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催促孙权称王的呼声,越来越高。
群臣都热切地期盼着,实在太想进步了。
大汉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如今神州的话语权,全都被孙权和曹操掌控。
即使他们胡作非为,也没人能够阻挡。
但孙权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北伐的大义。
如果他也称王了,便不能用这个借口讨伐曹操了。
所以孙权很犹豫,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他干脆找了一个避暑的借口,邀约周瑜泛舟震泽。
二人踏上画舫,仿佛步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空灵世界,不再为世俗的案牍所烦忧。
周瑜一袭儒雅素袍,跪坐在琴案前。
修长的手指,轻轻搭在琴弦之上。
琴音由舒缓而激昂,似有千军万马奔腾之势。
又如惊涛席卷拍岸,震撼人心。
孙权坐在船舷上,望着船头穿梭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震泽的微风拂过,带来丝丝清凉与惬意。
身后传来金戈铁马的琴声,周瑜沉浸在与挚友孙策一同征战的波澜壮阔中。
十几年过去了,江东的扩张速度,令人心潮澎湃。
然而,最让周瑜怀念的还是横扫江东六郡之时。
孙策少年有志,杰出通达,和周瑜同岁。
于寿春一见如旧,推诚相待,结成总角之好。
不管孙权夺取的疆土多么地广袤,始终和周瑜有着一道若隐若现的隔阂。
或者说,这根本不是什么隔阂,而是没办法做到“亲密无间”。
不只是周瑜,即使是麾下所有臣子加起来,都没有一个能和孙权交心。
此刻他融入画舫震泽当中,舒适的清风让人身心放松。
远岸的美景,徐徐展开连成一幅画卷。
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画舫悬挂的彩饰依依,随风舞动着柔软的飘带。
此时此刻,孙权抛弃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只有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光。
只要时刻有清风与明月相伴,他便心满意足了。
至于有没有长久相伴之人,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等到一曲终了,周瑜负着双手走上前来。
孙权听到身后沉稳的脚步声,稍稍回眸含笑道:
“公瑾,没想到你大病一场后,反而更加恋旧了。”
周瑜望着苍茫的天地,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感慨与满足:
“我没有辜负伯符的重托,竭尽全力地去完成了,人生已经没有任何遗憾。”
孙权静下心来,询问周瑜一些兄长的往事。
纵使十几年过去了,周瑜依旧记忆深刻。
他栩栩如生地描绘着,孙权听得如痴如醉,
仿佛孙策豪迈的宣言,还在空气中回荡。
周瑜慷慨地诉说着孙策的壮志,孙策的情感。
以及孙策那堪称传奇的一生。
虽然孙权的功绩,远在孙策之上。
可周瑜最敬佩的,还是草创大业的孙策。
“大兄能有公瑾这样的朋友,称得上死而无憾了。”孙权歆羡道。
周瑜平和地笑了笑,使人如沐春风:
“臣下一直有一事不解,既然曹操都已经称魏王了,为何主公不趁势称王呢?”
孙权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望着夕阳的余晖。
柔柔地洒在水面上,泛起一片金黄,整个湖面如梦似幻。
“因为,不只是公瑾觉得我不如大兄,我自己也是如此认为。”
“称王,顺应的是大势。”
“曹操称王,我也称王,说出去一点面子都没有。”
孙权喟然长叹,罕见地向周瑜吐露肺腑。
画舫在一片金色的光芒中,缓缓前行。
孙权情不自禁地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给人一种陶然忘倦的愉快体验。
“如今江东的大势早就成了,莫非主公担心的是刘备之死的影响?”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更别提刘备的所作所为了。”
“主公应该放宽心胸和眼界,一直向前看才对。”
周瑜站出来劝说,很明显也受到了群臣的影响。
“再等两年吧,不必急于一时。”
孙权袖袍凌风,语气相当平静,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兴致。
这和他扩张的速度和野心,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姿态。
周瑜识趣地默不作声,吩咐画舫靠岸。
夜间在湖面逗留,也是相当凶险的一件事。
浩浩荡荡的船队,缓缓地驶向岸边。
孙权惊鸿一瞥,看到邻船有一名体态窈窕,穿着单色襦裙的女子。
纵使他阅美无数,仍旧感到惊艳。
他派周泰前去打听,竟是步骘家的游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