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蛮蛮上辈子,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华国只能叫惨胜,这辈子有了小金,他们是“大获全胜”!
12月,在京市早就开始飘雪烧炕了,可在港市温度还是十分适宜。
有时候白天太阳大一点,甚至还只穿得住短袖。
反正出来就是为了体验新事物涨见识的,许蛮蛮家里口子还带着几位长辈去看了演唱会。
原以为在军旅待了这么多年的许雷会不适应,没想到他是接受最快的。
许雷对着侄女讶异的目光不以为意,“你大伯我当初要不是参军,高低得是个艺术家,只可惜我那些年收集的唱片,一个都没留下来。”
他年轻的时候可是紧跟时尚的人,就算上了年纪,也不会变成老古板,可不要小看他。
不过想想当初被他亲手毁了的唱片机,都是心痛的感觉啊。
作为贴心的侄女,怎么能让大伯带着心痛和遗憾呢。
还没到第二天,就有人送来了一个复古唱片机和一整箱的唱片。
除了这些,还有现在市面上流行的cd机,和不同歌星出的专辑cd,连国外歌星的也不少。
除了红馆和体育场,他们最喜欢去的另一个地方就是电影院了。
国内管制的问题,很多电视电影都没有在内地上映,所以他们能接触到的都是被筛选过的一小部分。
而且他们的生活圈子,也接触不到灰色途径留进来的那些。
这次来到港市,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让许蛮蛮觉得惊讶的是,大伯母和陈美玉最喜欢的竟然是恐怖片,就是那个打僵尸的恐怖片。
男人们则是对动作片和警匪片更感兴趣。
为了大力支持大家的爱好,许蛮蛮还让金子初在大屋临时改造了一个家庭影院,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因为有了娱乐消遣,一个个的都变得像网瘾少年少女一样不爱出门了。
他们中间也去跑马地体验了几次,不过对于这种类似赌博的活动,许家三兄弟玩了两把就没什么兴趣了。
他们在港市一直待到过完元旦,这才启程回去。
回到寒风刺骨的海市,陈美玉裹着女儿今年给新做的毛皮大衣,“还是港市过冬天舒服,在那边待久了回来还真不适应。”
许蛮蛮叉了一块苹果放嘴里,“让你们就在那边过年你们又不听。”
“元旦就算了,过年怎么能在外头呢?谁过年不回家?团圆饭团圆饭,人都不齐怎么团圆?”
许蛮蛮也就逗她一下,她也知道在外面过年不大现实。
就是她自己,无论在哪里浪,到了年跟前,不照样得漂洋过海的回家嘛。
她转移话题,“建国和大表哥他们是过完小年再出发?”
“昨天打电话是这么说的,火车票不好买,最后还是买的飞机票,贵是贵了点,不过速度快,路上不吃苦。”陈美玉现在手上有钱,说话底气也很足。
“大哥二哥他们呢?”
“你大哥二哥新年哪离得开?到时候你嫂子她们带孩子回来。”
“那祖宅是住不开了吧?到时候我回小洋楼那边去?”
祖宅虽然是个不小的院子,可房间并不是很多,住了三房的长辈,也就再多两个房间而已,有一间现在是她跟金子初在住,腾出来给长房自家人住正好。
陈美玉闻言也不反对,要不是丈夫想要兄弟几个住在一起,她也想着搬回去最好。
除了收拾屋子,许蛮蛮和金子初还忙着囤年货。
她妈和大伯母年纪都大了,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所以这活就被许蛮蛮和二房的两个媳妇担下来了。
买年货的时候,许蛮蛮再一次回到市场开放之后的热潮。
商品种类丰富了不少,可人是真的多。
那些她妈开出来的清单,往这前面挤得连缝都没有的人堆,许蛮蛮皱皱眉,“不行咱们让人直接送回家吧?”
她有点后悔自己今天的心血来潮了,明明家里保安团队可以干到的事,她非得拉着金子初出来。
她挤到了难受,要是挤到了金子初她也会心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