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败乃兵家常事,祝愿公牛下赛季更好,林昊扔出去的回旋镖被绿军扔了回来。
真被连翻四场,别说下赛季了职业生涯都好不了了。
走到哪都是,“哎,这不是被3-0逆转的卫冕冠军嘛。”
“绿军内讧白送大礼,公牛到底是支忠厚球队啊!”
路边一条。
还是风评最差,最耻辱的那条。
当卡兹克“改变就是好事”的英雄台词一语成地,暂停回来的公牛果然开始做好事了,防守变得专注进攻更有章法,宁可多传两次也不仓促出手。
越是落后越要稳妥。
就这样,公牛细嚼慢咽,稳扎稳打在中场结束前将分差追至10分。
半场命中率是惊人的47.8%,三分43.2%,篮板赢了7个,今晚这运确实好,跟公牛这非酋一比绿军简直是欧皇。
3-1到3-2,那3-4还会远吗。
绿军无法不做梦,值得憧憬,回到更衣室,就连雷阿伦和隆多都击掌鼓励,放下成见商业互吹上了。
“传球时机和角度都很棒,我接得很舒服。”
“这是我该做的,打得不错,下半场还这么打。”
公牛,弥补间隙的润滑剂罢了!
与此同时,林昊首次将“魔球理论”这一现代化篮球的标志性战术体系带入公牛更衣室,由火箭前总经理莫雷在“火箭登”时期主导推行。
不是啥好人,但老母猪戴胸罩——的确有一套。
优化进攻效率颠覆篮球的得分方式,只选择统计学效率最高的进攻手段,三分球和篮下进攻,完全放弃长两分出手。
17-18赛季,火箭场均三分出手42.3次,历史第一,篮下出手占比超35%,中距离仅有11%,联盟最低。
林昊这套魔球理论给包括锡伯杜在内的所有人整懵了。
颠覆固有篮球理念。
从初中到NbA,业余到专业教练,从没听说过不投长两分的。
“这...不太行吧。”锡伯杜怔怔出声,这就是给林昊面子,换做别人在战术板前拽出一套魔球理论,等同于在名门正派的联盟大肆推行邪魔歪道,在宫规森严的后宫大行淫秽之事。
不被大棒子打出去就不错了。
“错!”林昊表示,不投低效的长两分,差那点距离不如投三分,还能多拿一分。
“那我们就完全杜绝长两分出手?”
“只是我,你们该怎么打怎么打。”
是该解除封印,击碎绿军翻盘的春秋大梦了,以告慰芝加哥家乡父老。
林昊临时搬出“魔球理论”并非对锡伯杜现行体系不满。
只是他往更高效的得分方式转变需要队友支持,就像“双鬼拍门”一样,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战术存在意义就是投放球员,最大化发挥个人能力,并通过紧密联动的配合创造机会。
魔球理论对阵容和球员的要求过于苛刻。
偏激的体系。
并不适合这支公牛,他就另说了,18-19赛季那支火箭保罗和哈登做的事他一个人全干了。
但一名球员的自由性到底比两名巨星小得多,人家俩来回倒球打配合,他只能左手倒右手,对面防守注意时刻落在他身上。
林昊不在公牛内部推行魔球,他只是充当战术的搬运工。
哈登和卡佩拉配合针对对手防守弱点,选择顺下攻框、外弹三分或者创造小打大的机会,杀伤力极高。
战术体系辐射下,哈登单打效率常年联盟第一,18-19赛季场均有18.1分来自单打,林昊本赛季场均单打得分只有12.5分。
所以,他需要借用这套战术创造更多单打机会。
诺阿,加强版卡佩拉,我需要你得元气!
林昊大致一讲,诺阿就清楚他的职责了,专属他们两人的战术。
怎么说呢。
好似肩负着公牛能否前行的使命,这个重担他很喜欢,尤其洛尔邓连口汤都喝不到。
拍拍胸脯,“放心吧,就由我来继承罗斯的意志吧。”
“....”林昊笑容尴尬。
得亏是英文,换做汉语意志和遗志同音,罗斯棺材板得掀起两米高。
“我要说的就这些了。”林昊冲锡伯杜点点头,交出教鞭切回球员账号,后者强调了一番后就打发球员上场了,第三节小火慢炖追回10分分差,末节大火收汁收割比赛。
通道里,诺阿还在兴致勃勃的起名。
林昊和罗斯的双驱体系,那林昊和他的体系该叫什么名,一定要威武霸气且独特。
“一外一内,控卫和中锋,一个超级巨星,一个冠军防守核心、内线大闸、联盟巨星内线...”
“等等兄弟,巨星中锋,你确定指的是乔金诺阿不是德怀恩霍华德?”吉布森毫不留情打断诺阿,洛尔邓适时帮腔。
“给自己加那么长名头,结果就“中锋”靠谱,脸呢,不要了?”
“得得得我不跟你们犟,未来巨星总行了吧。”
“呵呵,没有未来。”
没有人想到,乔金诺阿,这位出生自纽约体育家族的富少未来真的打出了巨星水准。
13-14赛季。
诺阿场均12.6分、11.3板、5.4助、1.2断、1.5帽。
入选当季全明星,力压托尼阿伦等防守悍将生涯首次加冕dpoY,并且入选了最佳一阵和最佳防守一阵。
除了mVp,常规赛顶级个人荣誉几乎拿了个遍。
当赛季真正的巨星中锋,即便第二年因伤病各项数据缩水过半,至少还高光了一个赛季,打脸巴掌就埋伏在两年后的某天。
而诺阿还在纠结组合名字。
双虎,双狼?
林昊表示甚至不如“tFboy!”