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司马昭将一切秘密娓娓道来“始皇帝在找到龙珠后,便倾尽举国之力修建升仙台。”

“可升仙台修筑工程规模浩大,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堪称天文数字,甚至导致国库亏空,国家财政陷入严重赤字。”

“但为了满足工程的需求,始皇帝在所不惜,他必须完成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功绩。”

“无数壮丁被征调服役,百姓们失去生产劳动力,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可谓是民不聊生。”

“繁重的劳役与严苛的赋税如同两座大山,压得百姓们喘不过气来。”

“许多百姓最终不堪重负,累死、饿死在修筑升仙台的漫长过程之下。”

“如此惨状,自然引发了众多仁人义士的强烈愤慨与不满,外加前朝余党,早已对其虎视眈眈。”

“他们开始积极动员百姓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

“然而,就在此时,始皇帝已然完成了升仙台的筑造大业。”

“当他满怀期待地吃下龙珠时,竟奇迹般地成功羽化升仙,超脱尘世。”

“失去了始皇帝的强势统治,外加奸臣赵高和李斯擅自篡改圣旨,立二皇子胡亥为太子,并伪造一封圣旨给扶苏,列举其罪过,令其自裁。”

“可继位的秦二世昏庸无能,根本无法驾驭和管理,如此庞大的大秦帝国。”

“朝堂之上,奸佞当道,政治腐败,民间则是百姓怨声载道,起义烽火遍地燃烧。”

“在内外交困之下,曾经辉煌一时的秦国,便如同一座失去根基的大厦,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灭亡。”

“这原本只是一段流传于民间的传说,因年代久远,早已无从考证其真实性。”

“直到五百年前,黑龙帝身骑黑龙,威风凛凛地回归圣墙,东方人才惊觉,原来那些古老的传说竟然是真实发生过的。”

“我的老师纵观圣墙全局,经过无数次的推算与探究,才最终发现,原来这世界竟是由五条龙夺珠的奇妙格局,所聚集而成。”

“龙脉自西向东蜿蜒延伸,龙穴坐落于西方而龙珠则位于东方,‘东方明珠’这一称谓便由此而来。”

“那黑龙帝的最终目的是?”乔南微微皱眉,经过司马昭这一番详细的讲述,他总算是听懂了一些其中的关键与奥秘。

黑龙帝的意图,此刻在众人心中已然逐渐清晰明了。

甚至早在赛西玛的只言片语中也能推测到,黑龙帝回归圣墙的真实目的。

“没错,就是为了葬龙穴,成就无上神位。”司马昭目光深邃,语气肯定地回答道。

“原来如此…”乔南缓缓点头,虽然这个故事充满了玄幻色彩,与他以往所认知的现实世界相去甚远。

但不得不说,其内在的逻辑却相当完整,环环相扣,让人难以辩驳。

“那为什么黑龙帝不从东方降临,而是来到这里?”

“即使黑龙帝自视龙骑士身份,拥有非凡的实力与勇气,但也不可能以一己之力,与整个西方世界为敌,这似乎不符合常理。”乔南心中的疑惑并未就此消散,反而愈发强烈。

这时,上官婉轻轻清了清嗓子,开口解释道“那是因为他没办法和东方世界取得联系。”

“东方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与神之领域失联了,其中的缘由就是,升仙台被人一掌击碎。”

“失联?一掌击碎?”乔南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心中猛地一震,似乎抓住了某些游离于常规历史之外的,关键线索与神秘关键词。

这些信息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虽然微弱却极具吸引力,令他无法平静。

“这是为什么?是谁击碎了升仙台?”乔南的声音微微颤抖,眼神中透露出急切与渴望。

此刻的他已然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如果说这里是异世界的某种翻版。

那么在真实世界的神话体系中,究竟是何方神圣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能够将升仙台一掌击碎?

是什么样的惊天变故,导致了神与仙的消逝?那曾经肆虐的灭世危机,是否又与这一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面对乔南连珠炮般的一问三连,三人同时缓缓摇头,表示自己对此也是一无所知。

这确实是一个困扰世人已久的世界之谜,犹如一团浓重的迷雾,笼罩在历史的长河之上,让人难以驱散迷雾窥探其中的真相。

就连司马昭那学识渊博、智谋过人的老师太史傅,穷尽一生的智慧与精力,也始终无法推测出其中缘由。

因为这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比他更为强大的天师,为这个秘密精心布设了一个天局。

其布局之精妙、手段之高超,已然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畴,就连被世人称之为天官的太史傅,都没办法理解其中的奥秘。

没错,所谓的国师其实也能称之为天官,又或者是丞相。

自古以来,如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李淳风等这些名垂青史的传奇人物,皆可称之为天官。

他们皓首穷经,穷极一生,日夜苦修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追寻“道”的真谛。

正如天命乌鸦所言“知识是要付费的。”

这简单的话语蕴含着深刻哲理,可以说是千变万化,包罗万象。

可万变不离其宗,一切的秘密不过都是可以回归到原点,也就是“一”。

所谓“万法归一,抱圆守一,执中贯一。”

一切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一”当中,可古往今来,真正能明白其中奥义的,可谓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对此司马昭自然深有感触。

在其常年的学业生涯中,他已渐渐明白“书山懒为先,学海有涯道化舟。”的道理。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司马昭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汗水,乃至牺牲,才交足了这沉重的“学费”。

从而收获了今日的成就和荣耀,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浪潮中崭露头角。

司马昭的师父太史傅,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他“这个付费并非仅仅局限于财货的付出,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的实践和感悟。”

“只有将知识与行动紧密结合,做到知行合一,才是探寻真理、悟道成佛的唯一途径。”

这些话语司马昭从未忘记,每每遇到困难与困顿就会拿出来勉励自己。

这是他生命中的一盏明灯,始终照亮司马昭前行的道路,让他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始终坚守着内心的信念和追求。

正如中国近代着名学者王国维先生,所提出的读书三重境界的第三重境。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是啊!有些东西我们苦思冥想都找不到最终答案。

或许正是我们苦苦追求的执着,妨碍着我们寻找到真正想要的。

可谁又曾想过,答案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一直没有开启发现真理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