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靡的声音温柔而坚定:“没关系的,领导,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而且我这次研制的口服疫苗还没有面向大众出售过,只是有一个合格证,您还能相信我给战士们使用,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赵怀胜这个老狐狸,对于苏青靡话里的深意,自然是心知肚明。
他嘴角微微上扬,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然后,他不紧不慢地笑着开口说道:“好的,小苏,我明白了。
等这次任务圆满完成后,我不仅会给你申请丰厚的奖金,还会在报纸上发表一封表扬信。
而且,这封表扬信可是由陈司令亲自撰写,他可是个老学究,平时就喜欢舞文弄墨,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苏青靡听到这里,心中不禁一喜,连忙说道:“那就太感谢赵叔和陈司令了!”
她的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兴奋和期待。
挂断电话后,苏青靡的心情格外舒畅。
她不禁感叹,和聪明人打交道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完全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和说明,对方就能轻易地洞悉你的意图。
尤其是当她想到地震之后,那封表扬信一旦登上报纸,她们制药厂的疫苗肯定会引起广泛的关注。
毕竟,子弟兵们第一批服用的,无疑是最好的广告。
到那时,还有谁会对她们的疫苗质量产生丝毫的怀疑呢?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间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已至晚上十点多。
此时,第一批口服疫苗已经完成包装工作,静静地等待着被运送出去。
负责前来接收这批货物的人,正是前进公社武装部的副部长高远帆。
他与赵怀胜有着特殊的渊源,曾经是赵怀胜手下的一名士兵。
退伍后,高远帆回到了前进公社,担任武装部副部长一职。
对于这次老领导交给他的任务,高远帆格外重视。
为了确保这批货物能够安全、及时地送达目的地,他不仅从市里找来了许多得力的帮手,还亲自参与到运输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忙碌的工作中,时间过得飞快,苏青靡终于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
然而,她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选择留下来等待一个重要的电话——赵云磊的来电。
自从鹤南玄打电话告诉她地震报警仪检测出凤凰城在十二小时内将会发生地震的消息后,苏青靡的心就像被火烤着一样,焦急万分。
她知道这场地震可能会给当地居民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无数的生命可能会在瞬间消逝。
苏青靡没有丝毫犹豫,她立刻拨通了赵云磊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赵云磊沉稳的声音,苏青靡语速极快地说道:“赵哥,凤凰城可能在十二小时内发生地震,你赶紧带一批帆布帐篷和食物,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凤凰城,那里的人们需要我们的帮助!”
赵云磊显然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立刻答应下来,并表示会马上组织人员和物资出发。
苏青靡挂断电话后,心情依然无法平静
她虽然不是那种毫无原则的圣母,但当同胞们面临如此巨大的灾难时,她绝对无法冷眼旁观。
苏青靡研发出的地震报警器确实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它能够提前预警地震的发生,为人们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
然而,在这个时代,尽管科技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然有一小部分人的思想极为顽固。
这些人可能对地震报警器的准确性产生怀疑,他们可能认为这只是一种新的科技产品,尚未经过充分的验证。
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可能会拒绝疏散,坚持认为地震不会发生,或者对疏散行动感到恐慌和不安。
面对这样的情况,苏青靡感到十分无奈。
她知道,要改变这些人的观念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能一蹴而就。
但她也明白,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她不能因此而放弃努力。
此外,苏青靡对小说中所描述的那场地震记忆犹新。
那场地震发生在凌晨时分,那个时候,大多数人都还在熟睡中,毫无防备。
即使部队因为相信地震报警器的预警而提前疏散群众,恐怕也难免会有一些疏漏。
在这种情况下,苏青靡决定在不影响自身的前提下,竭尽全力去帮助那些可能被遗漏的人们。
她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尽可能地提醒人们注意地震的危险,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不仅如此,现在赵云磊正全力以赴地协助她拓展各个城市的黑市生意。
要知道,这种倒买倒卖的行为在当前这个时期显然是不符合规定的。
但是,在如此规模巨大的救灾行动中,如果赵云磊能够挺身而出,积极参与救援工作,这无疑会给他未来的生意拓展带来极大的好处。
毕竟,凤凰城旁边的城市在改革开放之后,可是成为了皮包和皮鞋的源头地!
苏青靡的野心可不小,她对任何能够赚钱的领域都充满了兴趣,无论是衣食住行,她都渴望能够稍微涉足一下。
而赵云磊则毫不犹豫地率领着他的团队,迅速奔赴灾区,全力以赴地参与救灾工作。
尽管他可能无法在众多人面前留下令人刻骨铭心的好印象,但他坚信,总会有那么一部分人会铭记他的善举。
当他在凤凰城隔壁城市开展生意时,这些曾经被他帮助过的人们,无疑会对他心生好感。
这种好感将会转化为实际的支持与帮助,为他的事业发展铺平道路。
毕竟,在人们的心中,那个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雪中送炭的人,总是难以被忘怀的。
此外,派遣赵云磊前往灾区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目的——拯救顾云舟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