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气象 > 第96章 安庆绪败亡,史思明再启狂飙(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6章 安庆绪败亡,史思明再启狂飙(下)

【03】走投无路的安庆绪

安庆绪自打从洛阳北走邺郡,其部下就开始相继叛降。

乾元元年(758年)二月,北海节度使能元皓率所部来降,肃宗将其任命为鸿胪卿,并代理河北方面招讨使。

有了能元皓的示范效应,叛军所属平原太守王暕、清河太守宇文宽也杀掉安庆绪所派使者降于大唐。可惜他们距离邺郡太近,安庆绪派大将蔡希德、安太清前往进攻,将二人生擒活捉,在邺城闹市活剐而死。

为彻底打消部下叛乱念头,安庆绪在邺城大搞白色恐怖,但凡发现有出逃嫌疑的,必诛灭全族,乃至牵连到其所属部下、亲友,由此连坐而死的不计其数。安庆绪又逼迫群臣在城南歃血效忠,人心却日益离散。

朝廷这边指派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屯驻河内(今河南沁阳),用以防范安庆绪再度进入河南。李嗣业善使陌刀,勇不可挡,曾在香积寺之战中大杀四方,几乎以一己之力挽回了败局。

四月份,出于提振士气的需要,安庆绪与蔡希德、崔乾佑纠集两万兵力,渡过沁水攻打李嗣业。与这位超级猛人对阵,结果可想而知,叛军灰溜溜的败回邺城,再也不敢轻易出来。

安庆绪逃走,史思明归降,让肃宗高度紧张的神经放松下来,并没有象收复两京那样急着出兵,一举剪灭叛军余孽,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史思明与安庆绪的对掐上。

宰相兼河南节度使张镐建言:“史思明凶狠阴险,趁乱窃取高位,看到我们力量强大他就归附。他虽长着人的面孔,内心却如同野兽,很难将他收服,愿陛下千万不要赋予他重要权力。”同时又指称滑州防御使许叔冀狡猾奸诈,遇乱必然叛变,滑州地处敌我一线,建议将他调回京城,另派他人镇守。

张镐看问题很准,可惜肃宗不听,恰有一名宦官从范阳出使返回,极力称赞史思明、许叔冀忠诚可靠,肃宗反倒认为张镐不明事理,将他贬为荆州防御使,让礼部尚书崔光远取代他出任河南节度使。

史思明原为平卢军使乌知义麾下将领,乌知义待他很好。乌知义儿子乌承恩曾跟随李光弼担任信都太守,李光弼退守河东,他向史思明投降,史思明念及旧情没有杀他。待安庆绪败走邺城,史思明又接受乌承恩提议归顺大唐,对乌承恩相当信任。

李光弼知道史思明绝非“池中物”,最终仍会叛乱。为铲除后患,他暗中指使乌承恩寻找机会除掉史思明,并力劝肃宗将阿史那承庆任命为范阳副节度,赐免死铁券,让其与乌承恩合谋。肃宗疑心病很重,听李光弼一说便毫不犹豫的采纳了这一意见。

于是乌承恩动用自己财物私下招募士卒,还多次换上女人衣服,潜入各营劝诱相关将领,结果遭人举报给了史思明,史思明对此仍持怀疑态度。恰好乌承恩入朝,肃宗派宦官李思敬跟着他到范阳传达阿史那承庆的任命,并代表皇帝慰问范阳将士。

史思明把乌承恩留居府中,提前在他床下隐藏了两名亲信窥伺,并安排乌承恩的儿子前来探望。夜里,乌承恩悄悄对儿子说:“我奉诏铲除史思明这个逆贼,他死了朝廷将会让我做节度使。”

语音刚落,床下两人猛然持刀跃出,控制住了乌承恩父子,并在他行囊里搜索到了李光弼的信件以及一块免死铁券。史思明指着乌承恩责问:“我哪里对不起你,你竟如此待我!”乌承恩百口难辩,只得承认自己有罪。

史思明集结所有将士,面对长安痛哭着说:“臣以十三万部众主动归降朝廷,从未辜负陛下,为什么要杀臣!”

随即当众打死了乌承恩父子,连坐处死了二百多人,乌承恩的弟弟乌承玼侥幸逃脱,投奔太原李光弼。史思明将李思敬囚禁起来,把这一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给了肃宗。

肃宗眼见事情泄露,索性把锅全甩给了乌承恩,回信答复:“此事并非出自朝廷与李光弼之意,完全是乌承恩个人行为,你杀他杀的好!”

等到处死陈希烈等人的消息传到范阳,史思明借此蛊惑众人:“陈希烈等辈原本都是朝廷要员,太上皇把他们丢弃不管自己逃往蜀地,现今仍不免处死,何况跟随安禄山造反的我们呢,被朝廷清算不过是迟早的事!”

众将请求史思明讨伐李光弼,史思明让判官耿仁智、张不矜向朝廷上表,其中有句这样的话:“陛下如果不肯替臣诛杀李光弼,臣就自己领兵赴太原杀他。”

表章写好,张不矜拿给史思明看,即将装入信封时,耿仁智将这句话删掉,被人发现告诉了史思明。

史思明命令将二人推出斩首,因耿仁智跟随史思明很久,史思明不忍杀他,想饶他一命,让人将他召回,对他说:“你跟了我三十年,今天这事可不是我对不起你。”

耿仁智毫无惧色,大声回答:“人总有一死,能为国尽忠,死有何憾。假如跟着您造反,也不过暂时苟活几天,还不如趁早死了痛快。”

耿仁智的态度激怒了史思明,他顺手抄起一根铁棒狠狠砸向耿仁智,耿仁智脑浆迸裂惨死于地。

史思明已经下定决心起兵叛乱,正在范阳伺机而动,而朝廷也没闲着。

七月十七日,肃宗册封回纥可汗为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还将自己的小女儿宁国公主嫁给他为妻。大唐与外族通婚由来已久,但把皇帝的亲生姑娘嫁到大漠还是头一回,充分说明了大唐此时的尴尬状态,以及肃宗本人的窝囊无用!

七月二十四日,肃宗送宁国公主到咸阳,公主辞别时说:“国家事情重要,我死而无恨。”肃宗流着眼泪返回长安,他这个皇帝当的啊,真是有够难受!

八月份,郭子仪、李光弼相继入朝觐见。肃宗将两大功臣分别任命为中书令、侍中,让他们出将入相。

娶了宁国公主的回纥可汗当即发兵三千,援助讨伐安庆绪,肃宗把这支劲旅交由朔方左武锋使仆固怀恩统领。

此时的安庆绪虽荣光不再,但仍坐拥七郡、六十余城,兵甲物资相当充足。但他不修政事,每天就知道酗酒取乐。他的大臣高尚、张通儒争权夺利,搞的上上下下混乱不堪,毫无半点斗志。

叛将蔡希德颇有才略,所部士卒也调理的骁勇能战,他性格刚烈,口无遮拦,得罪了不少人。张通儒设计构陷,将他除掉,其麾下数千精兵各自逃散。

张通儒这一卑鄙行径得罪了军中众将,都不愿再替安庆绪卖命。蔡希德死后,安庆绪把军队指挥权交给了崔乾佑,崔乾佑虽也能打,但乖戾好杀,根本不懂得笼络人心。

九月二十一日,肃宗诏令朔方郭子仪、淮西鲁炅、兴平李奂、滑濮许叔冀、镇西北庭李嗣业、郑蔡季广琛、河南崔光远七大节度,以及平卢兵马使董秦率领步骑兵二十万,担任主攻,进讨安庆绪。

同时诏令河东李光弼、关内泽潞王思礼两节度为助攻,协助主力作战。

肃宗考虑到郭子仪、李光弼同为元勋,难以相互统属,因此没有设置元帅,而是安排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

所谓“观军容”,实际上等同于总指挥。如此众多的兵力,放着那么多优秀将领不用,偏偏让个阉人担任指挥,足以证明朝廷上下信任度的缺失!大唐暮气已深,再无回转可能!

十月份,双方展开对决!

郭子仪自杏园渡(今河南卫辉东南)渡过黄河,向东抵达获嘉(今河南新乡辖县),击败叛军安太清,斩首四千级。安太清退保卫州(今河南新乡、鹤壁一带),被郭子仪包围。

鲁炅自阳武(今河南原阳县东南)渡河,季广深、崔光远从酸枣(今河南延津县北)渡河,与李嗣业合兵一处赶往卫州。

卫州一旦失守,邺城将直接暴露在数十万唐军铁骑之下,安庆绪征发七万主力兵分三路前往救援。其中,上军由崔乾佑统率,下军由田承嗣指挥,安庆绪亲自坐镇中军。

郭子仪精选三千射手,埋伏于营垒之后,向他们交代说:“我退,敌必追,你等登上矮墙发箭射击。”

交战开始,郭子仪佯装败退,叛军追至矮墙附近,伏兵突起,引弓射击。一时箭如雨下,叛军纷纷坠马倒毙。郭子仪趁势调转队形冲击叛军,叛军大败,安庆绪弟弟安庆和死于乱军之中,卫州被唐军一举攻陷。

安庆绪狼狈逃走,唐军乘胜追至邺城(今河北邯郸临漳),许叔冀、王思礼以及河东兵马使薛兼训也领兵赶来。安庆绪在愁思冈(今临漳西南)组织反攻,又被唐军击败。唐军前后斩首三万级,俘获千余人。安庆绪只得退入邺城坚守,唐军大军抵达,对邺城形成围攻之势。

【04】九大节度饮恨中原

安庆绪被唐军包围于邺郡,整日愁眉不展半点办法也没有,只得派薛嵩去向他的史叔求救。史思明点齐十三万兵马准备援助,却碍于唐军势大没敢轻易进发,而是先派当年与唐军在香积寺激战的大将李归仁,发兵一万屯驻滏阳(今河北邯郸磁县),从远处为安庆绪造势。

十一月,河南节度使崔光远攻陷魏州(今河北邯郸大名县东),肃宗委派兵部侍郎萧华出任魏州防御使。

没多久,史思明兵分三路直指魏州。郭子仪奏请由崔光远代替从没打过仗的萧华。十二月,崔光远赴任魏州刺史。

史思明趁崔光远立足未稳,出动大军攻向魏州。崔光远所部将领李处崟前出迎战,作战不利撤回城中。叛军追到城下,扬声高喊:“李处崟把我们召到这里,为什么不打开城门!”

崔光远以为李处崟叛降,将其腰斩处死。李处崟是崔光远所部骁将,打仗异常勇猛,历来是众人的主心骨。他这一死,军中顿时斗志全无。崔光远看到形势不妙,立即弃城逃回汴州。

十二月二十九日,叛军攻陷魏州,屠杀城中军民三万余人。乾元二年(759年)正月初一,史思明在魏州城北筑坛,自称大圣燕王。

安庆绪还没消灭,史思明公开反叛,李光弼向总指挥鱼承恩提议:“史思明得到魏州按兵不动,无非是想让我们产生懈怠心理,再趁我们不备发动精锐掩袭。请允许我与朔方军进逼魏州,向史思明挑战。他碍于嘉山之败,必然不敢应战。只要相持一段时间,邺城定会攻克。届时安庆绪一死,他就没理由再指挥部众了。”

这么好的方案,鱼承恩却认为不妥,可他又提不出更好的办法,于是史思明、安庆绪与唐军这三方人马就此陷入对峙僵局。

元月二十八日,镇西节度使李嗣业在攻打邺城时,不慎被流矢射中伤重而亡,他的兵马使荔非元礼代替他统领部众。

这位曾远征怛逻斯,靠陌刀扬名于世的一代猛将就这样死于内战之中,临死前仍不断高呼杀贼!

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携重兵围困邺城,他们沿城修筑两层矮墙,挖掘三道沟堑,引漳水灌入城中。城中井水涨溢而出,地面到处都是积水,人们只能搭起架子居住。

安庆绪从冬天熬到了春天,城中粮食吃光,一只老鼠竟能卖到四千文。

唐军都认为攻克邺城只是早晚的事,可是由于没有主帅,无法形成统一号令,只能互相观望。而城中叛军有想归降的,又苦于水深无法出城。就在这样的长期消耗中,唐军彻底松懈下来,完全忽略了一旁虎视眈眈的史思明。

史思明眼见时机成熟,挥军从魏州向邺城进发,让各军在距城五十里的地方扎营,每营发给战鼓三百面,同时敲响,从远方迷惑唐军。

又让各营挑选五百精锐骑兵,每天到唐军阵前挑战。唐军只要出战,他们立即分散撤回营里,把唐军搞的精疲力竭。

唐军的粮食物资全部从江淮一带辗转运送而来,水上、路上押运粮草的人员、车辆、舟船络绎不绝,史思明不断派人换上唐军服装袭扰、破坏唐军粮道,唐军吃不饱饭,军心大乱,处于即将崩溃的边缘。

史思明带领军队直抵唐军阵前,与唐军约定好了决战时间。

三月初六这一天,唐军六十万兵力在安阳河以北列下大阵。史思明统率五万骑兵迎战,唐军认为是游兵,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随着史思明一声令下,五万骑兵毫不畏惧的冲向唐军大阵。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先后与叛军接战,双方死伤惨重,鲁炅遭流矢射中。

叛军冲杀到郭子仪阵前,郭子仪正要迎战,蹊跷的事情发生了。猛然之间狂风突起,将原野上的树木连根拔起。四处弥漫的尘土沙粒扑面而来,天地顿时陷入一片晦暗,伸手不见五指。这风来的过于猛烈,让交战双方都大惊失色。唐军向南溃散,叛军往北撤离,沿途到处都是双方胡乱丢弃的兵甲辎重。

郭子仪令所部朔方军截断河阳桥用以保卫洛阳,所部一万匹战马仅剩三千匹,十万套兵器甲仗几乎全部丢失。

洛阳市民听到唐军溃败,惊骇之下逃入山谷。留守崔圆、河南尹苏震更是弃城而走,逃往襄州(湖北襄阳)避难。

各路节度使也纷纷溃逃本镇,几近疯狂的士卒失去了约束,一路上烧杀抢掠。只有李光弼、王思礼两部整顿部伍,秩序井然的撤回驻地。

郭子仪退到河阳,所部将领相继赶到。众人商量着放弃洛阳,退守蒲(山西永济)、陕(河南三门峡)。都虞候张用济说:“蒲、陕正闹饥荒,还不如固守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州西),与敌决一死战。”

郭子仪采纳了他的意见,派将领韩游瓌、张用济进驻河阳,击退了史思明将领周挚。

战后,九节度上表谢罪。肃宗一概不问,只将崔圆、苏震贬官。

回头再看史思明,他察觉唐兵已退,遂于沙河(今河北邢台辖县)收拢跑散的士卒,重新屯驻在邺城以南。

安庆绪从撤走唐军的营帐中搜罗到不少粮食,与孙孝哲、崔乾佑闭门阻拒史思明,众将领对这一行为都不认同。史思明表现的非常沉稳,既不向南追击唐军,也不与安庆绪联系,只是每天在营中犒劳所部将士。

张通儒、高尚坐不住了,对安庆绪说:“史王为了我们远道而来,按礼节我们应当前往迎谢!”安庆绪有些赌气的说:“随便你们,反正我不去!”

张通儒等人拜会史思明,史思明非常热情,还挤出了几滴眼泪,送给他们不少礼物让他们回城。过了三天,安庆绪仍旧没有来见史思明。史思明暗中让安太清引诱安庆绪,安庆绪本身就是个毫无见识的庸才,在安太清劝说下向史思明上表称臣。

史思明得意的把安庆绪表章出示给所部将士,将士们高呼万岁。为了诓骗安庆绪过来,史思明在回信中假作谦虚,说要与安庆绪结为兄弟之国互相援助。安庆绪再无疑虑,带着三百骑兵前往史思明大营。

见到史思明,安庆绪施礼道:“是臣无能,丢失了长安、洛阳,又深陷唐军重围。全凭您看在我父亲份上赶来救援,臣才得以活命。感激之情,无以复加!”

史思明与安禄山是发小,同时从一名市井无赖加入到平卢军,这些年里生死与共,很有些战斗友谊。见到安庆绪这副皮笑肉不笑的嘴脸,对杀死他爹一事毫无悔过之意,史思明不禁勃然大怒,指着安庆绪怒骂:“丢失两京有什么可说的,你小子身为人子,竟敢杀掉父亲夺取皇位,此种行径为天地所不容。我为太上皇而战,谁要你巧言献媚,给我推出去斩了!”

不等安庆绪醒过味来,左右卫士一拥而上,将他与四个兄弟,以及高尚、孙孝哲、崔乾佑拉出去处斩。张通儒、李庭望等人因提前参拜,皆被授予官职。

史思明率部进入邺城,打开府库犒赏将士,安庆绪所属州、县全部归于史思明。他本想向西进攻,考虑到实力不够,留下儿子史朝义驻防相州(今河南安阳),率军返回范阳休整。

四月初八,逃回驻地的淮西节度使鲁炅,听说郭子仪退守河中,李光弼返还太原,不禁既羞且愧。原因是他的兵在九节度败退时抄掠最凶,前思后想之下竟饮药自尽。

朝廷安排鸿胪卿李抱玉接替鲁炅出任郑、陈、颍、亳节度使。李抱玉本姓安,粟特族人,曾为李光弼偏将,屡立战功,因耻于与安禄山同姓,肃宗赐他李姓。

史思明返回范阳,自称大燕皇帝,改元顺天,立妻辛氏为皇后,儿子史朝义为怀王。用周挚为相,李归仁为将,改范阳为燕京,正式宣布独立,安史之乱也因之进入史思明时代。相较于安禄山,史思明更具战略眼光,对大唐造成的危害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