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府,书房内,灯火昏黄。
方令舟坐在书案前,眉头微蹙。手中的笔在纸上划过,却始终没能写下一个字。
方好静静地站在一旁为他研墨,见他迟迟不落笔,忍不住问道:“爹,您在想什么?”
“什么?”方令舟似乎没有回过神。
“您想写什么?”方好又问。
方令舟抬起头,看着方好,愣了好一会儿,才轻叹一声:“我回来时,发现城中萧条,百姓们惴惴不安,一时找不到行之有效的办法安抚他们。”
方好点了点头,他能理解方令舟的担忧,毕竟战争,永远是平民的噩梦。而要想成大事,不仅要对抗外敌,还要安抚内患,不论任何时候,民心,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既是想要安抚他们,就需先知道他们怕什么。”方好沉吟着,轻声说道,“其实无外乎两点而已,生命是否安全,生活是否正常。”
“不错。”方令舟微微颔首,问道,“你可有什么对策?”
“爹,您太累了,不然怎么会想不出来呢?”方好轻轻一笑,“以史为镜,总能找出一些方法的。”
方令舟一怔,随即轻叹一声:“是啊,的确有点心急了。”他放下笔,站了起来,轻轻拍了拍方好的脑袋,笑道,“走吧,陪为父出去走走。”
父女俩漫步在庭院之中,夜色渐浓,府中的灯火星星点点,好似雨后初晴的星月,方令舟的眉头依旧紧锁,心中的忧虑,也如同这黑夜一般深沉。
“爹,您看这夜色。”方好用手中的灯笼轻轻指了指天空,“百姓们所求的,不过是一盏能照亮归途的灯火,一顿能温饱身体的热饭。”
方令舟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女儿的脸上,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接着说。”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稳定人心,二是恢复生产。”方好微微一笑,“对于城中的百姓,我们可以发布安民告示,告示中要以约束军士为主,承诺大军驻守,会与百姓秋毫无犯,并颁布严刑峻法,借此保护他们的安全。”
方令舟微微点头,示意方好继续。
“而对城外的百姓,那些因战乱而受损的房屋,我们可以组织人手进行修复,也可以搭建临时住所,重新为他们划分农田,为他们提供种子和农具,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方好停顿了片刻,又补充说道,“而不论城内还是城外,减免赋税永远是最为直接的方法。咱们不是朝廷,不用考虑这么多,所做的一切都只为了一点……”
“安抚百姓,收拢民心,得到他们的拥护。”方令舟接话说道,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不错!”方好点了点头,“女儿相信,只要我们真心为百姓着想,他们一定会支持我们的。”
“好,就按照你说的办。”方令舟沉声说道,“好好,安民告示就由你亲自来写,待我竖起义旗的那一天,贴遍整个北豫!”
方好笑着欠了欠身:“女儿遵命。”
方令舟看自己闺女难得调皮一下,不禁抚须长笑起来,心中的阴霾也随之驱散了不少。
父女俩继续在庭院里散步,不多时,门子领着王英走了过来。
“将军。”王英抱拳行礼,他的身上还带着战场上的血腥味,脸上却满是兴奋和激动,“陈永芳已经归降,狮子岭山匪合计两万三千余人,除去阵亡的,逃散的,共计一万四千六百三十人,已经全部归于将军帐下!”
方令舟的表情微微一滞,随即便是大喜:“带我去见他。”
城东大营,火把通明,照亮了夜空。
陈永芳带着数十名山匪头目站在演武场中央,他们的衣服破烂,脸上满是尘土和血迹,但眼中却闪烁着不安和期待。刚一看见方令舟的身影,便齐齐跪倒在地。
方令舟走上前,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哪位是陈二当家的?”
陈永芳抬起头,看着方令舟,拱手应道:“囚俘陈永芳,见过方将军。”
方令舟与之对视,良久,才淡淡问道:“陈永芳,你可愿降?”
陈永芳纳头拜倒:“愿降。”
方令舟微微点头,上前将他扶了起来:“从今往后,你们便是我方某人的兵,以前的恩怨,既往不咎。”
他的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他们互相交换着眼神,目光中满是惊讶和欣喜。
“多谢将军!”陈永芳再次跪倒在地,身后的山匪们也纷纷跪下,高声谢恩。
方令舟摆了摆手,让众人起身,目光再次落在陈永芳的脸上:“陈二当家,你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陈永芳微微一怔,随即明白过来:“愿舍此残躯,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方令舟的目光在陈永芳身上停留了片刻,他能感觉到这个男人的不同寻常。在这种绝境之下,那双眸子依旧明亮,没有绝望,没有恐惧,有的,只是一种淡淡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渴望。
“好。”方令舟点了点头,转身对王英说道,“王英,你带陈二当家去洗尘更衣,随后在去见见其他将领,互相熟络熟络。”
“是。”王英领命,带着陈永芳等人离开。
方令舟望着众人远去,心里明白收编这些山匪只是第一步,如何利用,如何让他们真心归附,才是关键。
他在原地又站了一会儿,便也回了将军府。书房内依旧闪烁着烛光,方好正坐在桌案前静静地等着他。
“好好,安民告示写好了?”方令舟走上前,看着桌上的纸张。
“写好了,您看看。”方好起身扶方令舟坐下,将写好的告示递给他。
方令舟接过一看,顿时眼前一亮,方好不仅将她之前的想法全部写了进去,同时列举了朝廷近些年的一系列过错。除此之外,还增加了一些安民的细节,比如对老弱病残的特别照顾,对孤儿寡母的特别关怀,以及对因战乱而失业的匠人的安置。
“很好。”方令舟极为满意地点了点头,“你这一张纸,胜我数万大军!”
三日后,午时,邺邱城东门。
方令舟一身戎装,站在城楼上,目光如炬,俯瞰着城下黑压压的人群。城外三军将士列阵以待,士气高昂,百姓们则聚集在城内,议论纷纷,脸上既带着不安,同时又有着一丝隐隐的期待。
他们已经看到了遍贴全城的告示,心中虽然还有疑虑,但也得到了一丝安慰,因为至少目前来看,方令舟并没有忘记百姓的疾苦。
“将军,一切准备就绪。”王英走到方令舟身边,低声说道。
方令舟微微颔首,竭力平复着激动的心情。他环视四周,见所有人都在等待自己的命令,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豪情,一把拔出腰间佩刀,猛地向前挥出:“竖旗!”
霎时间,整座城墙上同时竖起十数面红底黄边、绣着滚龙图案的帅旗,旗中间一个斗大的烫金“方”字,醒目异常。
而在这排帅旗中间,一杆杏黄大旗尤为突出,旗杆顶端挂着一颗人头,人头下的旗帜在空中猎猎作响,旗上绣着八个大字:「吊民伐罪,顺天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