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告诉齐桓公,这申侯也不是什么好玩意,他这就是属于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背后捅刀子的人,齐国千万不能接纳这种人。
再说了,听说现在郑文公和陈宣公,周惠王联手,准备废掉太子姬郑,另立王子带为太子,既然这样,那就还让申侯在郑国牵制郑文公,将来也好维护太子姬郑的太子位。
郑国用申侯来搞齐国和陈国,那我们就用申侯搞他郑文公,公开嘉奖申侯,让郑文公以讨伐楚国申侯有功为由,让他把虎牢关那块封地赏赐给申侯。
这样一来,申侯定然对齐侯感恩戴德,虎牢关是雒邑的南大门,正好挟制住周天子和郑文公。
齐桓公大喜,于是决定带着申侯,齐国,郑国,鲁国,曹国,邾国五国联军开始讨伐陈国,理由是陈国大夫辕涛涂居心叵测,为了躲避供应军需物资,竟然欺骗齐桓公让大军改道东海,并且有传言说陈宣公妄言周王室废立,干涉周王室家事。
齐桓公带着大军前往陈国都城宛丘,陈宣公一看齐桓公识破辕涛涂的计谋,来找陈国算账,于是和辕涛涂商议。
辕涛涂道:“这申侯是个小人,背后暗箭伤人,我原本为了陈国利益出此计策,现在不但没能使得陈国得利,反而受到连累被讨伐。”
是微臣无能,不能替国君分忧解难,反而拖累国君,国君放心,这件事你只需要将所有罪责推到我身上即可,我早晚会找郑国和申侯报了此仇。
陈宣公无奈之下只得投降,向齐桓公认错,告诉齐桓公,自己对于辕涛涂一事毫不知情,还望齐桓公原谅。
齐桓公道:“那关于外面流传陈侯与周天子商议废立太子一事,可是属实”。
陈宣公矢口否认,并且明确表示,陈国一向是拥护齐侯,遵循周礼,怎么会做出如此违反宗法的事情。
齐桓公道:“好!既然你没有参与辕涛涂一事,也不支持周王室的废立之事,现在你就把辕涛涂交出来,然后跟着大军前去首止会盟,咱们在首止公开宣布拥立太子姬郑,维护周礼宗法制”。
陈宣公无奈只得答应,最后将辕涛涂交给齐桓公处置,齐桓公大怒之下,要杀了辕涛涂。
管仲道:“虽然辕涛涂献计算计国君,但是此人乃是为了陈国利益而做出这样的事,事发之后,又主动替陈宣公承担所有责任。
如此乃是忠义之人,自古有云,杀圣贤忠义之士不吉,放了他会让天下人更加敬仰国君之德”。
齐桓公于是放了辕涛涂,大军继续朝着西北而去,来到郑国之后,齐桓公与郑文公商议。
这天下大乱,起源于礼崩乐坏,诸侯们不守礼法所致,所以这次准备在首止举行会谈,召集诸侯们力挺太子姬郑为王室储君,抵制周惠王的废长立幼荒唐之举。
郑文公一听,自己原本不想参与立储一事,但是到头来还是躲不过去,齐桓公这是逼着自己支持太子姬郑,没办法,齐桓公如日中天,郑国自然得罪不起,于是郑文公表示支持齐桓公的倡议,前去首止会盟,支持太子姬郑。
齐桓公接下来的话就让郑文公很是不高兴,他告诉郑文公,这次讨伐楚国,对亏了郑国大夫申侯,要不是他,自己也不会发现辕涛涂和陈宣公的阴谋诡计,所以这样有功之臣,应该加以奖赏。
我看申侯为人精明能干,不如把虎牢关那块封地赏赐给他,正好可以替郑国和周王室把守大门。
郑文公听完后当即就火了,心说申侯你可真行,不为郑国利益着想,反倒是去破坏辕涛涂已经说好的计划,让郑国平白无故多花军费,这也就算了。
现在什么意思?,他申侯对你齐桓公有利,你倒是拿齐国财物赏赐他啊,你倒好,齐桓公你这是慷他人之慨,拿我郑国的土地送给申侯做人情,简直是欺人太甚。
但是如今齐桓公大军压境,郑国现在还不敢得罪齐桓公,这次伐楚肯定是得罪了楚国,如果要是再把齐国得罪了,郑国里外不讨好,没准就要被组合双打。
想到这里,郑文公只得忍气吞声,当即将虎牢关赏赐给了申侯,叔詹告诉郑文公,这申侯可不是什么好玩意,姓申的到了哪里都会惹出祸事,咱们要小心啊!
郑文公道:“念在都是亲戚的份,他今后要是老老实实也就算了,要是早起出幺蛾子,可别怪我心狠手辣”。
随后郑文公跟着齐桓公来到首止,齐桓公对外宣称,今后天下诸侯要恪守周礼,尊王攘夷。
而礼法的核心就是遵守嫡长子宗法制,这次会议主题就是从今以后,各国诸侯不得废嫡立庶,不可以妾为妻,不可颠倒伦常,匡正天下不正之风。
齐桓公派人前往成周雒邑,向周惠王汇报首止之会的核心内容,杜绝周惠王的废长立幼之心,并且告诉周惠王,周天子应该向天下人做出表率,明确太子姬郑的太子君位,防止心有不轨之人借题发挥。
齐桓公为了坐实太子姬郑的储君之位,以侯伯长,霸主的身份正式邀请太子姬郑前往首止会盟。
周惠王这下子算是彻底凉了,自己废长立幼的火苗被齐桓公一盆冷水给浇灭了,齐桓公算是把周惠王得罪了,周惠王心中愤愤然道。
齐侯啊齐侯,若不是老子我授权给你,不辞辛劳的为你摇旗呐喊,这天底下又有何人能知晓你齐桓公的名号?
行行行,你如今竟是铁了心要与老子死磕到底了不成?居然胆敢跟你老丈人我叫板,看来不给你点颜色瞧瞧,你怕是不知道这天下他依旧还是姓姬呐!
无巧不成书,就在此时,那楚国与齐桓公于召陵会盟过后,楚成王的心里别提有多窝囊了!
他整日寻思着找个由头好好出一口恶气。思来想去,他便将目光投向了远在京城的周天子。
原来,楚成王早就有所耳闻,这周惠王有意废除长子之位而立幼子为王。可偏偏这齐桓公却和那太子姬郑交往甚密,毕竟齐桓公可是人家太子姬郑的亲姑父呀!
如此一来,齐桓公与周惠王之间必然会产生嫌隙。既然如此,自己何不顺水推舟,派遣使者前往京城与周天子结成同盟,一同来对付齐桓公。
齐桓公要是失去了周天子这座靠山,到时候他们齐国又凭什么能够对天下诸侯发号施令呢?
待到那时,我们楚国便可顺势而起,取而代之成为新的霸主,而本王也将会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下一任霸主,威震四方!
欢迎阅读下一章,周惠王赐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