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黄武六年,公元226年。
邺城,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城,如今在东吴的统治下,呈现出一片新的气象。
太子孙登监国,有条不紊地处理着政务,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与稳重。
而孙权则坐镇邺城,指挥着全局,让大军得以休养生息,为未来的征战做准备。
邺城大殿之上,孙权神色威严,目光落在魏延身上:
“文长,你必须尽快组建起骑兵队伍。”
魏延立刻上前一步,抱拳道:
“末将一定竭尽所能。”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
孙权微微点头,接着道:
“我军缴获曹魏大量战马,朕都交给你。”
魏延心中一喜,再次抱拳:“承蒙陛下信赖。”
孙权微微眯起眼睛,继续下令:
“今年内,必须训练出三万骑兵,明年训练至五万。”
魏延毫不迟疑,大声回道:“末将遵旨!”
随后,孙权的目光转向庞德:
“庞德,从今往后你担任文长的副将。”
庞德闻言,立刻跪地,声音洪亮:
“陛下提拔之恩,末将永世难忘。”
孙权看着两人,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对于征讨并州至关重要。
这一年,吴军上下积极备战,秣马厉兵,为进攻并州做着充分的准备。
整个军营中弥漫着紧张而又充满斗志的氛围,士兵们日夜操练,武器铠甲被打磨得锃亮。
年中时,一封意外的投降书送到了孙权手中,竟是刘封送来,表示愿意尊奉孙权为帝。
朝堂之上,群臣议论纷纷。
庞统站出一步,神色凝重地道:
“陛下,这是刘封缓兵之计,不可相信。”
孙权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冷笑道:
“此等粗糙的伎俩,怎么可能骗得过朕。”
随着秋季的到来,进攻并州的战役正式拉开帷幕。
吕蒙与诸葛瑾率领大军从河东出发,气势汹汹地向并州进军。
陆逊和魏延则从幽州出发,兵锋直指并州。
而孙权亲自率领大军从邺城出发,目标直指壶关。
三路大军如同三支利箭,向着并州齐射而去。
旌旗飘扬,战鼓震天,吴军的将士们怀着必胜的信念,踏上了征程。
孙权率领大军一路挺进,与朱然的部队成功会师。
两支劲旅会合一处,士气大振。
壶关,这座坚固的军事要塞,此刻犹如一颗拦路巨石,横亘在东吴大军前进的道路上。
孙权骑在高头大马上,眼神坚定地望向壶关。
他身披金色铠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尽显王者风范。
朱然策马来到孙权身旁,拱手道:
“陛下,壶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我军士气高昂,定能攻克。”
孙权微微点头,沉声道:
“壶关乃并州之门户,务必全力拿下。”
随后,孙权与朱然共同商议攻城之策。
他们仔细观察壶关的地形和防御设施,制定出详细的作战计划。
吴军迅速行动起来,开始对壶关采取攻势。
士兵们推着攻城器械缓缓前进,投石车不断向壶关城墙上投掷巨石,发出阵阵巨响。
弓箭手们则在后方不断放箭,箭雨如蝗虫般飞向壶关。
城墙上的守军也不甘示弱,顽强抵抗,滚木礌石纷纷落下。
然而,东吴大军士气如虹,毫不退缩。
他们在孙权的指挥下,奋勇向前,不断冲击着壶关的防线。
这场激烈的战斗,让整个壶关地区都笼罩在一片硝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