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 第100章 给别人留点机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彻现在就很不理解,他当初喊着要打匈奴的时候,朝野上下一片反对之声。

尤其是这个汲黯,大肆鼓吹和亲政策的便利,极力反对与匈奴作战,也就是这几年才安静了一些。

现在一个还不知道在何处的番邦蛮夷就让你汲黯高喊着要出兵讨伐啦?

还有那郑庄,平日里让他掏点钱来打匈奴,左一句缺钱,右一句百姓负担重,现在不怕百姓负担重了?

什么讨伐蛮夷,扬我大汉天威,你是奔着这些去的么,你是馋人家的稻米,老不羞的。

随着这二位的发言,其他大臣也纷纷表示应该出兵,就是有不想因此发起战争的人也不敢在这时候说话,稻米的诱惑太大了。

这可是能够名留青史的功绩,谁敢阻止的话就会成为大家的公敌。

而且郑庄有一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就算百姓一时间负担加重,新稻米带来的的巨大好处也会让百姓感谢朝廷的出兵之举。

以往他们反对征讨匈奴的一大理由之一,就是匈奴的领地大多是草原,浪费巨大的人力、财力之后,打下来的地方难以种植粮食,总不能让大汉的百姓都去草原上放羊吧。

要是匈奴占据着大片肥沃而适宜耕种的土地,哪里还需要等到刘彻继位之后才展开反击,刘邦不把这块地方纳入统治,他都没资格当汉高祖。

那些大汉的开国功臣恐怕就要另投他处,追寻一个志向远大,愿意为统一天下而努力的明主。

眼见得群情激奋,文武百官恨不得立刻就出兵,马上就打到那个蛮夷那里,取回占城稻以推广天下,刘彻不得不站出来安抚大家的情绪。

“朕知道你们着急,但眼下还是要冷静一些,兵者,国之大事也,不可不察……”

没等刘彻说完,汲黯打断道:“陛下,农为国本,民以食为天,这占城稻同样是国之大事。

“况且大汉承万世无疆之统,亦有万世必报之仇,富民侯师门之人亦是我大汉子民,怎能受蛮夷欺辱伤害,此乃国仇也。”

“我大汉要为此向那蛮夷要一个交代。”

陆鸣看着眼前的景象觉得有些陌生,纯纯的倒反天罡,谁能想到有一天刘彻会劝说大臣们不要轻易动兵呢?

这就是公羊学派盛行下的西汉么,大复仇主义指引着精力旺盛的士大夫们。

只要想打你,往上数一百辈子都要找到理由来报仇,打伤我大汉的贤才就是藐视我大汉,这妥妥的就是国仇,必须报仇不可。

陆鸣觉得自己下次编故事的时候要注意一些,免得周边这些地方都要遭殃。

咦,这似乎也不是不行。

不过你汲黯不是儒家的吧,一个学老庄的凑什么热闹。

“大家听我说。”

陆鸣大声喊道,吸引群臣的注意力。

“我那位师门前辈未曾留下具体的路线和地图,只是标注了大概区域,若是兴兵讨伐的话恐怕一时间难以找到这稻米所在。”

“而且若是将对方逼得急了,一把火烧毁这些稻米的种子也未可知,所以我觉得大张旗鼓地派兵不是好办法。”

“还是要先确定好占城稻所在的区域,然后再派遣大量人马去求取,谋定而后动比较好。”

百官闻言后也逐渐冷静下来,既然地址还没确定,也不好着急派人去复仇,拿着把砍刀满大街找仇人似乎不符合大国之气度。

这一路上要是吓到南越等地的人也是不好的,面对大汉这样的庞然大物,南越等地容易草木皆兵。

当初闽越国向南越国发动战争,打不过的南越王赵眛向大汉求助,为了维持大汉的威严,刘彻派大军平定了这次战乱。

战后还派遣中大夫严助请南越国王赵眛到长安来,以表彰其对于大汉的忠诚,结果这位南越王害怕被刘彻扣留,谎称自己有病而无法前来,把自己的儿子赵婴齐送过来当侍卫。名义上是给刘彻当侍卫,实则就是质子,以表达南越对大汉的忠心。

那老家伙已经胆小谨慎到如此地步,真要派大军过去,哪怕仅仅是经过南越,也会给他吓坏的。

“不知这占城稻所在区域究竟在何处,我等也好早做准备。”

“这南越以南不知有多大地方,那赵婴齐会不会知道点什么呢?”

“南越要是知道有这种稻米却不献给大汉的话,必然是心思深重,对我大汉怀有二心,要不还是直接发兵吧。”

陆鸣一阵头疼,这些人真是武德过于充沛了。

“据那位前辈所说,他所去的地方离南越较远,大约有上千里之遥,当地人自称为占族人,似乎并不受南越国控制,而且此地风俗奇特,与南越国有所差异。”

陆鸣接下来又编造了一条路线,实际上就是从今天的广西出发到达海南岛,再从海南岛出发达到如今的越南南部。

这条路线既可以避免途经陆地上的南越等地,还可以锻炼大汉的水军,要是连这种水路都走不了,以后还怎么去日本挖银矿。

刘彻此时作出安排,“先发布诏令,就像当初朕找人出使西域一样,谁愿意像当初的张骞一样接下这份诏令,为大汉找到这稻米所在,朕重重有赏。”

闻言,群臣一阵骚动。

张骞当初虽然九死一生才返回大汉,但陛下可是送了他一个封侯的机会,如今的人家已经是博望侯。

平常若想封侯的话,同样要经历九死一生,像李广那样多次经历生死却还不能封侯的也大有人在。

这探查稻种之事看似危险,收益却非常之大,有张骞的例子在前,不怕没人愿意领下这份诏令。

看着群臣的表情,刘彻非常满意,这也是他刻意提到张骞的缘故。

张骞此时站出来道:“陛下,臣愿意再次出使,为我大汉带回此种稻米。”

他倒是没有抢功的意思,只是陛下既然提到他出使西域的事情了,他不站出来表达一下也不太好。

“博望侯如今功成名就,还愿意冒此风险实属忠心可嘉,但朕觉得还是把机会留给其他人更好一些。”

公孙弘笑着打趣道:“我大汉忠勇豪杰之士数不胜数,博望侯还是给其他人留点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