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吵吵嚷嚷,整个大殿都似乎要乱作一团,内阁的三人看的是头疼欲裂,可反观赵楷呢,稳坐高台之上,波澜不惊,心如止水,既不否定,又不肯定,任由下面的臣子炒作一团。
这番场景看的内阁三位大佬事一阵的心惊胆战,虽然这四件事是他们与赵楷敲定的,但也只是粗略敲定了下来,至于细节并未商议,对于征兵多少更无从得知,而官家也没有任何的想法流露。
他们倒不是担心别的,而是担心这位官家忽然上头,直接征兵七十万,七十万新兵,大宋咬咬牙是能养活的起,可这不一下又回到了最初了么?
过多的兵员除了消耗国力之外,根本起不到任何的用途,这两年的大战已经表明了,兵多也抵不上兵精。
眼瞧着再这么下去,这场朝会估计四件事情根本议不完,赵鼎连忙给一旁的李纲使了个眼神,可李纲此刻哪里有闲心管这事,此刻他心里满是担忧,已经开始琢磨起来,如何劝谏官家让他放弃征兵七十万。
赵鼎使了半天眼神,发现李纲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无奈之下,他便再次站了出来,沉声道。
“两位尚书,先前内阁估算过,增兵四十万足矣,我朝与西夏目前没有起兵戈的意思,并且有加强联系的想法,故而西夏边境维持现状即可,唯一用兵之处便是河东、河北三路,与金国接壤之地,大多有险关要塞,近几年,当以恢复民生,充盈国力为主。”
“与金国不会轻易大起兵戈,也都是略微摩擦,坚守关卡要塞即可,所需兵力无需过多,此番金国南下,掠夺我百姓青壮百万之众,加上连年大战,青壮损失着实巨大,若是再贸然增兵,那国内青壮必然不足,到时候民生自然受阻。”
“民生与国力挂钩,若不能恢复民生,即便是增兵再多,也养不起,以我看,不如就定额四十万,如此既能缓解财政,又能不阻碍休养生息。”
“赵大学士所言甚是。”何粟也不赞成增兵七十万,且不说别的,光是这花费都是一笔天文数字,有这钱不如拿去改革建造利民工程,最起码这些钱砸下去,三五年内便能得到成效,可若是砸到军队上呢?估计水花都泛不起来。
何粟对着赵良嗣和王正阳两人微微拱手,继续说道,“倒不是我等不支持增兵,如今大宋确实缺兵少将,自然是要填补空缺,可若是贸然增兵过多,只会对财政造成负担。”
“赵尚书,你可知此番大战所花费钱财、粮草从何而来吗?”
“债卷?”
“正是,此番发行债卷,年限五年,如今已经过去了一年多,如今国库还是空虚,若是继续下去,如何偿还债卷?一旦朝堂偿还不了债卷,那么朝堂声誉必然毁于一旦,到时候恐怕会致使国家动荡啊。”何粟叹口气,面露担忧道。
“就是,去年赋税一收上来,便立马开销了出去,若不是发行了债券,此番大战兵饷粮草都不知道从何筹集,增兵七十万,那便是收上来多少赋税花多少,三年后,如何偿还债券?”听到何粟提及债券,王正阳的脸更加的严肃了,眼神中满是坚定。
“这——”
赵良嗣顿时愣在了原地,犹豫了许久,面露苦涩的说道,“可这四十万兵卒实在不知如何分配啊,五十万,如何?”
“不行,最多四十万!四十万你要是不要,那就三十万,要吵我奉陪到底!“王正阳想都没想便直接拒绝了,五十万,一下子增加了十万,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么。
“也罢,就四十万吧。”赵良嗣无奈的摇了摇头,他也知道王正阳并非不同意增兵,而是户部需要统筹全局,今年赋税估计一收上来,立马就要再掏出去。
赵鼎所言,成功让兵额的事情迅速收尾,同时也让朝堂上的争论也停止了下来。
兵额定了,那么下面便是统兵人选了。
除去填补现有军队空缺外,至少还能有十五万的新军无人统帅。
似乎怕是赵楷将此事遮掩过去,许翰当即便站出来拱手说道,“官家,新军统帅至关重要,臣恳请将其归为枢密院,先前因为大战在即,统帅不一会影响战局,便暂时将兵权下发到将领手中,如今大战结束,国内将休养生息,应当将兵权重新收回枢密院。”
“臣自知官家胸怀天下,可自我朝立国以来,兵权皆有枢密院所统,臣以为战时下放将领手中不错,那战后自然当收归枢密院所有。”
许翰这话一出,殿内众臣纷纷点头附和了起来,这一刻,众人纷纷暂时抛弃了各自的阵营,同心协力共言。
“是啊,官家,先前迫于无奈,才将兵权下放枢密院,如今大战结束,自然要将其重新收归枢密院所有。”
“正是,此乃我大宋百年之制,即便是元丰年间也未曾改变,收归兵权,迫在眉睫。”
“许侍郎所言甚是,将兵权收归枢密院,如此方能安稳朝堂,稳固天下。”
“……”
一时之间,整个朝堂纷纷出言附和。
除了武将们出言反对外,便无人反对了,李纲等人也未曾言语,看他们的意思也是如此。
赵楷并未说话,而是环视了一圈,轻笑了一声。
这群人果然是在等这事,先前借着战事,把枢密院直接抛开了,众人倒是没有什么反对的,毕竟先前种师道成功解围太原便是官家刨除枢密院的最好证明,还有此番大胜,同样如此。
可问题是大战结束了,方才内阁三位大臣也说了,接下来就是休养生息,不再轻易起兵戈了,那这兵权是不是要重新收回来?
如今战事结束,想要再用这个借口,已经基本不可能,不过赵楷也没有打算彻底放弃掉枢密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宋的制度属于行政与兵权分立,从后世的眼光来看,这种制度确实符合当下情况。
枢密院不仅要留下,而且还要传承下去。
“这是自然,枢密院收归天下兵权乃是常态,先前因为大战,避免干扰指挥,致使延误战机,这方才下发兵权,如今战事结束,兵权自然要重新收归枢密院。”赵楷微微颔首,继续说道,“新增兵卒也自然要收归枢密院,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了下来,方才还不停进言的大臣们,犹如被人扼住了脖子一般,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上首的赵楷身上。
赵楷扫了一眼,话语一转,再次开口说道,“枢密院如今只剩下院事李纲一人,还有三副职,今日就暂时先不举荐,待到下月首朝时再当庭遴选。”
“臣等遵旨。”
群臣纷纷躬身应了下来。
将兵权收归枢密院之事,许翰等一干大臣谋划了许久,就连用何谏言都拟定了一堆,甚至已经做好了要与官家正面对抗的想法,结果没想,只是开口提了一嘴,便成了。
这简单的让他们有些难以想象,他们心中也不由的嘀咕了起来,该不是这狗皇帝又给他们挖坑吧?
但是枢密院上又能挖什么坑呢?他们实在想不到能有什么坑让这狗皇帝挖的。
再者他们没有打算全揽枢密院,首先不说这现实不现实的,即便是狗皇帝不反对,朝中大臣都不会同意,故而他们并未打算将枢密院全部吃下。
而是大宋从三副职中谋求一位或者两位,只要在枢密院站住脚了,那么后面就好操作了。
届时找个由头再给李纲身上泼点脏水,这枢密院便能归入他们麾下,到时候兵权在手,再提拔一些亲信武将,到时候即便是这狗皇帝想要鱼死网破,他们也有对抗的能力。
赵楷将目光放在了许翰身上,片刻后便移走了。但仅仅那一瞬间的压力,还是让许翰这个为官数十载的老臣有些心里发虚。
现在这位官家的气场越发威严,这是他们在宋徽宗身上从未感受过的。
但,既然选择了另外一条,自然是对即将发生事情的结果有所预料。
即便是气场再强,也阻碍不了什么。
李纲等三位内阁大臣听到这话忍不住的蹙起了眉头,想要开口说些什么,但碍于在朝堂之上,无法明说,便只能暂时把此事揭过,等到朝会结束之后,再另行打算。
随着赵楷的一番言论,原本酝酿起来的紧张气氛瞬间烟消云散,殿内的气氛也恢复到了往日一般。
“官家,此番出兵金国,主将已定,然副将未定,臣一为副将之选,也尤为重要,三支兵马入金国,便断了后路,一切便要靠自己了,故而副将人选必定要沙场经验丰富,而且年纪不易过大,毕竟要长途奔袭,必须身强体壮,当优选青年将领,是故臣以为高世英之子高国臣最为合适。”
率先开口的是工部尚书曾宁,他一脸郑重的躬身说道。
这一幕着实让在场的众人有些懵圈,就连赵楷也没有想到,率先开口的人,竟然公布尚书曾宁。
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曾宁虽然是六部之首中一位,但在朝堂中并不显眼,相较于其他几位尚书,这位就显得默默无闻了一些。
而且这位是出了名的低调,一般朝中涉及争议的问题,他都会避而不谈,甚至发声都不会发声,除非赵楷亲自点名,他迫不得已才会发声,而且发声一般都属于那种互不相帮,敷衍的话语。
但今日,竟然参与到了这场争议颇大的副将人选之中,这着实让赵楷有些惊诧。
这一幕落在将门人眼中,无疑是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不少将门中人则是把目光放在了一脸平静的高世则身上,眼中满是嫉妒。
倒不是他们没有找关系,而是他们找的关系远不及高家的关系,高家一出手便是工部尚书,这可是朝中位于金字塔顶尖的十几位之中的一位。
将门的人不由得叹口气,这种根本没有办法再争下去,且不说别的,光是这举荐人这一块都比不上,如何能争的过呢?
三位副将人选,高家拿了一位,那还有两位。
倒不是他们看不起曹家,原本他们把三位人选中的一位直接刨除在外了,便是因为曹家,曹家那两位可是驸马,加上帝姬进宫了,必然是因为此事,名额肯定有曹家的一个。
但现在变了,成也是帝姬,败也是帝姬,帝姬去了定王府,若是没有去定王府,这名额十拿九稳,可如今,那便说不定了。
见到工部尚书曾宁开口了,一些受人所托的官员顿时没了勇气,只能开口附和起来,高家拿到副将名额格外的容易。
第一个名额敲定之后,一些怕再出什么幺蛾子的官员也不再犹豫,纷纷出言开始举荐了起来。
一时之间二三十位官员出场,殿内那叫一个热闹,让赵楷都不由得挑了挑眉头。
这将门果真还没有废掉,还是有些底蕴的。
就在众人争的头破血流时候,一位大佬又站了出来,这位要比方才曾宁还要有地位。
此人便是内阁三位大学士之一的何粟。
“官家,臣举荐永庆军承宣使朱孝章为副将人选。”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了下来,纷纷将目光聚集到了一直未曾开口的朱茂勋身上。尤其是将门的人,眼中多少带着些不满。
如今你家妹妹都登临皇后的位置了,你都接连提拔了好几级了,如今还跟我们抢这个副将之位,有些说不过去了吧?
但这些话也只能在他们肚子里说说罢了,至于说出来,他们还是没有胆子的。
赵楷看了一眼朱茂勋,眼中闪过一丝的笑意,看来自己这个便宜大舅哥算是醒悟了,知道光靠自己妹妹的照顾,无法站稳根基,打算从军功上入手了。
不过,现在不合适,这三个副将放出来,就是为了引起将门的争夺,目的就是让将门的人重新活络起来。
“此人不合适。”
赵楷看了一眼何粟,而后便平静的说道。
这话一出,将门中的人顿时松了一口气,要是这么弄,他们还抢什么,直接躺平算了。
不过好在官家制止了。
何粟闻言微微颔首,拱手道,“是臣考虑不周。”
随着何粟退下去,兵部尚书赵良嗣站了出来,他微微拱手道,“官家,臣有一人举荐,此人武艺高强,熟读兵书,而且是我朝开国功勋之后,入选副将极为合适。臣举荐 驸马都尉曹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