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
全楚会馆
夜色早已变得伸手不见五指,漆黑一片!
而在全楚会馆内,却仍然有一盏灯是在默默的亮着的!
张居正匍匐在书案前,奋笔疾书的纸上不知是写着什么内容!
若仔细看去,就会发现有三个大字赫然立于纸上“考成法”
身为大明首辅的张居正,早就意识到如今的大明官场已经腐朽不堪,吏治腐败,法令无法通行!!!
到处都是混日子,甚至吃空饷的关于官员!
而张居正他一直都在想用什么办法,才能来约束这些官员!
在看到天幕上的内容后,张居正就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一年一考核!
自己不仅要对各级官吏进行定期考察,并且要求对其所办各事均规定期限办妥!
立限考事,以事责人!
张居正他不愿看到大明就这样走到灭亡,他想要倾尽个人的全部力量,再扶大明一手!
如今的大明在张居正看来,那就是一个已经腐朽不堪,到了晚年的一个老人了!
如果他们再不想办法给大明这个老人换血!那真的要离王朝灭亡不远了!
…………
在李隆基的六维图各项内容结束后,历朝历代之人迫切的想要看到李隆基评分界面出现!
虽然李隆基的六维图上有些许的瑕疵,但胜在瑕不掩瑜!
就李隆基的这六维图和所做出的功绩,不要说评一个圣君了,就连评一个千古一帝也没有什么问题!
曹操和李隆基二人,甚至都已经做好了给出千古一帝评价的准备了!
可接下来的天幕内容,并没有按照他们所预料的环节一样进行发展。
在六维图消失之后。
这悬于九天之上的天幕直接陷入了短暂的漆黑之中,并没有出现历朝历代之人所设想的评分环节!
“????评分环节怎么没有出现!”
“不对啊!这跟之前的天幕内容不一样啊!”
“奇怪,我就感觉这李隆基的天幕内容少了点!”
“还有什么东西吗?这李隆基不是板上钉钉千古一帝了吗?”
“莫非还有什么内容没有出现?不应该啊!”
历朝历代在看到突然漆黑一片的天幕时,眼神中也开始充斥着疑惑和不解!
内心的第六感隐隐约约告诉他们。
这其中肯定有一些隐情在,又或者这天幕的内容并没有结束!
在历朝历代之人中,最紧张的人就要属李世民了!
毕竟从一开始的时候,李世民猜测的李隆基就是一个昏君!
可后续的天幕内容,逐渐洗清了李世民对李隆基昏君的猜测!
哪个昏君的六维图和评分能够是这个样子?这四个S评分就摆在天幕内容上!
有哪个昏君能够创造盛世,开创大唐巅峰???
他都准备为李隆基被天幕评为千古一帝的评价,开始大赦天下,普天同庆了!
大唐已经出现了武则天这么一个耻辱,让历朝历代进行嘲笑和鄙夷了!
要是再出现一个类似的耻辱,那李世民他真的要内心崩溃,不知所措了!!!
…………
周辰他在制作李隆基的评分视频的时候,并没有按照常理来制作!
要是让历朝历代猜到了自己要做的盘点皇帝是昏君还是明君,那这个视频还有什么意思?
于是周辰他就特意将李隆基的视频做成了两部分,就是为了让历朝历代之人感到意外!
最关键是的,周辰觉得李隆基是一个很矛盾的皇帝,前半生英明神武的不像话,而后半生又昏庸无能的不像话!
在历朝历代之中,几乎就没有像李隆基这样的皇帝存在过!
也正是因为李隆基的这个独特性,周辰才能把视频做成两部分!
在六维图消失,天幕陷入漆黑过后不久,关于李隆基后半生的内容开始出现在天幕上了!
…………………………………………………………………
【在完成了泰山封禅,开创了盛世之后,李隆基他对自己的成就感到十分的满足了,认为自己的成就完全可以评上千古一帝了!】
【于是李隆基他开始懈怠下来,沉溺于享乐之中,没有了先前励精图治的精神,更没有了改革时的节俭之风!】
【原本在李隆基为了防止宰相专权,一般两三年就要换一个,可有一个人是特例,对方在在相位上一呆就是十九年!】
…………
三国
季汉
“父亲,这天幕中的宰相凭什么一口气担任十九年?
“莫非他有何过人才识,超越其他的宰相,就如诸葛先生一样?”
刘禅看着天幕中的内容,直接把内心的不解抛给了一旁的刘备和诸葛亮等人。
“痴儿,这天幕上的宰相是何人为父不知道,但对方肯定是个谄媚奸臣!”
“若李隆基仍然励精图治的话,这宰相或许会是个忠臣。”
“可李隆基已经变的沉溺于享乐了,这宰相就定然不会是忠臣!”
刘备回答刘禅问题的时候,还同时用不争气的眼神望着自己的好大儿。
这么简单的问题是怎么问出来的!自己真的能寄希望于这个阿斗吗?
你要是个贪图享乐的君主,你会喜欢一个时不时就上谏的宰相吗?
能够留在贪图享乐的君主身旁十几年,这宰相的所作所为也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这宰相就是犹如嘴上抹了蜜的李林甫, 李林甫他可不是一般人!】
【他要是有事要启奏李隆基,就会先贿赂李隆基身边的人,打探李隆基的心意,李隆基怎么高兴他就怎么说,根本就不管事情的对错!】
【而且李林甫还威胁朝堂上的谏官,让他们以后不要再上谏了,否则皇帝要是哪天心情不好,小心他们性命不保!】
【李隆基对于李林甫的所作所为很满意,直接把朝堂大小之事都交给他来处理,自己则是直接就不理朝政了!】
【李林甫权倾朝野,放肆的卖官鬻爵,官员队伍不断地膨胀,总数直接达到了三十六万八千千余人,是太宗李世民时期的整整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