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家境相对优渥,又受兄长的庇佑,李新艳的眼界自然比一般农村姑娘要高些。
她不愿像其他姐妹一样,随便找个人嫁了,凑合着过完一生。
她心中怀揣着对未来另一半的憧憬,期望能遇到一个与自己灵魂相契、能携手走过风雨的人。
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一次机缘巧合,李新艳来到了建业村。
初来乍到,她便注意到了赵书卓。赵书卓与她年龄相仿,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之时。
他身为生产队的队长,每天忙里忙外,带领着村民们春种秋收,为村子的发展劳心劳力。
无论是调配人力物力,还是解决田间地头的突发问题,他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在村民中的威望颇高,可以说是年轻有为。
而且,最让李新艳心动的是,赵书卓也没有对象。
从那之后,每次村里有集体活动,或是大家聚在供销社闲聊,李新艳的目光总会不自觉地追寻赵书卓的身影。
她看着他谈笑风生,看着他为村民们排忧解难,心中的情愫如春日里的野草,悄然疯长。
然而,碍于女孩子的颜面,她始终没有表现出来。
在那个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年代,女孩子主动表达爱意是件极为难为情的事。
更何况她还是个外村来的姑娘,初来乍到便表露心迹,难免会遭人非议。
于是,她只能将这份炽热的感情小心翼翼地埋藏在心底,平日里在赵书卓面前,尽量表现得若无其事。
她会在人群中默默倾听赵书卓说话,偶尔附和几句,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每一个字都在心头反复回味。
她也会在劳动时,悄悄关注赵书卓的动向,若他需要帮忙,便佯装不经意地走上前去。
递上一把锄头或是一块毛巾,做完这些,又匆匆离去,生怕别人看出她的心思。
可如今,一切都变了。赵书卓找到了对象,而且还是个市里的姑娘,职业还是令人尊敬的护士。
在李新艳看来,这姑娘样样都比自己强。市里的繁华与乡村的质朴形成鲜明对比。
护士的工作既体面又能救死扶伤,而自己不过是个普通的农村姑娘,除了会些农活,似乎再无其他突出之处。
想到这里,她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一阵酸涩涌上心头。
当听到赵书卓亲口说出未婚妻的情况时,李新艳强忍着内心的失落,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心中那段尚未萌芽便已夭折的暗恋,只能永远地埋藏起来了。
她在心底默默叹了口气,告诫自己要接受现实,未来的路还长,或许还有属于自己的缘分在等着她。
只是此刻,看着赵书卓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她的眼眶还是忍不住微微泛红。
只能佯装低头,避开众人的目光,任由那丝丝缕缕的惆怅在心头蔓延。
午后的阳光暖融融地倾洒在建业村供销社后院的厨房之上,那扇陈旧且糊着旧报纸的窗户。
此刻仿若一扇通往希望的光闸,将金色的光辉丝丝缕缕地引入屋内,把众人脸上因喜悦而泛起的红晕映照得格外鲜艳。
屋内,大家正沉浸在一片欢腾的海洋之中,赵书卓即将迎娶佳人的喜讯,宛如一颗甜蜜的糖果,让每个人的心头都满溢着幸福的滋味。
而村里即将兴建砖厂的消息,更是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春笋,给大家的未来生活带来了无限的憧憬,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动人的乐章。
程二华,这个平日里在村里就以鬼灵精怪着称的小伙子,此刻却全然没了往日的调皮劲儿,反倒像只谨慎的小松鼠。
他先是站在人群边缘,眼睛滴溜溜地转了几圈,瞅准了王建国所在的方位,接着便猫着腰,放轻脚步,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朝着目标挪去。
他身上那件打着几个补丁、洗得有些发白的深蓝色棉袄,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摆动,衣角偶尔擦过旁边的桌椅腿,发出细微得几乎听不见的“沙沙”声。
好不容易挨到王建国旁边的空位,他还不敢贸然坐下,先是立在那儿,紧张地咽了口唾沫。
眼睛迅速地瞟了瞟四周,确认没有人注意到自己后,才缓缓地、轻轻地将屁股落在了凳子上。
刚一坐稳,程二华便迫不及待地微微侧身,将头凑近王建国,几乎是把嘴巴贴到对方耳朵边上,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轻声细语地问道:
“建国哥,咱们建设这个砖厂,工人从哪里去找啊?”
说话时,他的眼睛亮晶晶的,仿若夜空中闪烁的星星,里面藏着一丝按捺不住的期待。
又似乎带着点儿不易察觉的小狡黠,呼出的热气在冰冷的空气中瞬间凝成了一团小小的白雾,消散在空中。
王建国其实从程二华一开始挪动脚步时,就已经留意到了他的小动作。
此刻见他发问,嘴角不禁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略带调侃的笑意。
眼神里透着几分洞悉一切的意味深长,仿佛一眼就看穿了他心底潜藏的那些小心思。
王建国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就像探照灯一样,在程二华脸上足足停留了好几秒钟。
直看得对方心里发毛,有些不自在,才不紧不慢地说道:
“你小子,我还能不知道你一张嘴打的什么主意?”
王建国的声音虽说不高,但在这喧闹的屋内却好似洪钟一般格外清晰。
周围几个离得近的人听到这话,都下意识地转过头来,带着好奇与打趣的笑容看着他们俩。
程二华被王建国这么一戳穿,脸颊顿时像熟透的苹果一般微微泛红,他尴尬地挠了挠头。
嘿嘿一笑,却也不反驳,那副模样就像是一个做错了事被大人发现的小孩子。
王建国见状,接着说道:
“实话告诉你,现在也不是农忙的季节,地里的活儿暂时不着急。我打算从咱们村里和生产队里找一些年轻力壮的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