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萧予年只希望上路之后,所有人能咬牙坚持住前面几天,不会因为身体吃不消而生病。
…
婚宴的事都是女眷们在筹备,只是在准备食材的时候,萧予年突然提出,大婚前要在北城和南城同时施粥七日,让府里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的,做各种耐放的干粮。
对于萧予年的想法,楚氏不仅没有多想,还很高兴萧予年这么重视自己的婚事。
丈夫和儿子常年征战沙场,虽然是为了保护家国疆土,杀的也都是敌人和坏人,可是到底造下了很多杀孽。
所以在楚氏看来,多做点儿好事还是很有必要的。
多积阴德,说不定儿子以后得生活就能越来越顺遂了。
于是在楚氏的拍板和操持下,将军府各个院子的厨房,从十月底开始,一直到大婚头一天,烟火气就没有断过。
每天都有几辆马车去四城大肆采买食材,就这还不包括粮食之类的量大的食物,那些都是店家亲自送货上门的。
这样大的举动,民间很快就传开了,自然也传到了宫里皇帝的耳朵里。
看着下面人呈报上来的,萧家购买的食材数量,量大到可以办好几场流水席了!
这一举动,成功引起了那个本就多疑的皇帝的猜忌!
萧家这么大的动作,是不是因为知道了自己准备对将军府动手,所以提前做准备?
很快,皇帝又否认了这个想法。
如果萧家的人真的想准备什么,也应该是悄悄行动才对,弄的全城皆知,是不是太过大张旗鼓了?
皇帝眼里的萧家的人,可没有这么蠢!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面色不变,继续听着下面的人汇报各方眼线传回来的消息。
那些粮食就在将军府里,暂时没有发现萧家人有大肆囤粮的举动。
萧家的厨房每天不间断的煮粥做干粮,那些做好的食物,最后也确实全部拖去了城南和城北,如数派发给了普通老百姓,还有一部分送去了附近的寺庙。
至于这么做的原因,将军府里传出来的消息称,主要还是因为萧予年克妻的命格!
将军夫人楚氏担心儿子这次又会婚事不顺,思虑过后决定施粥七日,目的就是为了给萧予年祈福。
她还特意去大佛寺进香,不仅斋戒十日,更是捐了一大笔香油钱,又为佛祖重塑了金身,只为求萧予年婚事顺遂。
听完下面的人汇报,知道一切都是楚氏的决定,萧予年并未参与其中,对自己的婚事表现的也如之前那般不怎么重视之后,皇帝心里的那点儿疑虑顿时消散了大半。
同时在心里感慨,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啊!
因着萧贵妃得宠的原因,皇帝对萧家的人还是比较了解的,自然也知道将军夫人楚氏,最关心的就是长子萧予年的婚事。
不管是皇家还是贵族,亦或是寻常百姓家,做父母的,总要为孩子考虑很多。
自己贵为皇帝,做的一切又何尝不是为了孩子,不是为了大庆国?
…
自我感动一番后,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皇帝挥退了其他人,只留下近身伺候的老太监听候差遣。
命老太监取出一个玄色绣金线的锦盒,拿出里面拟好的圣旨看了很久。
最后皇帝亲自将写好的圣旨烧掉,思考良久以后,又重新写了一份放进去封存好。
古往今来能当上皇帝的,多数都是擅长给自己找理由的人。
他们无一例外,既多情,又薄情,更无情!
在他们的固有观念里,国家治理的繁荣昌盛,是因为最高统治者英明神武。
若是国家发展的不好,就错在下面的人是不能为君分忧的庸碌之辈。
…
如今广京城百姓间议论最多的事,大概就是将军府即将迎来的婚事,和要在南北城门施粥七日的好事了!
因着萧家这明目张胆的大举动,传进了皇帝耳朵里,都没有引起他太大的怀疑。接下来萧予年派人分散到各处买药的小举动,就更没有引起各方势力的注意了。
萧予年不知道的是,这其中还有叶九璃的功劳。
原因就是叶九璃囤物资,可比萧予年要高调多了!
多次大量购买各种药物,满皇城转着订各种食物,这大手笔让明里暗里好多人都注意到了她。
只是那些人怎么也想不到,叶九璃不仅有空间,还极擅伪装,身边又有个耳聪目明,速度极快的猴形雷达探测器。
一人一猴每次收货付尾款的行动,又都是在晚上进行。
随便找个没人的胡同钻进去,再出来时就变成了另一个人,或是直接跳墙换道走。
这就导致那些盯上叶九璃的人,没有一次堵到人,并且成功劫到财的。
相反,好多跟踪她的人,都被她这神出鬼没的逃跑技能吓得不轻,有的甚至回去后直接大病了一场。
正是因为有这么一个有钱,看着又好对付的主儿挡在前面,无形中替萧予年派出去的买药人,吸引了各方的全部注意力,他们的行动才被很好的遮挡过去。
萧予年手下的人,也注意到了叶九璃的行动,还曾经悄悄跟踪过她两次。结果当然是什么都没探查到,还差点儿被对方发现。
听了属下的汇报,萧予年将那些人全部撤了回来。
萧家如今本就是多事之秋,他都可以预料到,将军府大厦倾倒那天,会有多少墙倒众人推的事。
没必要再树立一个强大的敌人,反正他们就要离开广京城了。只要对方不是有意针对他们将军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安排好了食物和药物,接下来最重要的事就是银钱问题。
像他们这样的高门显贵,府里明面上有多少财产,都是要登记造册的。
不管是皇帝的赏赐,还是在官府过了明路的田产铺子,府里库房的一应财物,到抄家的时候,全部都要收回去。
萧家如今虽然贵为一品将府,可那也是萧云枞在击退了大戎以后才晋封的。
且萧家的男儿几乎都选择了从军,又常年征战在外,他们在广京城里的产业,都是按照家中小辈人头数来置办的,其余就是几个嫁进将军府的妇人带来的嫁妆。
这些统统都是过了明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