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日一早,梁王府前,便停靠了上百辆的大车。

在来往路人震惊的目光下,一箱箱的铜钱和绢帛被装上了车,然后分别朝着东宫和国子监而去。

李承乾在高兴之余,也立马让人带着那些钱财,赶往了皇宫。

“太子,说说吧,那些钱是怎么回事儿?”

甘露殿内,李世民神色严肃的看着李承乾,询问起了那些钱财的来历。

别的儿子给他送钱,他会认为那是儿子的孝心,自然会非常高兴。

但李承乾也来送钱,那李世民就有些不高兴了。

毕竟太子是储君,最为重要的责任,就是学习安邦治国之策,而不是像其他儿子那样,去变着法的搞钱。

这,便是李世民对儿子和继承人之间的区别对待。

当然,这种情况,放在后世,被称之为双标。

“阿耶,孩儿近日见您总是为钱发愁,所以找到六弟,从饭庄的分润之中提前预支了部分收入给您送来,以为您解忧!”李承乾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难得太子有心,那为父就收下了!”

听到李承乾的一番解释,李世民的脸色也缓和了许多。

“为阿耶分忧,乃是孩儿的本分!”

李承乾面露喜色的回道,他都快忘了,自家阿耶有多久没有这么温柔的跟自己说话了。

“嗯!”李世民笑了笑,随即问道:“对了承乾,你近日除了学习之外,可曾关注过其他的事务?”

“阿耶,孩儿近日趁着休沐的时候,曾出宫去转了转,发现百姓们比过去精神了不少,脸上也都带着笑容,看样子应该是生活的更好了一些……”

“哦?”

闻言,李世民不由眼睛一亮,他没想到,李承乾居然能够看到这些,着实让他感到有些意外和惊喜。

看来,这太子最近真是长进了,也知道去体察民间疾苦了。

惊喜之余,李世民继续问道:“那承乾可知,百姓们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吗?”

“孩儿听说,是因为最近多了许多作坊,让许多无事可做的人,都因此有了一份营生。”李承乾回道。

“不错,的确是因为这个!”

李世民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不过,那只是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要让人们劳有所得。

只有确保人们在付出劳作的同时,获得相应的酬劳,人们才能过的更好,我大唐也才能长治久安!”

“阿耶说的是,孩儿铭记于心!”

听到李世民的教导,李承乾也是一脸恭顺的答应道。

“对了阿耶,孩儿最近还听人提到了即将开始的科举一事……”

见李承乾突然提到了科举,李世民的眉头略微皱了一下:“怎么?今年的科举有什么问题吗?”

昨日李泰才找他提过,今日李承乾又跑来提起,自然让他难免多想了一些。

李承乾却是脸色一肃:“阿耶,孩儿觉得,目前的科举制度,存在着很大的缺漏,对天下学子,很是不公!”

“哦?科举如何不公了?”

李世民凝声问道,这科举制度,乃是前朝所创,其目的就是为了给天下所有的读书人一个公平的机会,并以此来打破那些世家门阀对朝堂的垄断。

而今,李承乾突然说这科举制度不公平,李世民自然有些不乐意了。

“阿耶,您难道就没有发现,近些年来,从科举之中选拔的官员,大多都是世家子弟吗?”李承乾开口问道。

“你说的这个,朕也早有察觉,其中考官徇私是一方面。

但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那些世家子弟,享有家族的支持,可以心无旁骛的专心学习,而且他们的才学也都是真材实料的。

反观那些贫寒学子,因为生活困苦,无论是所读书籍,还是接受的教育,都远无法与那些世家子弟相比……”

说起这些,李世民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关于科举舞弊一事,他自然也是知道的,毕竟那些考官都是世家出身,在阅卷之时,肯定会优先照顾自家的子弟。

“阿耶,您说的这个的确是大问题,不过,路要一步一步走才是。

但孩儿以为,眼下的要务,还是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制度,用以防止科举舞弊才是。

只有这样,将来那些寒门学子,才能更加顺利的进入官场、为国效力!”

听到这话,李世民也不由点了点头。

“承乾此话不错,有些事情,现在若是不做,将来只会更难!”

说着,李承乾开口问道:“既然承乾提出了这个问题,想必是有解决之法了?”

“阿耶,孩儿这里,的确有些方法,或许可以一试,不说绝对公平,起码也会比现在要好上许多……”

随后,李承乾便将糊名、誊录、传阅、合阅等各种规则说与了李世民。

看着李承乾在那侃侃而谈,李世民的脸上也满是喜色,心中也是激动不已。

自己精心培养的继承人,真的成才了,竟说出这些东西。

当然,最让李世民高兴的是,李承乾所提的这些规则,都是为了限制世家中人把持科举的良策。

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位太子和他是同一战线的,都是有着打压世家的心思的。

“好啊,好,承乾的这些建议非常好!”

听完李承乾的建议,李世民也罕见对其夸赞不已。

受到夸奖的李承乾,大喜过望的同时,也是差点儿哭了出来。

多少年了,自家阿耶还是第一次如此认可夸赞自己。

开心之余,李承乾也不由对那位六弟好感大增。

待李承乾离开之后,李世民便再次召集了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几人,开始商议起了关于科举之事。

即便是同为世家之人,那也是分个三六九等、亲疏远近的。

你这次舞弊了,提拔了你自家的子弟,那么我家子弟很有可能就考不中了,倒还不如来一场公平对决,各家子弟,全凭本事上位的好。

所以,对于防止科举舞弊一事,房玄龄几人,不仅没有提出丝毫的反对,反而还献计献策,对其进行了各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