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几位证人在侍卫的帮助下,全都被带了下去送往了太医院。

而李亦安也被好几个侍卫五花大绑了起来。

怀王妃凌氏想要上前阻拦,最后却被宫里的嬷嬷给按了下来。

“陛下,你当真要如此的不顾亲情嘛?”怀王看向承天帝眼神里带上了一丝温情。

这样的眼神,怀王以前时不时的就用上一用

每一次用,都能唤起承天帝的一些幼时的温馨场景,从而换得一些特别的优待。

可是,这一次,承天帝看到了他的表情却没有任何的表情变化。

反而是露出了一丝的嫌恶。

而范康见到如此的情景则是心中大喜。

他们的登闻鼓没有白敲!

陛下真的把怀王世子李亦安给抓起来了!

他弟弟不会白死了!他终于能替自己的弟弟讨得一个公道了!

“怀王世子李亦安草菅人命,证据确凿。现收押大理寺,待整理完案情之后,依例判罚。”

这是承天帝对于李亦安的判罚。

除了怀王和单太后,在场的其他官员无人有异议。

“皇帝,不可啊!”单太后听到此判决,比怀王更加着急开口。

“就算是怀王世子有错,可是死的全都是贱民。可以判怀王府赔些银钱。没有死的直接把银钱赔给他本人,已经死了的赔给家人。这样不就行了。总不能这些贱民的性命比皇家的血脉更加珍贵吧?!更何况,世子还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到时候找些品行忠直的老师好好教导他就是了。没有必要罚的如此之重吧。”

李亦安的事情,有人证,还有从密室里搜罗出来的物证。

就连那些帮着他办事的下人也都全部抓住了。

这些事情根本就抵赖不了。

况且,就算是今日事成了,可是李亦安如果要背上这样的一个名声,传出去也是不好。

这种不好的名声,传出去很容易,可是想要洗刷掉就十分的困难了。

“母后,你口中的贱民,也是我大辰国的子民。你的意思是要让朕这个大辰国的皇帝弃自己的子民于不顾?!”

“哀家不是那个意思!”单太后急忙否认。

“那母后是什么意思?母后莫不是忘记了,今日这些人是敲登闻鼓进来的。若是他们所告所求之事按照母后说的方法来办,那么传出去朕成了什么了?难不成母后要朕因为这样一个逆子逆臣而背负昏君的骂名嘛?”

“皇帝!你言重了!”

现在还没有到撕破脸的时候,有些话,单太后还是不能直接说的。

“既然母后没有让朕背负骂名的意思,那就免开尊口吧!此事不用再议。”承天帝难得当众如此硬气的跟单太后说话。

他们之间的较量,基本上都是在台面下。

表面上的和谐大家都默契的维持着。

“怀王,你儿子的事情已然明了,如今该轮到你了!”

这一瞬间,怀王突然有一种喘不上气的感觉。

就在此刻,夜空中炸响了一朵又一朵的烟花。

一瞬间,光彩夺目霎是好看。

众人全都惊讶于这样的转场。

刚才还气氛严肃剑拔弩张的,这烟花一升空,气氛陡然改变了。

“哈哈哈哈哈……”压抑了一晚上的怀王见到烟花升空的一瞬间,被压抑的气场立马就变了。一时竟然放声大笑起来。

他的笑声让一部分人的神经瞬间放松了下来。

麻蛋!

提心吊胆了一晚上,总算是可以把心放下了。

“四哥!你今日真的要因为这几个贱民而处置我嘛?”有了底气,怀王说话的声音都比之前大了不少。

而且把之前的尊称也给改了。

“不然呢?”

这漫天的烟花,承天帝自然也是看见了的。可是,他却没有任何异样的反应。

仿佛这些烟花就单纯是因为今日的千秋宴而燃放的迎宾礼花一样。

“四哥,你今日要是执意对我们父子出手的话,那就别怪我这个当弟弟的对您不尊重了!”

“哦?若是我不改初衷你当如何?!”承天帝站了起来,缓缓的向着怀王走近。

“那今日您就不能怪我这个做弟弟的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了!”

说着,怀王从自己的衣袖中抽出一支信号箭,当着众人面就放了出去。

在不知情的人看来,这支信号箭的光芒比之之前的烟花要弱小的太多了,可是只有怀王自己知道,这支信号箭一旦在烟花之后发射出去,那就意味着自己的援兵马上就要到了。

这时候怀王妃身边的一个宫女突然对着李亦安身边的侍卫出手。

电光火石之间,那些原本钳制着李亦安的侍卫全都软下了身子。

那名宫女取代了那些侍卫的位置,一把把李亦安给拽了过来。

又用了一把匕首把捆在李亦安身上的绳子给割断开来,让他瞬间恢复了自由之身。

“父王!”重新得到了自由的李亦安直接几个箭步冲到了怀王的身边,声音里都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兴奋。

“好孩子。你受苦了。”怀王见儿子回到了自己的身边,心里已然全然安定了。

如今这个场面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怀王这是有备而来啊!而且,现在貌似还占据了主动权。

原本都坐着的大人夫人小姐们全都乱了起来。

男女不同席,男人那边大家下意识的起身去寻找自己的朋友和同路人,而女眷这边就要乱的多了,基本上都是座次相邻的人互相抱团搀扶在一起。

然后抱团的人们都十分默契的朝着承天帝的方向后退。

很快,整个大殿上就泾渭分明了起来,承天帝站在了最前面,宋卿辞和单黎一左一右的站在他的身边,而他的身后则是大部分的女眷还有一些朝堂上的大人们。而这些人里,卢忻站在了最前面。

与之相对的,有一部分官员退到了怀王父子的身后。

只有单太后和她手下的人还纹丝未动,依旧坐在属于她自己的位置上,颇有一种坐山观虎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