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 第353章 事与愿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你话多,闭嘴。”

吴石教训着谭全,边陪着笑脸。

“天师不要怪罪,他是无心,无心。”

杨行秋随口问道。

“不知你有些什么本领,好差你到别处去?”

“巨岩顽石,经手不知几何?制得怒目金刚,低眉菩萨,更不可计之!”

哦,雕刻工啊!

凭本事吃饭的手艺人,多有些脾气。

何况还是信佛的。

信仰不同,自然没那么容易服从。

杨行秋又看了一眼,尔朱堀卢他们。

让不同民族互相理解,是个缓慢的过程,没闹出人命来,算是不错了。

“那遣你去矿场做工如何?”

“如此便好。”

谭全扭头就走,连个谢字也没说。

“还有谁要去,可以一起。”

杨行秋松了口,吴石也要陪他去。

“小人愿往!”

杨行秋又扫视了一圈。

“还有人吗?”

再没人吭声。

采矿是个累人的活计。

跟着天师,该不会有多辛苦。

“去吧。我们走。”

打发走了吴石,杨行秋带队到了工地。

“这纯是胡闹,砸了重来!”

没等下到矿坑底,杨行秋就听见牛钧的喊声。

“叔父!”

杨行秋行了礼,打断了这父子俩的争吵。

“先生,家父只说,铸件有裂。俺可没看见。”

牛锐劝不过父亲,找杨行秋来评理。

“隙于其内,眼岂能见。”

牛钧懒得跟儿子解释,拿手拍了拍底座。

阿史那普图,一看到泥范,就凑了过来。

捡起块石头,在黑色的铸件上敲击。

本就将信将疑的牛锐,上去就是一脚。

“滚开。”

“好了,好了。这次怪我。”

杨行秋赶紧拉住牛锐。

光顾着施工,他的确是忘了一件事。

浇筑时的气温。

大型铸造件的冷却速度需要得到精确控制。

如果冷却过快,可能导致铸件内部产生裂纹。

之前是在室内,是牛钧特意控制了温度。

才把锅炉铸造完成。

等到浇筑干馏炉的时候,过于追求速度了。

这下就麻烦了。

迅速冷却时,金属各部分冷却速度不同,导致内部和外部的收缩不一致,从而产生应力。金属内部会产生较大的内应力。

如果这种应力超过了金属材料的强度极限,就会导致产生裂纹。

隐患已经出现了,只能想办法去弥补。

拉住牛锐,杨行秋吩咐起尔朱堀卢,托他转告。

“你跟他说,只要他能处理这个问题,可以给他丰厚的报酬。”

尔朱堀卢趴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

牛钧是不同意,让阿史那普图上手。

“他,不成,不成!”

杨行秋又去拦住他。

“叔父安心,由他去看,不成再议!”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阿史那普图,重新开始在底座上敲击。

按牛钧说得,砸了重来,是不现实的。

气温这么低,浇筑时冷却快。

熔化就相当慢,

要加热大型金属铸件,不知要耗费多少燃料。

更不用想抡锤子砸碎,回炉重造。

虽说是有裂隙,却是肉眼无法观察。

想敲碎,耗费的人力更是无法估计。

杨行秋只能期待眼前这个敲敲打打的突厥人,能想出办法来。

毕竟,突厥部族一开始就是给鲜卑人当炼铁奴。

这明范叠铸法,大概也是他们的发明。

“先行准备矿粉,石灰,稍后再制泥范。”

无论结果如何,工程不能停。

“事需缓图,欲速不达也!”

听着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杨行秋自嘲一句,又去准备矿石了。

他这边出了意外,贾元的采购也是不那么顺利。

“米为何迟迟不到?”

已经下了购买文书,等了一上午,没一袋米送到码头上。

“贾兄勿虑,安坐,安坐。”

孔方手里拿着茶壶,却斜着眼盯着贾元。

“纵有千般利,岂能尽得意。得意不放手,千般化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