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乾隆那自认为气势十足的话,赵匡胤一时间也有些不知该说些什么。

别说作为皇帝了,就是作为寻常百姓而言,敢吃那玩意,也不该拿出来炫耀吧?

“呸,朕的意思是,朕都敢拿吃S出来做赌注,他刘恒敢吗?”

“他不敢,说明他对韩信跟刘邦也同样没信心!”

“相反,朕对忠亲王充满了信心,他有十足的机会击溃汉军!”

乾隆连忙解释道。

再放任传下去,他就是多长几张嘴,怕是也说不清了。

“寡人对淮阴侯有绝对的信心,但这种赌注,着实不是正常人能想出来的。”

“正常人没事谁会想到要去吃那玩意?”

“但凡是从前没吃过的,也说不出这种赌注来吧?”

刘恒恶心坏了。

他着实是没想到,自己不过是试图让他人安心,结果竟然引来了乾隆的注意。

并且还让其说出了这么离奇的一番话来。

至于赌输了之后,无论乾隆是选择履行赌约还是赖账,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那个时候,在天下人的眼中,甭管他吃不吃,那都是吃过了。

“朕什么时候说自己吃过那玩意了?”

“尔等休要曲解朕的意思,朕只是说对于忠亲王有着十足的信心罢了。”

“你们这些狗奴才,就知道在这污蔑朕,殊不知,事实会将尔等的脸都打肿!”

“看着吧,忠亲王定然能够摧枯拉朽般的将所谓的兵仙和高祖,尽数踏平!”

乾隆再一次暴怒。

他身后的傅恒默默的瞅着他。

着实是很想说,陛下,你方才的话就是很有歧义啊。

该说不说,自从这天幕出现以来,他受的窝囊气,可比前半辈子还要多的多!

毕竟有些话他实在是想说,却也知道,这些话一旦说出口,不出意外就是九族剥离之术等着他。

可不说出来,属实是心里憋的难受。

陛下,您能不出丑了吗?

虽然在傅恒看来,多尔衮这一战的压倒性胜利也同样板上钉钉,可乾隆方才那些话说出来就着实有些不太合适了。

“你这么看朕做什么?难不成你也觉得,朕说错了?”

此时乾隆察觉到傅恒的眼神,顿时不满质问。

“怎么会呢,陛下,奴才是觉得,您说的对。”

“忠亲王勇猛无畏,加上我大清勇士天下无双,定然能够轻易击溃敌军!”

哪怕是昧着良心,傅恒也只能连连点头称赞。

一边是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一边是对不起自己的九族,孰轻孰重他还是能拎清的。

“那是自然,看看,我大清勇士无敌的姿态!”

“赶紧看,刚一接触,便是摧枯拉朽的平推了过去!”

“所谓的援军,根本就是不堪一击!”

“这韩信甚至还怕败的不够快,竟然将原本就孱弱的兵马给分散了。”

“还兵仙呢?连朕都知道,战场之上主动切割己方兵马,乃是兵家大忌!”

原本乾隆还没那么好被糊弄过去,但天幕中所发生的一切,直接将他的注意力都给吸引了过去。

韩信那突然出现的援军并未让多尔衮有丝毫慌乱。

毕竟一眼看去,就能看出是一帮杂兵。

装备不齐全,且个个骨瘦如柴,一副连饭都吃不饱的模样。

这样的援军,能有什么威胁?

多尔衮甚至觉得,他们没有跑死在路上,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叛军昏头了,竟然裹挟着百姓上战场!”

“众将士,你们看到了吧?我大清虽然有铁血手段,但可从未做过裹挟奴隶上战场的事!”

“孰优孰劣,应该已经一目了然了吧!”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多尔衮仿佛已经忘了,曾经他们攻城最喜拿刀枪逼迫百姓走在最前威胁守城将领的事。

然而战况到了这一步,他下面的人也并未注意到其话中的漏洞。

这一刻,不管是清军骑兵,还是来自大顺军的降卒,眼中都只有那些仿佛在送死的杂兵。

这些人在他们眼中不是什么援军,反而更像是会跑的军功。

装备不全,骨瘦如柴,一看就没有多少反抗能力!

且还被他们的主帅分割了阵型。

虽然不知道敌军主帅为什么要这么做,但这些被分割成或十人或百人的兵马,完完全全就是来送死的!

甚至都没等到多尔衮下令,便已经有大量兵马冲向了韩信所率领的援军。

若非多尔衮及时阻止了部分人,正面战场险些都要直接崩溃。

相比于那些所谓援军,威胁更大的反而是身处于正面,且依旧还在发起猛烈冲击的刘邦!

“别贪功冒进,先挡住面前这伙敌军最后的冲击!”

“收割战功的时间有的是,只要击溃眼前之敌,剩下的敌人皆不足为虑!”

多尔衮觉得,大局已定,胜券在握了。

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制止将士们抢功,将更多的功劳留给自己人。

就比如那帮流民,没有丝毫战斗力,却拿上了兵器。

在他眼中,也同样是跑动的功劳。

这么简单就能够收割的功劳,那自然是要留给他的八旗子弟!

“取敌将首级者,官升三级,赐爵位!”

“众将听令,加官进爵的时候到了!”

“杀敌,建功!”

“杀光他们,这天下都是我大清的!”

多尔衮依旧剑指刘邦,却没注意到,在他身后,已经有不少人偷偷的离开了前行的攻势。

或者说,越来越多的人,被韩信所率领的那帮行走的军功给吸引了过去。

他们之中绝大部分人本就是大顺军出身,根本谈不上什么军纪严明。

在他们眼中,与其抢前方那硬骨头主帅的脑袋,不如去收割后面几乎伸手就有的军功。

只要割下的脑袋足够多,也未必比抢到脑袋差多少!

随着战事的发展,多尔衮也逐渐察觉到了不对。

怎么正面战场的人越打越少?

“人呢?我军将士都去哪了?!”

“那帮降卒都跑哪去了!”

这个时候,他陡然反应过来才向两侧看去。

他的数万兵马正追着两三千杂兵到处追杀。

甚至有不少人都快追没了影。

不对劲,一万分的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