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师父说过,是孙策留下来辅助孙权的肱骨重臣。他不要脸的话,降了还能当大官。孙权不行,所以孙权要把张昭的人拉到他那一边。”
听到这里,朱瞻基插了一句。
他好像懂了。
师父说,曹操南下后,张昭一直主降,孙权却是主战。
爹也说过,那些个奸臣当完了明朝的官,也能去当随便什么朝的官,但他们这些老朱家的人不行,即便一时半会让无关紧要的朱家子弟活着,迟早也会弄死。像爷爷这么能打有威望的,更是从一开始就没活路,只能是一整个王府死光光。
这就对上了!
娘亲说,京师那些奸臣挟天子以令诸侯。爷爷就是为了这个打回京师去了。
张昭就有点像祖父杀掉的那些辅助堂伯的奸臣。
孙权肯定也是被不止一个张昭围住,所以不能明着说,只能暗戳戳的招揽。
“对。张昭作为一代名臣可以降曹,孙权作为一方霸主却是不可以向曹操低头的。于是孙权只能想尽办法拉人。劝学篇说的就是他拉人的过程。孙权对吕蒙突如其来的关心,看似合理,其实就是暗藏玄机,他用一个最小的问题来试探吕蒙,试探吕蒙是否愿意归顺于他,而吕蒙成功的通过了孙权的试探。”
徐氏高兴得胡噜了朱瞻基的脑袋一把。
这大孙子,真的是,太聪明了。
“所以吕蒙就是个一直很聪明的人。我没有想错。”
朱瞻基点着大脑袋,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
“嗯,能在《资治通鉴》上有名有姓的人,都是聪明人。”
徐氏颔首。
“嗯,明天我也能跟师父交功课了,奶奶也是聪明人!”
朱瞻基解决的了心中的难题,伸出手抱着徐氏就给了一个香香。
“那可多谢我家小胖的夸奖了,睡吧。爷爷应该明儿个就到了。”
徐氏看朱瞻基的眼皮子开始往下耷拉,说完就轻拍小家伙。
不一会小家伙睡熟了,她才起身离开,转身进了书房。
“把灯芯挑高一些。”
“是,王妃。”
徐氏在书架上找出已经看过无数次,已经起了毛边的一本《资治通鉴》,翻开快速的看了起来。
时不时的就取了书签夹在书中。
整个翻完,书桌上十个书签用完,才满意的回屋安置。
~~~~
第二天。
来给徐氏请安的张欣被徐氏留下了。
“有件事情,跟欣儿商量一下。”
徐氏开门见山,表情严肃。
“啊,有什么事,娘吩咐就成,哪里还要商量呀。”
张欣有点糊涂。
自从她嫁入王府,徐氏还没有一次像今天的表情这么严肃。
“这不是吩咐就成的事。”
徐氏表情更严肃一些。
“那娘你说?”
张欣不由的坐直了。
“你爹现在成皇上,咱们已经不是燕王府了,很多事情,欣儿你该有个章程了。”
徐氏也不想吓到张欣,虽然表情庄重,可语气很温和。
“娘,您这个章程的意思是?”
张欣一愣。
“你啊,就是心太善了,灾民想尽了方法救,救完了还琢磨怎么安置,老的小的,就没有你不爱惜的,倒是先想一下自己啊!”
徐氏对张欣的感觉有点复杂。
照理说,儿子应该更亲一些。可张欣嫁进来以后,对她这个婆婆那是真的没话说。
事事都想到了。
特别是她的身体。
她这些年跟着朱棣,说是过的挺好,那也是熬过来的。生了那么些孩子,还要管着这么大一摊子事。
身子舒不舒服,只有本人有感觉,她一贯是能忍则忍。
张欣找了幺娘来,这两年的针灸下来,整个人都轻松了。
燕王府的事,张欣也早早的接手了。
王府里这些个伺候的人,张欣就没有哪一个叫不上名来。
这都还是小事,王府外面才是大事。
先皇宫中那么些庶母,二十几个王爷,二十几位公主,生辰要送礼,年节要送礼。
藩王里谁家嫁娶了,谁家生娃了,谁家有人没了,还有册世子,册郡王,册郡主也要走礼。
徐氏的娘家,韦氏的娘家,两个已经嫁出去的女儿婆家,这些也是在节礼上要常来常往。
还有已经没了的人的忌辰,各家有什么忌讳。
送礼这个事,这库里的东西本来也就是礼来礼往,一个不小心把人家送过来的东西送回去了,也不是不可能。
可张欣就没。
还回回挑的都是人家可心又可用的。
徐氏是很佩服的,她以前觉得自己管家还行,但原来是没遇到真会管家的。
她不耐烦这么细致,走礼回回老三样,布料,茶叶,酒。
区别只是多少而已,还好也没什么讲究人,大家糊弄着就过了这么些年。
特别是藩王之间,因着不许私下见面,管着王府后院的王妃们没有机会聚在一起。
这次宁王妃来了以后,聊天说起来,才知道张欣贺宁王妃幼子的周岁礼物,居然是十二套百家布衣。
正经百家要来的布做的,因为宁王妃的幼子是早产。
宁王妃还笑着说,自打张欣一接手,就知道这四嫂的儿媳妇能接婆婆的担子了,四嫂实在好命。
徐氏深以为然。
燕王府有送出去的礼,那就有收回来的礼。
收回来的东西往年在库里放烂了放坏了也是常有的,徐氏大开大合得多,定期整理一下也就罢了。
张欣接手了以后,这账面跟库房都清晰多了。
可张欣也没邀过功,从来都是踏踏实实的做好她份内的事。
这人心就是这样一点点的偏的。
偏了以后,看张欣就有点恨铁不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