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写到女主想去物美洲。
这里就想插一个科普。
我们先从蒸汽机是不是明朝发明的说起。
目前,搜索蒸汽机相关词条的时候,有几个明确的记录。
1690年,法国人巴本(denis papin)发明了第一台活塞式蒸汽机。
1698年,英国军事工程师塞维利(tho-mas Savery)在前人基础上发明了无活塞式蒸汽抽水机,利用蒸汽压力差抽取矿井水。
1705年,英国纽可门( thomas Newe-en)发明了空气蒸汽机。
1765年,英国瓦特研制出分离冷凝器,制成了一台单动式蒸汽机。
1769年,蒸汽汽车诞生。
上面的时间线,目前非常清晰,有很完整的过程,而且发展非常的迅速,短短八十年,发明应用一条龙完成。
这里我们加入一个跟西方这一系列操作距离不远的事情。
发生在清朝康熙十一年,也就是1672年,
那一年。
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为康熙造了一台“蒸汽汽车”。
光从时间线上来说,这台“蒸汽汽车”比西方第一台蒸汽机被发明出来早18年,比第一台蒸汽汽车诞生早将近百年。
当时的这辆南怀仁牌蒸汽汽车,并没有运输上的实用价值,只是南怀仁送给康熙的一件机械玩具。
汽车长二尺,四个轮子,车子中部有火炉跟汽锅。铜制的汽锅类似现代的水壶,下平上圆,顶上有一喷汽的壶嘴。
整个汽车的原理是利用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喷射作用,推动叶轮并以此带动轴的转动,最终通过齿轮传递动力驱动小车向前行走。
实物现存故宫博物馆,这是大家现在还可以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南怀仁,一个传教士,来到中国的时间是1658年,一待就是30年,最后死在中国。
词条对这位南怀仁的评价极高,说他将西方的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地理学、机械学及火炮方面的知识带到中国,对清初历法改革、天文仪器制造及铸炮御敌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客观上推进了中国科学的近代化。
瓜看着这位大哥的时间线,就更觉得离谱了。
1658年到1672年,十几年的时间,他就凭空造出了蒸汽汽车?
他凭什么理论基础造的蒸汽汽车?
所谓的西方蒸汽机都还没发明的情况下,他就直接一步到位能做出蒸汽汽车?
而且,离谱的是,这样的东西,即便只是雏形,按当时的技术,做出可以实际投入使用的蒸汽汽车很难么?
可整个清朝,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完全没有任何后续的记载。
而西方的工业复兴却在南怀仁死后蓬勃发展。
蒸汽机催生了工业革命,生产方式的骤然革新令不同区域之间经济的差距迅速扩大,为英国成为海上霸主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甚至到了百年后,清朝要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