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前往洛水祭祀上天,发誓曹魏绝无食人之意,这是曹丕挽回天下人心的唯一办法。

不管此法有没有用,曹丕都一定要试一试,因为他别无选择。

临行前,曹丕召集一众心腹,商议朝中之事。

曹丕看了看司马懿,对他说道:

“仲达,这次去洛水祭祀,你随朕一同前往吧。”

司马懿早已密谋举事,如何能跟曹丕前往洛水?

如果自己离开了长安,那城中大局由谁来主持?

有勇无谋的汲布吗?

除了自己,司马懿可放心不下任何人。

他恭敬地对曹丕施礼道:

“陛下,臣当然想随您前往洛水,与陛下一同祭祀上天。

这是臣莫大的荣幸。

可是…蜀汉大兵压境,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攻上来。

只有郝昭守着右扶风,还不够稳妥。

臣应当留在长安,随时准备出兵支援郝昭。

如此,方能保我大魏固若金汤。”

曹丕想了想,觉得司马懿所言也有道理。

蜀汉大将军关羽的十万大军,给曹丕的压力很大。

不把司马懿放在长安,他还真不放心关羽。

可把司马懿留在长…曹丕多少也有些不放心司马懿。

曹丕一直知晓,司马懿是个有野心的人。

否则他也不会蛰伏多年,助自己争夺嗣位。

曹丕想带着司马懿一起去洛水,也是怕啊搞事情。

可现在司马懿说他要防备关羽,那曹丕就没法带司马懿走了。

与自己的些许疑心相比,显然防备蜀汉的进攻更加重要。

曹丕眉头皱起,想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过了片刻,曹丕沉声说道:

“也好。

既然爱卿愿意留守长安,朕自无不允之理。

那朕就带着叔达,随朕一同前往洛水吧。

叔达麾下剩余的五万大军,就交由大将军统领。

若是蜀军攻打右扶风,仲达便可与大将军商议,率领一部分将士前去支援。”

曹丕轻飘飘一句话,就夺了司马孚的军权。

长安军权都在夏侯惇手中,司马懿纵然有些小心思,也是无用。

而且将司马孚带在身边,也算多了一名人质。

不是曹丕有多怀疑司马懿,而是帝王心术就当如此。

对曹丕夺去司马孚军权之事,司马懿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

他顺从地施礼应道:

“臣遵旨。”

曹丕微微颔首,对司马懿的态度很满意。

看来司马懿还是很忠诚于自己的。

之前心中对他有些许怀疑,是自己多心了。

曹丕拍了拍司马懿的肩膀,说道:

“仲达,朕离开长安后,长安城就拜托你了。

帮朕守好大魏!”

司马懿一脸真诚道:

“陛下放心,臣定竭力而为!”

大魏天子曹丕在李典、许仪、典满等大将的护卫下,前往洛水河畔,祭祀上天。

按照司马懿所说,就是要在洛水河畔对天起誓,昭告天下,大魏是清白的。

大魏天子,绝不允许吃人肉这种恶行存在。

曹丕走后,孙礼、郭淮、王双等司马懿的心腹大将,齐聚司马懿府上。

众人与司马懿一同在暗室之中,商议应对之策。

郭淮脸上显出愁容,对司马懿道:

“主公,现在夏侯惇把叔达将军的兵权都收走了。

叔达将军,也被陛下带着一同前往洛水。

我们该如何是好?

还要起事吗?”

司马懿之前还与郭淮、孙礼等人商议。

让他们去寻司马孚,引军占据长安城。

这本是十拿九稳之事,没想到竟被天子一言而破。

“起事,自然是要起事。”

司马懿一脸坚定,沉声道:

“曹魏不得人心,天下尽是伐魏之声。

天子又前往洛水,无法在朝中主持大局。

这样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以后都不会再有了!”

司马懿这压缩,孙礼还是有些担忧道:

“可现在兵权在夏侯惇手中,主公若是此时起事,岂不是以卵击石?”

司马懿摇了摇头,说道:

“起事成功与否,不在兵力,而在人心。

更何况,除了叔达手中的大军之外,吾还有一支力量。

这支力量,足够支持我们掌控长安了。

尔等只需听命行事便可。”

汲布开口道:

“主公,要不要把郝昭调回来。

有他的五万大军配合,夺下长安轻而易举。”

司马懿笑道:

“若如此,便正中那孔明下怀。

吾好不容取了大魏,又岂能为孔明做嫁衣?

尔等切勿多虑,吾自有应对之策。”

汲布、郭淮、孙礼、王双等人,对司马懿同时拜道:

“吾等谨遵主公之命!”

曹丕离开后,夏侯惇在长安城中真正做到了大权独揽。

夏侯惇的长子夏侯充,次子夏侯楙,族侄夏侯衡、夏侯霸都前来恭贺。

眼上缠着黑布的夏侯惇对众人道:

“吾只是为陛下暂管长安,尔等没什么可得意的。

陛下不在长安的时候,尔等也要各司其职,不可懈怠,知道吗?”

夏侯楙对夏侯惇笑道:

“父亲,孩儿岂是那嚣张跋扈之人?

就算父亲不说,我们也会这样做的。”

“吾等高兴,不是因为父亲得到更多的权势,而是因为陛下对父亲的信任。

想当年先帝在世的时候,父亲就是先帝最为信任的心腹大将。”

“如今陛下依旧如此信任父亲,有如先帝一般。

这对我夏侯氏来说,是何等的殊荣啊!”

夏侯惇倒是没有这些子侄辈这般得意。

他面容冷峻,开口道:

“正因陛下信任,我更要为陛下守好长安。

陛下虽然将兵权交给了我,可却命司马懿为辅国之臣,与我同守长安。

在长安城内,司马懿的地位,与吾等同而论。”

“司马懿这个人,我总是有些不放心。

所有我约此人来府中赴宴,与他一叙。

如果司马懿有何不轨之心,便当场将其诛杀!”

夏侯惇的侄子夏侯霸笑道:

“伯父,司马懿一介文人,只会施些阴谋诡计。

他有什么胆量,敢对我大魏图谋不轨?

若是看出他有歹心,侄儿直接在宴会上斩了他!”

夏侯惇摇头道:

“在没探出司马懿的底细之前,尔等切勿轻举妄动。

一会儿到了宴会上,看我眼色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