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明,依然存在着大量名存实亡的卫所,依然存在兵为将有的家丁制,依然存在虚报与喝兵血的现象,依然存在不懂军事的文官在外行指挥内行打仗。
而且,自从朕成立幼军、禁军与都督府以来,大明这三年的主要战事基本都是都督府与禁军在进行作战,其它庞大的边军、地方营兵与卫所兵虽有继续发挥作用,但作用远远赶不上禁军。
不是朕有意抬高禁军来贬低兵部与五军都督府,而是实际的战果对比赤裸裸地摆在了众人面前。
有时候朕在想,若是没有禁军成功抵挡住了建奴的快速崛起,我们现在的辽东、现在的大明、现在的大宁、现在的宣大、现在的西南、现在的山东与现在的东南沿海会是什么样子!
若是没有禁军,此时山海关以外的所有辽东之土恐怕早已落入建奴魔抓,可随时入寇山海关国门。
若失去了整个辽东,建奴将有肥沃的辽东土地与三百多万汉人,能让他们的实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快速的暴涨,到时候,蓟州与宣大那羸弱的长城防线能否防住建奴的虎狼之师?
朕没有杞人忧天,也没有故意夸大建奴的战力,在这方面,熊爱卿了解得可比朕更透彻!”
面对皇帝投来的眼神,熊廷弼神情凝重的朝朱由校躬身回道:“臣在辽东多年,陛下的担忧臣深以为然,老奴在罪臣李成梁的有意纵容与扶持下,在短短的二十多年内,统一了女真各部,百战精兵接近十万。
不是臣有意抬高建奴,老奴组建的八旗兵战力臣之前从未见过,他们不仅有强于蒙古的骑射之术,更有不输于戚少保所练浙兵的步战之力,战术运用因有李成梁的多年指导,对大明战术是十分的了解,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更为关键的是,建奴八旗兵多出自长白山的穷山恶水,经常与虎狼争夺肉食,外加老奴严苛的训练与军律,作战决心、战场纪律与恶劣环境适应能力,皆远远高于我大明边军。”
“以大司马的见闻,原先的辽东边军需要多少人才能战胜一个建奴八旗兵?”李长庚忍不住出声问道。
虽然他之前也了解一点建奴八旗兵的彪悍,但今天从皇帝与熊廷弼的口中得知,他之前的确低估了建奴的战力。
熊廷弼转身朝李长庚行了一礼后答道:“回李阁老,若是在萨尔浒之战前,同等武器装备的情况下,三个边军老兵能勉强杀死一个建奴披甲兵,若是对战建奴红甲或白甲兵的话,人数恐怕得至少上升至五人。
萨尔浒之战后,对战的人数,恐怕要上升至五人与八人,一是萨尔浒一战,之前的近十万边军精锐损失殆尽,老兵一时难以补充,二是大明军队士气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这还只是单兵战力对比,若是建奴兵力达到一万,各自为战的大明边军该如何应对?
若建奴兵力达到十万,大明边军又该如何应对?
这次不仅是李长庚与徐光启震惊了,连骆尚志这个参加过援朝战争的老将与方从哲这个性格稳如老狗的人都是一脸的不可置信。
朱由校继续铺陈话题道:“熊爱卿不妨再放大了想,若建奴彻底占领了辽东,外加同察哈尔诸部尤其是内喀尔喀与科尔沁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大明的蓟州是否还能安生?若他们造船渡海,直隶和山东是否还能安身?”
熊廷弼虽然不知道皇帝为何要这样问,但也知道肯定会有其目的,于是便配合着皇帝的想法接话道:“回陛下,若建奴真能彻底占领辽东,在止步山海关的情况下,他们会向西兼并内喀尔喀与科尔沁诸部,之前老奴可是击败过这些蒙古部落,而且有过多次会盟与联姻。
至于察哈尔诸部名义上的首领虎墩兔,不说他个人能力,就说他直领的传统察哈尔八部,自从他登上首领大位后,能完全听从他指挥的部众恐怕已不足五个,而听从他指挥的五部散落在各地不说,就算将这些还听指挥的部族组合在了一起,也是一群组织混乱、心思各异的散兵游勇,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单兵战力上,远远都不是建奴的对手!
至于建奴造船登录山东与直隶,也不是没这个可能,毕竟辽东生活着大量的汉人,而且还有几个造船的官厂,完全有可能乘船绕过山海关登录山东和直隶,从京畿防守薄弱的南方与东方发动进攻。
所以,陛下的推测,臣以为完全有可能发生,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太短,老奴可是以对大明的七大恨起兵造反的!”
看着一阵后怕的几人,朱由校淡淡地开口说道:“诸位爱卿现在知道朕为何要不遗余力地攻打建奴了吧,现在的建奴可比两宋时期发家的金国强上不少,那时候的金国不管是兵员上还是政权建设上都不如现在的建奴。
至于北面的蒙古左右翼,早就是一盘散沙、不堪一击,咱大明今年没花费太多的精力就能攻下差不多所有的漠南蒙古,想必建奴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比大明多多少,可别忘了建奴与蒙古有着相似的语言和风俗习惯,攻打起来比我们更为便利。
若等建奴吸收了整个漠南蒙古的势力,到那时,大明的整个北方将彻底暴露在建奴的铁骑之下,入寇劫掠或许只是小事,吞并大明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到那时,重现蒙元入主中原的情况也不是不可能!”
众人一边听着皇帝的描述,一边联想着可能发生的事情,越想到后面,越感到后怕,蒙元入主中原的下场,他们可是从史籍中深刻感受过,他们可不想从人上人一下子变成四等奴隶。
一直未发言的方从哲敛了敛心神后,躬身朝朱由校深深行了一礼后说道:“老臣对于萨尔浒之战的惨败深感惭愧,同时为大明能有幸迎来陛下这位中兴之主而感到高兴,不知陛下想对大明的军政作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