又给他屁股上来了一巴掌,不过这小子

“你要学着去保卫集体,要去消灭敌人,不是让你作威作福、欺负同学!”

这小比崽子,岑济也是一时疏忽,没仔细看名单,罗大右在定人选的时候,把班干部给全算上了。

在他看来,班干部那肯定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万万没想到王可牛这个劳动委员,纯粹是岑济为了让他安分下来设的岗位。

“那敌人是谁啊?”王可牛用手轻轻摸了摸红领巾,抬起眼睑偷偷看着岑济。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岑济一愣,你小子净给我出难题是不是?这个问题不光是现在,就连几十年后都搞不清楚,还问我?

王可牛见岑济不说话,心里又想表现,紧接着又问:“那敌人在哪呀?”

敌人在哪?

“敌在本能寺!”

最后岑济为了消磨王可牛这个小牛犊子的精力,给他安排到代销店去抓小偷。

下一次服装展销会举办在即,这人一多、问题就多,平日里那些阿猫阿狗的全跑出来了,光靠大队保卫科那么些人还真不好全盘掌握。

岑济便给王可牛下了任务,允许他组织少先队员去帮助吕厂长、桂枝婶子维持好秩序,不能让那些小偷扒手得逞。

“少先队员王可牛!”

“到!”

“组织和集体考验你的时候到了!”

一番忽悠后,王可牛把胸脯拍的震天响,面带一副一往无前的坚决气势,接下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校长、校长!”罗大右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能、能发糖了!”

“好、好!娘希匹的,这天气还真热得很!”岑济一抹脑门儿,甩下一溜汗珠子来。

糖是供销社卖的水果糖,县里自产的,原料就是色素加糖精,筷子粗细,三寸来长,五颜六色的看着颇为喜庆。

学生们一人分了六根,发到手后,一个个迫不及待地剥开塑料纸嗦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把舌头吃的花花绿绿的。

教室里闷热异常,岑济想着干脆放假算了,反正这学校自己说了算,也没人来查岗。

想到这里,岑济走到讲台上敲了敲桌面,教室里嗦糖的声音瞬间就停了下来,安静异常。

“同学们,今天是儿童节,是所有小朋友们的节日,我有个好消息要向大家宣布—”

还没等岑济开口宣布放假的好消息,外面传来一声声若有若无的吆喝,还夹杂着几声清脆的自行车铃铛声音。

“冰棍儿!冰棍儿!一毛钱两根!”

“冰水!冰水!三分钱一碗咧!”

王可牛一下子从座位上站起来,眼睛瞪得溜圆,岑济眼看不对,刚要伸手制止,可已经来不及了。

“我知道了,校长要请我们吃冰棍,校长把买冰棍儿的从县里喊来了!”

娘希匹的,我不是你校长,我同你无话可说!

王可牛此话一出,教室里掀起一阵喧闹,学生们纷纷起立,双手高举,叫着嚷着向岑济涌过来。

你们不要这样,我可不是太阳呀!

眼看事已至此,岑济也算是被架上了台面,自己要是不买,今天是下不来台了。

转身出门,叹了口气,走到路口大喊一声:“同志,买冰棍儿!”

卖冰棍儿的是个中年汉子,头顶戴着个草帽,身上晒的确黑,身材瘦长没有丁点肥肉。

见有人要买冰棍,顿时推着自行车就过来了,咧嘴一笑,露着一口大白牙,欣喜异常。

自行车是飞鸽的二八大杠,后座两边各挂了一个木箱,外面裹着厚厚的棉被。

车龙头上插了一块白色木牌,上面使红漆写了两个大字:

冰棍。

非常简单直观,下面还有一行小字:陵谷县肉联厂出品。

“同志,冰棍怎么卖的?”

“白糖冰棍一毛钱两根,绿豆冰棍八分钱一根!”

这价格不算便宜,不过岑济知道自己可是大客户,讲价那是必须的。

“便宜点吧,我买的多!”

“同志,我看你大小也是干部,不差这点钱嘛,我这大热天的挣点辛苦钱,不容易,大头都交给厂里了!”

“我真买的多,饶我几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