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选中的地方主要有五个,淮安,徐州,济宁,临清,德州。

各地常盈仓的数量不少于三十个,不高于四十个。

浙西、苏州、常州、松江的漕粮入淮安仓。

镇江、庐州、凤阳、淮阳的漕粮入徐州仓。

徐州、兖州的漕粮入济宁仓。

令内河船于会通河,以三千艘支淮安,转至济宁;以二千艘支济宁,转至通州。

开天津、通州等卫,派官军于通州转至北京。

浙江、直隶、湖广、江西等地,除本地存留及供京师的饷粮外,拨二百五十万石,令民船运赴北京通州河西务,大概军、民各运一半。一年共四次,可运五百万余石粮。

这事,朱高炽跟张欣提起的时候,是在他们出发皇庄的前一天晚上。

他跟内阁已经想好整个框架,只等着过完节往里面填充细则,然后颁布下去。

他顺嘴跟张欣一提。

张欣把头都摇成了拨浪鼓。

但因着今天要来皇庄,朱高炽就把这事搁下了。

现在既然张欣就是个闲不住的,朱高炽很想听听张欣摇头的理由。

“内阁的人,因着军权在咱爹手中,他们下意识把军队在这个支运法里会遇到的问题避而不谈。殿下想过一次完整的从南向北的运输要多少人么?”

张欣本来睡一觉把这事给忘了,这会朱高炽一提立刻就想起来了。

支运法在上辈子存在时间,也就到宣德六年。

弊病实在太大。

支运法每次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一次完整的运输从南到北总共要调动十二万官军。

一年四次!!!

这跟大迁徙有什么区别?

为了装载这些人员和庞大的物资,各省的军队都要在一次支运开始之前把空船沿着河道在各地集合,这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各省的百姓为了免税参与运粮,一年到头都在漕运的路程上耽误了。

家里人少的那种,少一个可能下一季的种庄稼都能耽误了。

“这么夸张么?”

朱高炽一脸菜色。

他想不信,可,认真一想,真就是张欣说的这样。

“不止呢,还有轮候过闸的那些个猫腻,不如把我大哥叫过来吧,我觉得我大哥可能更懂一些。”

张欣诚恳建议。

张昶当初去山东购买粮食的时候,把这些事都摸透了。

而她,根据的是上辈子的支运法被废止了以后的总结出来的经验说的,没法具体说。

“千尔,派人去请张千户!”

朱高炽不浪费时间,直接就安排了下去。

“那,安置吧。”

张欣有她大哥来帮她解决这事,也就不再多说。

两口子洗漱完睡下。

第二天,张昶一大早就快马过来了。

跟他们一家五口,连着韩王朱松一起吃了早餐以后,就被朱高炽请到了书房解惑。

“殿下有所不知。国内的运河,为了保证水位,是有闸口的。上游闸需要涵蓄水位,等水位充足才可开闸放船。闸口的运转非常重要,每一次的开关都需要朝廷下令才可以。至于开闸以后,谁先过,谁后过,分三六九等的。”

张昶确实很熟悉这个。

山东境内,近些年,不是水灾就是旱灾。

水位一直不稳定。

闸口有时候开,有时关,并没有定数。

于是向通州运送粮食的漕船不能随时通过,经常需要排队等候。

有时候能有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船挤在河道上等待。

有的往南,有的往北,一个不小心,就是一次事故。

械斗什么的,时有发生。

国内的运河,说起来是物资通衢,但说句不好听的,更是彰显特权的要道。

漂在河上船也有尊卑等级,谁先过闸,谁后过闸,谁需要打点才能过闸,也是约定俗成。

只是明面上,大家并不会说穿而已。。。

首先排第一位的就是为皇帝服务、运送各地上贡物品的贡船最优先通关。这里面当然也包括一些皇帝派出去的太监,官员等假公济私、狐假虎威。

其次是官船,再次是漕运,最后才是普通商船。

就按着这个次序依次等候,漕运是第三位,只比普通商船好一点。

当然,这种船队的滞留,有时候对地方来说,也不是没好处。

有钱的就会下船花钱。

有货的等不及了,就会就地买卖。

张秋河两岸就商业非常发达。

所以才有南有苏杭,北有临张的说法。

“临清就打算建仓来着。”

朱高炽有点黑脸。

如果长期有船滞留在河里,十几万军士也滞留河里,这河能造成啥样!

“临清是个好地方,比张秋河那边还好。就是太多船了。”

张昶当初收粮,是把整个山东跑了一遍的,说起来哪一个地方都很了解。

临清有一项朝廷专营的产业——贡砖厂。

砖头这个东西,全国各地都需要,也基本是靠运河运输,临清本身就很多运砖船进出。

“所以,殿下还是等元宵节过后,再跟内阁好好议一议吧。”

张欣就此总结。

要说起临清,她也熟。

宣德朝时改支运法为兑运法,瞻基石有跟她细细的说了原因。

举的是临清仓的例子。

永乐年间,支运法刚刚颁发的时候,临清仓收的是徐州、兖州的两季粮食共六十万石。

到宣德四年,临清仓已经增至一百五十万石,主要收储来自应天、镇江、常州、太平、淮安、扬州、凤阳等地民运粮。

后面宣德六年,临清加盖广积仓,扩大至容纳粮食三百万石。

每年上万艘的漕船到临清交粮。

同时又有上万只的漕船经过临清把粮食输运到京、通两仓。

漕军、船夫、纤夫聚集临清,再加上看管仓库的官吏军士,来往运输的大量劳力,临清的压力很大。

总而言之,支运法,就是让十几万人常年在外面飘着,就为了运那点粮食。

实不可取。

后面的瞻基就改了兑运法。

这个更合理一些。

兑运法就是老百姓在收割之后只需要把粮食送到当地最近的卫所。

之后从南到北运输的全过程都由军伍全程负责。

老百姓不需要浪费时间在漕运上。更不会耽误播种和收割的农时。

军士就不需要再长途跋涉开着空船到漕运的转运点集合,只要在卫所收取了上缴的粮食就可以直接出发去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