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 第263章 他不抬举,怎么可能势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3章 他不抬举,怎么可能势大

“那你倒是说说,能长什么见识?”

朱棣打破砂锅问到底。

他也被他爹派去凤阳过,说得认识民间疾苦。

可认识归认识,不妨碍他还是不可能感同身受。

“锄草的见识!!!”

朱瞻基回话很响亮。

他在农庄落实了他锄草的愿望——真的,只有干过才懂。

正好是春天草长莺飞的时候。

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这几个时辰他都试过了。

晚上锄草,看不清会伤了苗苗的且不说,半夜露水一打,第二天草又活了。早上也一样,挂着露水不好死。

最佳时间就是大中午太阳高挂的那两个时辰。

但不是说除了最佳时间就不干活了。

大把的活要赶在春耕之前完成。

庄里的人还说,锄地不仅仅是锄草,旱天锄地能防旱,雨后锄地能防涝,没有草锄地,能让土地松散透气,没有肥可用的时候,锄地等于施肥。

“学会了锄草。那施肥呢,排水呢,插秧呢?”

朱棣看朱瞻基一嘚瑟就想打击一下。

“就这一样就有这么多讲究,其他的更不用说啦,有机会,我自然是要学一学的,不过,知道这一样,就明白了,当真辛苦得很。”

朱瞻基一点也不怵。

“好吧,常有理,不过,你爷爷我,没时间陪你去!”

不想跟孙子掰扯下去,朱棣直接摊牌。

“爷爷,为什么不找几个人帮你看。天天看这么多奏折,眼睛都花了。”

朱瞻基建议。

“找啊,我找你奶奶帮忙看。”

朱棣指了指一边已经开始翻看奏折的徐氏。

“这不算。咱不能重新设宰相么?”

朱瞻基最近上课也有跟着学史,唐朝宋朝,好像皇帝都当得蛮舒服的。

老师们说,以前有宰相。

就算没宰相也有类似宰相的官。

这个职位就是帮助皇帝处理繁杂的国事的。

权柄很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到了最后把持朝政架空皇权的不在少数,所以先帝废了这个职位。

但朱瞻基隐约觉得,这不是宰相的问题。

就是皇帝没管好或者懒得管,才会让宰相夺了权柄。

“这说起来就深了,明儿上课就聊这个,今天你且玩去吧。”

徐氏草草的翻了一遍,就知道又是要干到三更半夜的节奏,直接挥退朱瞻基。

早点干活,早点完事。

“找几个人帮爷爷跟奶奶读读奏折也好啊。要不我给读行不?”

朱瞻基想帮忙。

“也行,不过,今天就算了,你不能一天到晚在屋里待着。等我跟你爷爷商量一下,把你的时间重新排好再来?”

徐氏略一想,还真行。

她现在隐隐的眼睛有点花了。

幺娘说,她生育频繁,总归是有点遗留的症候。

“好,那我自己去找小姑婆玩儿了!我们可以出去玩么?”

“带足护卫,不得落单。”

“是,奶奶。”

等朱瞻基走了,两口子安安静静的埋头干活,半个时辰后,碧玺就提醒徐氏起身走动一二。

朱棣自然也随着徐氏起身,舒展筋骨。

“宰相不能设,可我们可以找一些个小胖啊?”

朱棣被徐氏拉着做了一圈八段锦,回到位置上坐下的时候,若有所思。

“一些小家伙?现教?”

徐氏懂了,不过觉得可行性不高。教会了黄花菜也凉了。

“挑本来就认几个字的那些嘛,安南那批人,现在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呢。不如从他们这里选?”

朱棣颇有一种被孙子点醒了的感觉。

他跟徐氏前脚带着大军从交趾离开,后脚张玉的儿子张辅就出了一昏招。

他本意是想要张辅张罗一批交趾的能工巧匠和青年才俊送过来京城。

京城人太少。

国内各地都派了迁居的人头数。

如今安南也是国土,迁一部分人过来京城也是正理。

出发点也是笼络安抚安南人加招揽人才加开拓皇家财收。

像宁王之前带回来的玻璃匠人,现在给皇家带来的收益,都是百万千万级别的。

可张辅领会错了意思,按着以往打仗时的经验,送了不少阉割的男童跟少年回来。

因为张辅他爹张玉曾屡次舍身救主,张辅自己也是打仗英勇的那种,

朱棣觉得该怪自己也没说清楚,这事自然就没怪到张辅头上。

现在的这些个男童跟少年,不太好办,有一千多个。

宫里肯定是用不了那么些人。

可还得养着,为了不寒交趾这地的民心,还不能对他们太差。

今天朱瞻基这么一说,朱棣倒是觉得,终于能把这些人派上用处了,正正好的。

这会虽然说这天下还是朱家的。

但大家心知肚明,这个位置就是他朱棣从这些想把持朝政的文臣手里抢回来的。

对立的两方,谁也信不过谁,谁也离不开谁。

可朱棣确实没有多少可用的心腹。

国子校拿下了,可以培养出可用武将。

国子监没有,他冷眼看着,这些人心里的算盘打的啪啪啪响。

还是得养点自己的人。

这批交趾的阉人质量不差,在朝野没有半点根基,更不会党同伐异。

“爹那会就不许宦官识字,连这也改了?”

徐氏一时有点接受不了。

“怕他们乱政而已。可,无根无基的,从何乱起,用好了,其实也是臣子。再者只是让他们识字,能把这送上来的奏折分个类。”

朱棣越想越觉得这个可行。

一千多个人里,总能有十几个能用的。这基本就够了。

“会不会跟女官那边打擂台?”

徐氏想得更远一些。

女人,大部分天性不爱争权夺利。

宫里的女官现在都是老老实实的,新进宫的女官跟宫女都是到了岁数就出宫,大家就更不争了。

可阉人不行,一辈子不出去,关系经营起来,成了宫中老人以后,到时候怕是要一家独大。

“是颗好苗子,那就出来做武装太监呗。还在后宫争什么!正好拉出来跟文官打擂台,省得我自己亲自跟文臣撒泼较劲。”

朱棣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男人,始终建功立业是第一位,有机会在外面叱咤风云,谁耐烦在宫里折腾。

其他的,他不抬举,怎么可能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