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嘿!我是孔明! > 第5章 人口令与屯田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国时其实已经有了石灰,不过这种工业化用煤烧制石灰和水淬法还没有。在两汉三国,城墙一般是使用夯土建造。

南宋以前,城墙一般都是用夯土修建的,到了明清,才广泛用砖石,糯米石灰浆垒砌。

《丹阳记》说,“石头城吴时悉土坞”就是孙权筑石头城借用石头山山势,用土夯成称作石头城,直到东晋义熙年间,才加砖垒石。

诸葛亮想三国时期粮食总是不够,用糯米浆太奢侈,但用石灰红泥浆还是没问题,九灰一泥效果还是有保障的,开窑烧砖先在建城县建个工业城试试,以后就可以高筑墙、多积粮、缓称王了。

最难的就是建炼铁煤窑,这个技术太强,且需跨越多个时代的技术,前世平庸所知有限,只是知道提高温度、加碳化、多次炼打,百锻成钢,粗粗的大略,远没有落地的可行性方案。

首先,用焦炭温度高,通过炼焦把煤变成焦炭这个知道概念,就这一点也比这个时代高出几百年的技术了。

其次是建高炉,通过高炉还原反应得到铁水,铁水锻打再通过转炉烧炼,再重复铁水锻打通过转炉再烧炼,往复铁水锻打5至7次,应该就是钢坯了吧,不是钢至少也是5-7炼好的铁吧,诸葛亮心想。

啊!对,诸葛亮又想到了在铁水中加入合适的碳来还原。诸葛亮头脑里土法炼钢还是在看大跃进全民炼钢时知到的,印象深刻呀,几百年的树木,成片片的森林全用来炼钢了,家家户户的菜刀也都炼钢了,可出来的全是土钢。

诸葛亮往返了上百次之多,最终高炉建好了,可炉的通风不行。诸葛亮又想方设法加风机,加热风,通风解决了,可炉内温度还是上不去。

诸葛亮又试着多用焦煤,敞开烧,温度上去了,铁水也出来了,可杂质太多。诸葛亮又提高原料筛选,提高高炉的干净程度,增加多次转炉的次数等等。终于经过上百次的试验,铁水好了,可却还是达不到钢的硬度。

出来的钢要么脆了、要么就是气泡多,反正是达不到钢的硬度与韧性,这时诸葛亮是实在没有办法了,能想到的全试着去做了,可硬度与韧性与真正在钢比还是欠缺。看来专业的事,还得是要专业的人来做。

诸葛亮最后的办法就还是将黄月英与黄承彦请了过来,加上墨家的坩埚技术才炼出钢,这当然是一二年之后的后话了。

不过钢没炼出来,但五锻铁已经能成批量的炼制出来了,七锻铁也能做到只是量少些而已;五锻的铁已经大大超过了这个时代的镔铁的质量,镔铁就是二锻铁,这个诸葛亮非常清楚,镔铁武器就已经是难得的好兵器了,如如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蛇矛、吕布的方天画戟等等。

现在建城县出了五锻铁就已经非常先进了,诸葛亮赶紧安排打造兵器,先供给大家用上超时代的五锻铁兵器,已经是一个大诸侯的顶级配置了。

看到批量的五锻铁大刀、枪、铁胎弓时,诸葛玄、华歆、鲁肃、刘邕等极其震惊不已。

太史慈、黄忠、甘宁等武将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纳头就拜,直接称呼主公了。

在他们眼里这就是钢,五锻铁的刀比古锭刀好了几个档次了,所以太史慈、甘宁每人一把七锻铁的枪,黑尚、黄忠、魏延每人一把七锻铁的大刀,还有七锻铁的铁胎弓,让他们更是爱不释手。

诸葛亮还用七锻铁打造了十几把宝剑,给所有大臣与大将,每人腰悬一把宝剑,瞬间腰杆挺直,走路带风。届时七锻铁能给所有的司马、军候级以上将臣拥有,五锻铁却是豫章军的标配,大家这才看到了做大做强的根基,凝聚力一下子就提升好几个档次。

精明的诸葛亮不会一下子全部发下去,而是先授予有功之人,再按功授予,以达到最大的激励作用。

其中鲁肃表现最为明显,他开始展现他的天赋,强大的战略眼光;而武将中魏延、甘宁表现明显,诸葛亮能明显感觉到,他们两此时的心才真正开始向着豫章郡,之前只是找了一个更大的平台而已,心眼还盯着别的地方,如向往许昌或冀州。

诸葛亮知道其实这也难免,越是能力强的人越是希望得到更高、更强大的平台去施展自己才华与抱负,只有甘愿平庸的人才会躲在背后不思发展。

这就又有一个新话题,是平台成就了人才,还是人才抬升了平台,其实是相互的。诸葛亮以前世的眼光知道,没有精英人才平台不可能得到快速发展,没有合适的平台也不会涌现英雄。这也是历史上往往英雄辈出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群体之中,特别是朝代交替之时,而三国正是这种时代。

众人连连饮宴了三天,醉酒后还不忘叮嘱诸葛亮一定要加强保密,还强调一定要做好保卫工作。

建城县安保等级立马提升为最高,直属诸葛亮军队3000人驻守,对外保密,非一般人不让知道,非一般人不让进出。

英岗岭城与八景城更是绝密级,每城驻守2000人,周围几十里全建成军屯区,闲人免进,生人勿扰。

军属屯就像戴袖套的街道大妈,也组织军屯家属每个街道、巷口全部安排人24小时值守。一只老鼠都要知道是哪个洞里的,全民皆兵,人人都是朝阳群众。

忙忙碌碌中,豫章郡全境收复,经统计,豫章郡领二十一县,全境有40.6万多户,160万人左右。

看起来多,其实很少,豫章郡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江西全省,而江西省现今有6000万人。经查,三国灵帝期间全国人数是3000万左右。

“我们豫章郡人口还是少,南阳郡能有400万人,吾建议多吸引流民,招纳山越下山。”鲁肃率先提议道。

“吾同意子敬建议,流民、山越每户给田分地,三年免税。”诸葛谨更是给优惠政策。

“与民生息,免税免赋,好呀!”华歆恨不得不收赋税。

“建军屯与民屯吧,许昌现在做得很好,民丰物阜。”刘邕说道。他的斥候部初步建立,效果较好,各种信息多了许多。

曹操用枣祗、韩浩在许下屯田,并颁布《置屯田令》 。屯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为军屯,以营为单位,每营60人,称为佃兵;二是民屯,以屯为单位,每屯50人,称屯田客。

民屯多为招募流民,也有些俘获的黄巾军士卒。拨给田地,按军事编制,用官牛的,所产粮食官民六四分,不用官牛的,对半分成。

屯田受保护,又无徭役,可以安心生产,获得巨大成功,年得谷百万斛。当时以10斗为一斛,每斗按15市斤计算,百万斛折合1.5亿斤,相当于解放初期许昌县全县粮食年产量的总和。曹操在许下取得了成功后,就在辖区广为推行,在州郡县例置田官,专司屯田之事。

诸葛亮更是建言,颁布《人口令》与《屯田令》。

豫章郡太守府增加一单独部门为:人口屯田部,设屯田校尉,专门负责如何增长人口及屯田。

民屯,屯田学习许昌做法,郡县乡置田官,专司屯田。主动接收流民、山越为屯田客进行屯田,以后所有俘虏除了挑选精壮补充军队外,其他人全部归为屯田客或矿工。

屯田客没有养牛,用官牛,官民五五分,屯田客自己养牛的则是官四民六;第一年借官牛、借种粮,按人头借口粮,还是官民五五分,三年内还清官牛、种粮、口粮份额即可。

以屯为单位,每屯50户,屯田受保护,从屯田客中任命一屯长二副屯长,一屯卫长一副屯卫长共五人共同管理屯子。

屯长和副屯长负责耕种、农时、农技传授总结、旱涝保障、水渠建设、田税缴纳等各农务的组织与协调。

屯卫长和副屯卫长负责民屯安全,组织每户出一青壮屯田客,每天一早一晚自我组织军事锻炼,练兵各半个时辰,每天十人轮流全天巡视屯卫安全称值守(当天不干农活),民屯无徭役。屯田作为官吏考核中的额外加分项。

出台多生多育政策,鼓励民众多生多育。鼓励早生早育,15岁就能结婚生育;奖励生育,每多生育一个孩子县乡奖励一斛粮食。

说到这时,诸葛亮就想到要多纳美女,多生孩子,成为英雄父亲;头脑里立马就想到大小乔,貂蝉、甄宓、秦夫人来,嘴角不自主地流起哈喇子来。

提高婴幼儿存活率,县乡要集中培训培育接生婆娘,稳婆给予半官方身份,领吏员的半薪;加大加重处罚杀害13岁及以下未成年人的刑罚。

三国时魏国婚龄是:男的十五岁,女性十四岁,所以曹操的人口增长得最快。吴国婚龄是:男的十六岁,女性十四岁,其中贵族女性出嫁是十五岁。

蜀国婚龄是:男的十七岁,女性十七岁,继承的汉朝,人口增长最慢。结婚年龄,其指初婚年龄,还规定女性在三十岁必须出嫁,否则双倍赋税。

据记载曹操25个儿子,夭折10个,夭折率达40%,民间存活率更是不到25%。其实最主要还是要能吃得饱,穿得暖,没有战争。

还要建立军屯,以府兵制为基础,结合军功授田制进行改良,进而成体系。有了民屯、军屯待统一全国后就是分田地的基础了,民安才能国安、民富才能国强。

首先参加军队,即可授田给家属,光棍一人没有家属就给军饷。授田集中,军属也集中,此为军属屯。

军属借用官牛借种子的,交税三成,军属自己有牛有粮种的则交税二成;第一年借官牛、借种粮,按人头配给口粮的,交税五成。

军属屯以营为单位,每营100户,称为军属屯。按军事化管理,从军属中任命一军屯长二副军屯长,有军衔军职有军饷,既负责农务的组织协调,又负责民屯安全。

军屯内所有15岁-40岁男性为预备兵,军屯长、副军屯长及预备兵每天早晚均须练兵各半个时辰,每天五十人甲胄齐全巡视当值(当天不干农活)。

军属屯无徭役,每年预备兵须脱产练兵三个月时间,在农闲时轮流安排;预备兵每年均需考核。

以成绩划分为一、二、三等;一等预备兵为最高可免税半成,名额限为一百户中五人的比例。募兵优先按户从预备兵中挑选,一等预备兵免募兵考核直接参军。

立了军功,按大小再授田给军属,达到人拥有最高数就不再授田,折算成军饷发钱或同等粮食。

光棍一人没有家属就给军饷可先不领用存取在军部,娶妻生子后折算优先授田,立功者优先分配妻子,分配原则上以俘虏为主,分配以自愿为原则。人口拥田最高数由豫章郡守规定并公布为准。

退伍军人按军功优先分配为吏员、教习、军屯长副军屯长等职务。优先在军民屯附近建贸易坊市,由伤残退伍军人优先任管理人员管理坊市。

军屯即军队驻扎地,在军营附近建立军屯,以曲为单位。兵农合一,平时半天耕种土地半天军事训练,耕种土地视为体力锻炼的一部分。

战时要从军打仗,要做到半个时辰集结,随时出击。武器、马匹由军屯提供,个人领用登记平时遗失从重处罚,耕种工具由军屯提供,集体耕种,集体训练,集体收割,粮食归公。

除野战军、特种军、卫戍军和光荣军(授予集体称号部队)外,所有的军队驻扎地均应建立军屯。

军屯田以开荒为主,军屯田归属国家,收获粮食归入军粮入帐。军屯可优先建立在军属屯附近,视情况每隔5-7天可回家一天,此类军队称为屯田常备军。

时诸葛谨收复鄱阳时遇游学步骘,字子山,性情宽弘、衣着朴素可谈吐高雅;因秉性相投,逐举荐其为澎泽县令。

屯田令颁布,多有江北流民往奔澎泽为屯田客,也有世家子弟避祸而来者,往来者多且均有行李随行。

一日,步骘来报,江上经常有从下游来的水贼劫掠往来之客,抢掠完了顺水而下,忽悠无影了,澎泽县兵追之不及,伏之,有两水贼头目勇猛凶狠,县兵不敌,已极大影响澎泽屯田和增加人口之计了,望出兵剿了这水贼。

时议事刚完,诸葛亮一听,下游来的水贼,还两水贼头目勇猛凶狠,会不会是巢湖的周泰、蒋钦。向诸葛玄请命,携甘宁、黄忠、黑尚去剿了这水贼,或许有意外之喜。

步骘见诸葛亮随大军齐至,喜出望外,把酒聊天,果真谈吐不俗,胸有沟壑,不时讲了些丹阳郡、会稽郡的地理形貌、风物人情,潜意识里有向东发展之意,向东不就是要占领丹阳郡。

对付水贼,无二。来了迎头击杀,或暗中埋伏,断其后路,一招成擒。诸葛亮心中暗想,此水贼极有可能是蒋钦、周泰,于是布置十分周密。

黑尚领1000水军于长江澎泽南岸埋伏于岸边,目的是缠住即可,步骘领县兵正常迎接往来之客,并多雇佣一些客船多带行李往来。

诸葛亮、黄忠领1000水军埋伏于大观湖出江口隐蔽处,甘宁领1000水军埋伏于宜城江心洲一侧。

三日后,水贼又来劫掠,步陟大惊逃回南岸,黑尚出兵直冲主船,二轮射箭后,已接近其船,逐跳贼船上厮杀,无有一回合之力的水贼,刹那间杀穿贼船,擒获一头目,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