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浩介绍完中国的八大菜系,并讲述着自己曾经游历过的地方,正讲得起劲时,却听到海珍的手机响了起来。海珍看了一眼手机屏幕,然后站起身来,拿着手机走到外面,以免影响到其他人。
电话那头传来了周经理的声音:“海珍,明天厂里工会要组织一次活动,需要你来主持。
海珍欣然答应道:“好呀!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后天恰逢初六,是个非常吉利的日子,如果能把厂里那些准备结婚的员工们都召集起来,举办一场集体婚礼,岂不是更热闹、更有意义吗?到时候,您可以代表厂领导,赵主席代表工会,一起上台发表致辞,这样既能展示我们企业的凝聚力,又能给大家带来欢乐,何乐而不为呢?”
周经理听后哈哈大笑:“哈哈,你真是个机灵鬼,这个主意不错,我同意。但是,参加集体婚礼的新人们必须穿着统一的服装,婚纱和西装也要统一款式。”
海珍连忙摇头表示反对:“不不不,那样太普通了。我觉得应该让新郎新娘穿上传统的汉服,这样整个婚礼仪式将会更加独特、更加美丽。汉服可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民族服饰之一哦!”
“听说苗芳和覃祥兵要在十一月结婚,覃祥兵正在布置婚房,你知道这件事吗?”周经理在电话那头说道。
“我知道啊,他还邀请我去参观他的新房,并说要给我们做酸菜鱼呢。”海珍笑着回答。
“那就好,我先挂了,记得明天来主持工会活动哦。”周经理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海珍放下手机,转身走进屋里。苗芳和杨柳见状,立刻围上来问道:“刚才是谁给你打的电话呀?”
“是周经理啦,他让我明天主持工会活动。我跟他说,希望能在后天为结婚的朋友们举办一场盛大的婚礼。”海珍笑着解释道。
“哇,那真是太棒了!”苗芳兴奋地说,“我还从来没有参加过集体婚礼呢,一定很有趣!我们提前举行婚礼。”
“是啊,而且还是穿汉服举行,肯定会很壮观!我们也加入。王茜,易彬,人生大事,图个热闹,新鲜,有意义,你们说对吗?”杨柳也附和道。
“好吧,我喜欢这种形式,易彬,你不支持?”王茜说道。
易彬没有反对,他同意了。
“参加完婚礼,我就远赴他乡,为研究生最后冲刺。”王茜说道。
“不过,这么大的活动,准备工作可不少啊。”海珍担心地说,“我们得赶紧商量一下细节,还要联系汉服商家,确保服装及时到位。”
“放心吧,我们大家一起帮忙,一定能办得成功的!”苗芳拍着胸脯保证。
于是,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开始热烈地讨论起婚礼的各项事宜。他们充满激情,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场别开生面的集体婚礼。
“好,那就让我们来详细规划一下这场独特的婚礼吧!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婚礼的日期和地点。然后,要联系专业的汉服设计师,定制适合每个人的汉服款式。同时,还得安排好婚礼的流程和节目,让整个仪式既庄重又有趣味性。
另外,场地布置也是关键环节,要打造出一个古色古香、浪漫唯美的氛围。当然,美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要精心挑选传统的中式佳肴,让宾客们品尝到地道的美味。
还有摄影摄像团队,一定要记录下每一个美好的瞬间。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邀请亲朋好友共同见证这个特殊的时刻,让他们也感受到这份幸福与喜悦。”杨柳兴奋地说着,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
其他人也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的神情。他们的热情仿佛被点燃了一般,对于即将到来的集体婚礼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董师傅,后天就是集体婚礼了,您的牡丹图准备好了吗?\" 海珍好奇地问道。
董师傅微笑着点了点头,回答道:\"牡丹图已经准备就绪,关于古诗词方面,我们可以先告一段落了。现在我想尝试学习写一首词。十六字令(苍梧谣,归字谣),这是一种单调的词牌,只有十六个字,并且要求三平韵。具体格式如下: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十六字令三首》是政治家创作的三首词,大家很熟悉,原来有词谱。”苗芳说道。
“诗有诗谱,词有词谱,这样才不乱。”董师傅说道。
这三首小令都描写了长征路上的山,气势博大雄浑,豪放洒脱,气韵天成,尽显山之体势、风骨,也折射出作者宏大的胸襟和抱负。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它们共同的显着特点在于运用了整体象征的创作方法。象征是人们常用的艺术方法,如有人用狮子象征力量,有人用鸽子象征和平,有人用香草象征美人,有人用同海的搏斗象征人生拼搏等。毛泽东在此则用山的形象来象征红军形象,通过他的精巧艺术构思,让象征者与被象征者在气势、气概、精神、气质诸方面,获得了内在联系。它们既都是写山,同时又都是写红军,既是咏山曲,又是歌颂英雄红军的乐章。三首各写出一个侧面、一个特点,表面上处处写山,写山峦姿态,山野情趣,翻山滋味,实际上是处处借山象征红军,通过咏山来歌颂红军。
它们虽是小令,但格调却是雄浑豪放的。意境磅礴、壮观、豪迈;夸张、比喻、象征、衬托、赞叹、抒情、寄意并举;同调重奏复沓、往复旋回,节奏紧凑,回肠荡气,非同凡响。
【其一】
第一首表面上是极写山之高,实质上是写红军越过高山时,所表现出的藐视困难、一往无前、不可屈服的精神气概。毛泽东引了一首民谣作为原注,那民谣正是极力形容山之高的,高到仅仅“离天三尺三”,因此“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一般的人和马都得向它屈服。然而,红军在这样的高山面前,却“快马加鞭未下鞍”。这里的“快”字是状写马的行进速度的,马在如此高山面前毫无畏色,没有止步。依旧快速前进;而骑在马背上的人则更神气了,居然还要加劲扬鞭催快马,因而人、马都飞驰而过。未下鞍,一是说红军的马过时没有卸鞍,一反民谣所说的“马过要下鞍”的习惯;二是说红军过时没有下马,当然也不会低头,一反民谣所说的“人过要低头”的习惯;那么,无疑是高山低头了。同样险峻的高山,在不同的人和马面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情况,这便富于神奇性地反衬了红军足以征服一切艰难险阻而不为任何艰难险阻所屈服的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毛泽东写得很幽默,待到纵马扬鞭飞奔过去以后,再回头仰望,不觉猛然大吃一惊。惊,既是对极高极险的山望而吃惊,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翻越高耸云天的大山后的惊喜、自豪的神情。“离天三尺三”并非实数,而是夸张,用夸张笔法极写山之高峻,从而反衬、烘托红军飞驰过山的英雄形象,突出红军一往无前的精神气概和实现战略转移的急迫心情。
【其二】
第二首表面上是极写山之大,写群山之磅礴、险峻,实质上是写红军在万山丛中英勇战斗的雄伟、豪迈的气概。毛泽东首先用大海来比喻、描写山:“山,倒海翻江卷巨澜。”毛泽东从高处放眼望去,千山万岭逶迤起伏,因而他感觉势如江海倒翻,怒潮猛卷,连天排空,汹涌澎湃。接着,又用驰骋中的万马来比喻、描写山:“奔腾急,万马战犹酣。”诗圣杜甫在《病橘》中用过“奔腾”一词: “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即飞奔急驰之意。毛泽东再加一“急”字,则其快如飞之速度已达极点。毛泽东久望险峻的群山,联系自己指挥千军万马南征北战的深切体验,因此又觉得它们恰如鏖战中的千军万马在奔腾。这样,毛泽东连用两个比喻,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千山万岭的磅礴、雄伟的气势。
但是,在毛泽东的艺术构思中,山的雄姿与红军的雄姿是相对应的,写山就是为着写红军。群山万岭的雄伟气魄,正可见红军的伟大气魄。群山万岭正是红军历经之地,因此人们既可想见红军在那里急速进军的英雄姿态,也可想见红军在那里的战斗姿态和激战场面,从而使雄姿英发、骁勇善战的红军形象,巍然屹立起来了。
【其三】
第三首表面上是极写山之坚,写众山之坚固、坚强,实质上是写红军崇高、坚韧的意志和中流砥柱的作用。首先通过比喻写众山之高峻峭直:“山,刺破青天锷未残。”毛泽东把林立的山峰比作宝剑,说高峻峭直的山峰,像一把把锋利无比的长剑刺向天空,而且竟把青天刺破了锋芒尚无分毫残损,这是何等坚利。天欲堕,赖以拄其间。”这当然是一种假设,意谓即使天塌下来也不要紧,有挺拔的高山像擎天柱一样把它顶住,这又是何等坚固、何等坚强啊!这实质上是写红军的坚韧不拔和锐不可当,写红军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写红军的崇高地位和伟大作用。毛泽东以词句的形式告诫世人:有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在,中华民族的江山无论如何塌不下来,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是中华民族的中坚、栋梁、柱石。
“看来,忆江南是词牌名啊,年轻人喜欢鹧鸪天也是词牌名呢,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其他的?”董师傅笑着问道。
这时只见海珍从人群中走出来,边说边走:“我知道很多!”然后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开始在下面写下一些词牌名。
16字令花
其一:花,红艳三春似锦霞,瑶池种,芳迹遍天涯。
其二:花,大泽泉潭处处家,清香溢,鱼戏路人夸。
其三:花,盛世东都好物华,谁能比?皇苑帝王家。
忆江南
多少梦,梦里是杭州,苏堤春晓风云会,柳浪闻莺烟雨处,西湖一叶舟。”
“哇!原来你还会写词啊?这可真是太厉害了吧!”苗芳瞪大了眼睛,一脸惊讶地看着她,忍不住赞叹道。
“是啊,真没想到你竟然有这么厉害的才华!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呢!”杨柳也跟着附和道,眼中闪烁着钦佩的光芒。
然而就在这时,董师傅却突然站出来说道:“你们都别忙着夸奖她,先让我来考考她再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和挑战的意味,似乎想要看看她到底有多深的功底。
他说完,就用十六字令(云风雷)其一:云,四海漂浮自在身,瑶台去,仙迹了无痕。
海珍听后,觉得很有意思,便开始思考如何对出下联。她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但始终无法想出合适的词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她越来越着急,不停地摇头挠腮,眉头也皱成了一团。
“这可怎么办啊?”海珍自言自语道,“我怎么就是想不出下一首呢?”她感到自己的脑子像是被堵住了一样,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突破思维的瓶颈。
董师傅看着海珍一脸茫然的样子,便开口念道:“其二:风,走石飞沙蔽日空,天昏暗,人迹隐无踪。其三:战鼓声声天欲摧,神兵至,朗洞显神威。”
众人听后纷纷拍手称赞,尤其是对第三首诗更是赞赏有加。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当前的实际情况,将朗洞这个地方与中印边境联系起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战争场景。这种活学活用、与时俱进的写作手法让人眼前一亮,也让人更容易产生共鸣和联想。
这时,海珍手机响起,海珍一看,是县里编辑部的,她没有再在外边,就问到:“高峰小说能出吗?”
“可以,现在出版好,明天就可以分发图书。”一个编辑说。
海珍看着心心念念期刊,小说出版了,就松一口气,明天,后天,就有很多事情要做,忙完这些事,她就要去上海,迎接她的是全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