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春,你傻站着干啥呢?这块地里的野菜大,赶紧挖,一会儿来人就抢不着了。”

“哎,知道了!”小丫头头皮都挠出血了,也没算明白刚刚那城里丫头是书记家啥亲戚,听到邻居大娘催促,赶紧低头弯腰挖野菜。

哎!难怪自己脑袋不好使呢,地主家小崽子说的真有道理,不上学,脑袋就不开窍,就是个睁眼瞎的大傻子!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这块地背风朝阳,野菜长得大,她还是赶紧挖吧!

家里粮食不够吃,挖野菜可是正事,村里开会说是要挑水抗旱了,大人干力气活,眼目前啥也没有填饱肚子要紧。

那女孩长得真好看,下次再见她肯定能认出来。

“妈,书记家有城里的亲戚吗?今天在山脚下遇到个事……”

晚上回家,大春就迫不及待地跟妈妈说起了白天遇到的那个漂亮小姑娘。

大春妈听后也纳闷了:“没听说呀!这些年没见他家来城里亲戚。不过也说不准,谁家有趁钱亲戚也不会满村里宣讲。

万一村里人有困难求上门,那不是没事儿找事吗?这年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书记家人精着呢,扮猪吃老虎,个个可会装呆儿。

村里该他管的事他都不上心,能拖就拖,能不办就不给办,指望从他家人嘴里掏句实在话,且等着吧!

你也是,京城小孩不比村里孩子,他们心眼儿多着呢,人家根本不怵村里人,就你傻大胆,还想着欺生。

今儿幸亏你遇见的不是男孩子,听说京城里的男孩子嘴皮子可贫了,不说打你几下子,就损你几句你都不知道咋回嘴。

你个小丫头片子,?吃亏沾不了光。以后记住了,再见到陌生人,尤其是城里的,远远避开就是了。

退一步讲,地里的野菜又不是咱家种的,上春到处都是挖野菜的城里人,谁挖不是挖?我看你就是吃太饱,在村里野惯了,净没事找事,自己找麻烦!”

大春讷讷不敢言,心想:我不是看那丫头就一个人,也没个大人跟着,想吓唬吓唬她,占点小便宜多往家弄点野菜吗?谁知道那丫头看着长的白嫩嫩又软乎乎的,一张嘴,竟然是个呛死人不偿命的小辣椒呀!早知道我才不上赶着招惹她呢。

这次她可长见识了,以后再也不欺负眼生的外来户了。

大春又长了次宝贵的人生经验,再说韩昭昭,她倒腾着小短腿走在回家的路上,根本不知道大春被她妈教训了。

背着半背篓野菜,她边走边欣赏着远处大田里,社员们急火火在挑水抢种。

一直不下雨,社员们等不及了,农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清明已过,正是该点花生栽地瓜的好时节。

常言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地瓜苗床育的苗子已经一尺多高了,地垅天刚回暖就已起好,再不下种就要耽误农时,到秋天就会减产。

老话说:春天晚种一天,秋天迟收三五天!

农时到了,社员们可不敢干等老天爷下雨再下种,只好全员出动凭人力打水播种。

大田里东一群西一伙,远远望去,黑压压如同蚂蚁似的在田里移动,社员们都在忙春种。

年老力衰的,在田里排成行,扬起镢头刨坑,年长些的妇女和半大孩子端着瓢往坑里浇水,老太太们也上阵了,衣襟里兜着种子,往坑里下种。年轻壮劳力们脚下生风,一担担挑水走得飞快。

哎!全是纯人工!韩昭昭又看到了最原始的种植场景!

没有纵横遍地的沟渠漫灌,更没有机动车拉水,连畜力车都没有!全凭社员们一副铁肩挑担!

幸好附近有口机井,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抽水浇地,只在旁边砌了一口不大的小水池,水池里抽满水,周围地里的社员们踩着泥泞,排着队在小池里挑水浇地。

有的地里种花生,有的地里种地瓜,还有的地里正在种春玉米……

这年代的农民真是乐观,干这么重的农活,还没忘耍嘴皮子!

男人们互相吹牛唠嗑,妇女们互相开玩笑。暴土扬尘的大田里,没有一个垂头丧气,只有一阵阵高声大笑不时随风传出老远。

韩昭昭不懂,这时代的人是天性乐观,还是后世人们嘴巴里的穷乐呵?

“奶,地里不是修了水沟,又有一口机井,大队长为啥不让抽水浇地?昨天晚上散工,我妈肩膀头子都磨紫了。

再这样干下去,她肩膀得烂!”

路基下边,一位小脚老太太正带着两个四五岁的小丫头低头弯腰寻找野菜。

“傻孩子,大队长也没办法呀,他们家的壮劳力不一样在挑水?

今年天格外旱,机井里水位下去老多,禁不住抽。再说,抽水机一开,这头抽上来的是水,机器喝进去的可是油呀!

那油可不是水,那都是钱呀!咱村哪有那么多钱买柴油?

听算卦的王瞎子说,今年是九龙治水,八牛耕田,一马驮谷,怕是要大旱呀!”

“奶,您说错了吧,龙不是管下雨的吗?九条龙下雨,应该会涝,咋会大旱呢?”

“哎,你小孩家懂个啥!龙多作乱,不是好事。一龙治水年才是好年景呢,嗐,你还小,跟你说不明白。

站住别动,你脚底下踩到婆婆丁了,还不小呢,赶紧挖了。”

小丫头不吱声了,蹲下专心挖野菜,此刻,我也恍然大悟!

早听说龙多治水必大旱,原来三年大旱竟然早有预兆!

哎!说来说去,就一个字,穷!

这是五九年,不是一九年!

贫穷,吃不饱的年代,这才是常态!

搁后世,三年大旱有什么?遍地机井沟渠,漫灌、滴灌和微灌,想咋浇灌咋浇灌,人工降雨更是小菜一碟,种地不怕干旱只怕大涝。

多想无益,有多余精力,她还不如多在空间种些地瓜土豆,关键时候,还能拿出来多救几条命呢!不愿再想,韩昭昭脚下生风一溜小跑,快速往家赶。

一阵旋风起,尘土裹挟着枯草树叶扑面而来。韩昭昭赶紧跑到路边一块大石后,低头闭眼等风头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