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孩子,你父皇什么稀世珍宝没见过?重在心意,不必为此忧心,只要是你送的,不管是何物,他都会很喜欢。”
“那可不行,而且二辰已经想好送什么。”傅凌神秘一笑。
“哦?能给母后说说吗?母后一定会给你保密,绝不会提前透露。”卜含慈好奇的说道。
“不可以哦,这惊喜不仅仅是送给父皇,到时您就知道了。”傅凌直接拒绝。
“哟…神神秘秘的,倒是勾起了母后好奇心。”卜含慈摸摸傅凌的脑袋,眼中含笑。
“母后一定会很喜欢。”
突然叹了一口气道:“哎,也也不知发生了何事,你五姐姐在宫内突然失踪,跟你上次失踪情况极为相似,凌儿,你且跟母后说实话,你五姐姐是不是用同一种方式出了宫?”
“母后,我出宫这几日不是在亘王府就是在靖王府,从没去过其他地方,所以并不知道发生了何事,要不是宫内派人来跟我与八哥说起此事,我们还不知五姐失踪。”
卜含慈满脸忧色:“那孩子平时做事极有分寸,若是要去哪里,都会来母后这里报备。”
“那五姐宫里的宫人是怎么说的?”傅凌装出担心的样子。
案发当日,轩辕昭鸢所在的明昭宫,虽然宫门紧闭,宫女惨叫,以及鞭声还是传了出来,各个都吓的犹如鹌鹑。
如果按照惯例,除非将人打死,不然里面的声音不会停止,只是突然间,里面甩鞭的声音戛然而止,
虽心生疑惑,可到底她们没有那个胆子进去查探,她们只能默默等候差遣,若是宫女被打死,那她们还得进去将尸体运出去,还要制造成自杀假象。
从她们眼中能看出,这不是她们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明显熟悉流程。
只是这次直到贴身婢女回来,里面仍旧没有发出声音,等到贴身婢女将门推开,整个屋内哪里有公主的踪影?
不仅公主不在,连同惹怒公主的公主一起消失。
知道大事不妙,贴身婢女没有立刻禀告皇上,而是派人开始在宫里寻找。
只是宫内能找的地方都找过,没找的都是禁地,不是她们这种低贱的宫女能进入。
直到天色渐暗,轩辕昭鸢仍旧没有回来,她的贴身婢女这才见势不妙,将事情通报给了轩辕宏,这才知道我五公主失踪。
轩辕宏大怒,一开始以为她学着傅凌偷溜出宫,便派人去宫外寻人。
只是不管是亘王府还是靖王府,都没有找到五公主,宫门口也没有可疑人员出入。
皇帝大怒,派兵开始在宫内宫外地毯式搜索,至今还没找到人。
“宫人当时在外头伺候,等发现不对劲时已经晚了,寝室内哪里还有昭鸢的影子,母后已经亲自审问过昭鸢宫内的宫人,看她们茫然的样子,应该没有撒谎,她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这就奇怪了,不瞒母后,儿臣之所以能从宫里突然失踪,主要是儿臣会一种功法,母后请看…”
于是傅凌就在卜含慈眼前,施展起了凌波微步,原本坐在自己身边的人,突然消失,再次出现时,已经在桌前。
傅凌给卜含慈倒了杯茶,接着施展传送,再次回到卜含慈身边。
“母后请用茶!”傅凌笑着将茶递到卜含慈面前。
处于震惊中的卜含慈并未接过茶杯,而是看看她又看看茶杯,完全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嘴巴张开半天没有声音。
“母后?”傅凌再次喊道。
卜含慈这才回过神,她一把存过傅凌手中的茶杯,顺手将茶杯放在架于榻上的小桌上,紧紧攥着傅凌的手激动的询问。
“凌儿,你何时学会的功夫?为何母后从未听你说过?”
“母后,莫要激动,既然在您面前施展,便没打算再隐瞒。”
清了清嗓子继续道:“事情还要从两年前开始说起,当时八哥陪儿臣去庙里祈福,在回来的路上救了一位老人,可能是饿坏了,晕倒在路边,将他救醒后,方知老者的遭遇,他原本身上是有银钱的,只是生性善良,几天前遇到一对母子,母亲躺在草席上命悬一线,得知儿子要卖身给母亲治病,这男孩看着也才十二三岁的年纪,孝大于天,老人被儿子此举感动,便将银钱全数赠与了这对母子。”
原本以为卜含慈听后会感动,不曾想…:“这老者脑子可有问题?”
“…应该…也许没有吧?”
“那他为何如此痴傻?将自己全身的家当都赠与外人,却让自己落个差点饿死的下场?”
呃…她只是随便编个而已,实属没想到她这个母后脑回路如此的清奇。
没办法,总得自圆其说吧:“母后说的极是,儿臣当时当面斥责过他…”
“凌儿,你怎可如此?老者毕竟年事已高,你如此这般让他颜面何在?况且,他所做之事也算是善举,只是做善事也需要量力而行,如果为了救助别人,而让自己陷入困境,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凌儿,你莫要学这位老者行径,切记遇事三思而后行,莫要一时冲动。”
“…”傅凌心中万马奔腾…
脸上还要强颜欢笑:“母后教训的是,儿臣定会铭记于心。”
“接下来呢?”
傅凌暗暗叫苦,差点就被带偏,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瞎掰:“后来儿臣给了老者一些干粮和银钱,让他用作回家的盘缠,为了感谢儿臣赠银之恩,他便给了儿臣一本书,只是此书有些特殊,只有有缘人方能参透其中奥妙,儿臣原本并未放在心上,只当做故事书来看,不曾想被儿臣悟出了这一套绝世功法。”
卜含慈听的一愣一愣,眼睛满是星星:“不愧是我的凌儿,别人一辈子都参不透的奥妙,居然就被你轻易破解。”
???纳尼?按照刚才尿性,不应该是夺命连环问吗?咋的?又不按套路出牌了咋的?傅凌这会儿都不知道是该欢喜还是该郁闷。
“多谢母后夸赞,儿臣愧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