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阿彩不禁觉得有些好笑地看向眼前的小丫头,心中暗自感叹道:
这家子人实在是太过憨厚老实了些!
他们怎么就不会多去想一想呢?
看看刘招娣后来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顺遂,甚至还成功地代替她回到了亲生父母的身旁……
“说起来,你应该清楚吧,其实你并非你父母真正意义上的亲生孩子哦,而是被刘招娣给顶替了身份。对于这件事,难道你一直都毫不知情么?”阿彩眨着眼睛,好奇地询问起小丫头来。
小丫头依旧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声音略微低沉地回答道:
“关于这些真相,直到经历过上辈子的时候,我才终于知晓了一切。
然而那时已经太晚了,属于我的东西早就莫名其妙地落入了刘招娣的手中。
可我却拿不出任何有力的证据能够证明自己的身世,那又能如何呢?”
说到此处,小丫头不由得长长叹了口气,神情显得格外落寞与无助。
见此情形,阿彩稍稍沉默片刻后,紧接着再次开口问道:“
还有啊,既然如此,那么你有没有认真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每一次你的生命都会在还未到达三十岁之时便戛然而止呢?
难不成其中就不存在一些蹊跷之处吗?”
“我也不太清楚!
我就只读了两年高小而已。
字倒是认得一些,可就是不会写!
对于这个事情嘛,我心里有点儿感觉,但真要说起来又讲不明白到底是咋回事儿!”
小丫头眨巴着那双清纯的大眼睛,一脸迷茫地回答道。
阿彩听后微微点头,表示理解。她心里很清楚,眼前这个小丫头可是 1944 年出生的。
在那个年代,尤其是在偏远的山村里面,能够读到几年高小都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毕竟当时的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很多孩子连上学读书的机会都没有呢。
想到这里,阿彩不禁对这个小丫头产生了一丝好奇。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不仅能够拥有那神秘的[转运珠]。
而且还有如此神奇的能力,可以让刘招娣去吸取小丫头的寿命?
庙里求来的,这才是说谎,庙里修功德的,怎么会出现这么害人的东西!
这个人的身份和背景一定不简单!
一想到这些,阿彩心中的兴趣愈发浓厚起来,她决定要好好探查一番,揭开这个谜团背后隐藏的真相。
如今已是 1950 年,小丫头所居住的这座山头上的寨子看似宁静祥和,但阿彩却深知其中潜藏着巨大的危险——极有可能有敌人隐藏于此。
想到这里,她不禁咂舌道:“啧啧,我倒要好好瞧瞧,你们究竟都是些什么人?”
阿彩凝视着小丫头那略显黯淡的魂魄,心中一阵叹息。
她明白,小丫头几番重生可谓时运不济,其原本拥有的好运正一点点地被消磨殆尽。
即便日后能够转世投胎,恐怕也难以投身于富贵之家。
于是,阿彩心生怜悯,毅然从自己的魂魄中抽取了一丝珍贵的功德之力,并轻轻一拍,将其注入到小丫头的魂魄之中。
如此一来,哪怕小丫头未来无法大富大贵,至少也能过上小康生活。
做完这件善事之后,打开地府大门,阿彩目送着小丫头的魂魄进入地府通道,而后才缓缓收回目光,让自己的魂魄重新回归到小丫头的躯体之内。
然而就在此时,她突然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这具小丫头的肉身已经极为脆弱,几乎快要支撑不住她强大的魂魄力量。
说时迟那时快,阿彩当机立断,迅速封印住了自己绝大部分的魂魄,这才勉强稳住了局面,避免了肉身崩溃的惨剧发生。
待一切安顿妥当,阿彩开始仔细检查起自身的装备来。
很好,那个熟悉的系统背包和[家园]功能,它们此刻都处于被封禁的状态。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凭借着敏捷的反应速度,阿彩机灵地将那件名为[仙器·玲珑九格妆奁匣]的宝物紧紧握在了手中。
不仅如此,经过一番探查,她发现存放在灵魂深处的那口神秘彼岸花棺材似乎也依然可以正常使用。
确认完这些重要物品的状况后,阿彩没有丝毫耽搁,立即打开了妆奁匣中的增灵一栏。
只见里面摆放着各种珍稀丹药,而其中一瓶散发着浓郁药香的[极品回春丸]瞬间吸引了她的注意。
阿彩毫不犹豫地从中掏出一小瓶,小心翼翼地用指甲刮下约二十分之一的粉末,然后一仰脖,全部吞了下去。
随着药丸粉末顺着喉咙滑入腹中,一股温暖而强大的药力瞬间扩散开来,滋养着她受损的身体……
她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一张散发着淡淡灵光的除尘符,小心翼翼地将其撕开,然后轻轻朝着自己身上一拍。
刹那间,一股柔和而神奇的力量迅速蔓延开来,所过之处,无论是沾染在衣物上的灰尘还是泥土,都如同遇到克星一般纷纷脱落消散。
就连那原本因为雨水浸透而湿漉漉、黏糊糊的衣服,也在这股力量的作用下眨眼间变得干爽起来,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阳光的洗礼。
做完这些之后,阿彩微微眯起眼睛,再次集中精神,开始仔细检查起小丫头脑海中的记忆。
通过一番探寻,关于这个小丫头的身世信息逐渐清晰地展现在他眼前。
原身这个小丫头名叫李绵绵,于 1944 年呱呱坠地,她还有个可爱的小名叫做阿彩。
李绵绵的养父名叫李怀山,是一个勤劳朴实的汉子;养母则名为高氏菱藻,是位温柔善良的女子。
他们一家人生活虽然不算十分富裕,但却充满了温馨与和睦。
此外,李绵绵还有两个疼爱她的哥哥,大哥李景奇今年已经十岁,聪明伶俐且十分懂事;二哥李景洪也有九岁了,性格活泼好动,总是能给家里带来欢声笑语。
说起李家,其实他们一家是在五年前那场可怕的战乱中被迫逃离家乡,一路辗转流离,最终才来到了这座位于秦岭北侧的豁山寨。
这里的人们大多和李家有着相似的遭遇,大家都是为了躲避战火的摧残,才陆陆续续汇聚到这处相对安全的地方,并逐渐形成了如今这个小小的山寨。
然而命运的齿轮总是不停地转动着。
就在这次李绵绵幸运获救之后不久,整个豁山寨迎来了一次重大的变革——政府工作人员不辞辛劳地上门劝说,希望寨子里的居民能够走出大山,前往更为平坦开阔的秦岭山下定居。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寨民们最终决定听从政府的建议,于是乎,曾经的豁山寨摇身一变,成为了如今的豁山村,开启了一段崭新的生活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